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穿越大清之大明公主 > 第63部分(第1页)

第63部分(第1页)

明月话未说完,戴佳氏的脸色已是大变。方才只顾得意,竟把这茬儿给忘了,想想进宫请安的好处,那满宫里的花团锦簇,锦绣辉煌不算,单单是上头赏下来的赏赐,也不是个小数儿,那可都是有钱都没处儿买的好东西啊。如今她悔不当初,真不该图一时嘴上的痛快,把这两个小姑奶奶给得罪了,可别把以后的好处给说没了。

戴佳氏这边儿正盘算着怎么描补描补,那边儿明月又开了口:“莺儿和燕儿跟了我一场,可惜如今我要进宫,喝不上你们的喜酒了。我屋子里的东西,就都给了你们吧,就算我给你们的嫁妆。若还有差的,就有劳嫂嫂和额娘,给她们添补上,总得要让她们风风光光地嫁出去,我才能安心。”

这样的小事,富察氏和婉嘉自是满口的答应着,只是一旁的戴佳氏却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明月的屋子,别说一般人家的小姐,就是做公主的闺房,只怕也是够格儿的,如今就全便宜了那两个下贱的丫头,她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戴佳氏还想再开口说点儿什么,至不济,打着留个念想儿的旗号,留下几件东西也是好的啊。一旁的富察氏赶忙给二太太和四太太使了个眼色,乌雅氏和瓜尔佳氏一左一右地上来架住了她的胳膊:“老太太快别只顾着说话了,外头宾客都伸长了脖子等着老太太呐,都说,这戴佳氏的老封君是怎么教养孙女儿的,一个个都调理的水葱儿似的,要跟您老请安取经呐!”

一阵子吹捧得戴佳氏不知道天高地厚,雄赳赳气昂昂地就往前边儿去了。

屋子里的众人都忍不住长吁一口气,连婉嘉和富察氏都不例外。这戴佳氏的身份年纪摆在这里,虽然两人都不必怕她,可真要跟她计较两句,别说冲了明月的好日子,就是外头议论起来,也不好听啊。

“明知道老太太抠门儿,你还这么呕她,前儿个如玉添妆,老太太才送了那么点子东西,你这一出手就是一屋子的好东西,她不肉疼才怪!”婉嘉笑着戳了她一下。

之前如玉添妆,因着圣旨已下,内务府的嬷嬷整日里守着,连带着这郡主府也给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明月别说去喝喜酒沾喜气儿,就是想在如玉出嫁前接她过来玩儿两天,说说话都不行。只能派人收拾出一大堆的贺礼去给她添妆。

原想着毕竟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孙女儿,嫁得又是当朝权贵的嫡长子,纳兰成德也是个英俊上进的,老太太怎么也得多多的给些添妆,好好拢住这一门亲戚才是。

不想当日送礼的人回来说,老太太添上去的东西可真是寒碜,别说是给娘家侄孙女儿了,就是打发丫头都不见得体面。

众人都猜测,是不是之前戴佳氏给明月添妆,亏得狠了,如今实在是掏不出好东西来了?明月知道后只是叫屈,虽说老太太给她添妆极为丰厚,可也不至于伤筋动骨,连亲戚间人情往来的脸面都不顾了吧。

还是婉嘉一语中的——既然明月都要入宫为妃了,那老太太还需整日钻营,攀援富贵吗?在老太太的眼里,她就是富贵!如今,风水轮流转,也是她该享受享受被人追捧,受人恭维的滋味儿了!

明月对这个戴佳氏一阵无语,只是还是再三地叮嘱着额娘和婉嘉,一定要看好了戴佳氏,别叫她在外头给她捅出什么幺蛾子来。她可还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康熙的时候儿,他评论后宫那些女人时不屑的话呢:“这京城里头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皇亲国戚,多少人连皇宫的宫墙都没见过,却也好意思封自个儿一个国丈国舅的名头儿,真要追究起来,也不过是自家闺女在宫里做了个连名分都没有的庶妃,只怕皇上连她长什么样儿,叫什么都不知道呢!”

虽说她如今有封号,有位分,跟他也有感情在,可若是家里人不知检点,在外头胡吹海侃,真进了他的耳朵,也够自己喝一壶的。若是因着这些不相干的人落了什么不是,她可不要亏死了。

“你放心,老太太糊涂了,我们可不糊涂。如今咱们跟老宅的情分怎样,外头可都瞧着呢,她要真管不住自己那张招灾惹祸的嘴,额娘不介意亲自在一边儿侍奉着,或者直接就接到盛京去,看她还怎么在外头给你招祸。”

富察氏一边儿安慰她,让她宽心,一边儿从婉嘉手中的雕漆朱红托盘儿上拈起一块绣着龙凤呈祥的捧金双喜字瑞云满地大红盖头,原本这盖头应该是由这家里最尊贵,最体面的老人给盖上的,只是戴佳氏人老背晦,一会儿不找出点儿不济来就难受,还是趁早儿让富察氏给盖上是正经。

更何况,时辰也是来不及了,富察氏身为明月和明尚的母亲,丈夫又是从一品的大员,这身份地位,可一点儿都不比戴佳氏低,由她来盖,才正合明月的心意呢。

只是,哪里用得富察氏亲自看着呢,倒是后一句可行,到了盛京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儿,直接让她在后宅荣养就好。若是在京城,还真说不准哪天就冒出个不长眼的,奉承她两句,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火红的盖头一落,明月头上双层碧玺东珠金凤冠便被盖住了,只余两条万福万寿,双喜如意的飘带在外头。

明月的心,也随着这顶盖头,忽的沉了下去,就要一个人去那见不得人的去处了,她的未来,会怎么样呢?

☆、第103章 盖头

登上妃嫔所用翟舆,前后是妃子所有的全套采杖,不说吾仗立瓜卧瓜,金节香盒银瓶银质饰金香炉等物,单单是伞就有赤、黑花伞各二,金黄素伞二,另有赤、黑凤旗各二,赤、黑素扇各二,浩浩荡荡,前呼后拥,真是盛大非常了。

如今离着当年赫舍里氏皇后大婚已过去了近十年,这些年皇帝并未再立什么高位,所以京城中也多年未见如此浩大的场面,一时人山人海,瞧热闹的人群挤满了沿路的茶楼饭庄。

见围观的人多,仪仗里内务府的人更是来了精神,一来之前郭络罗家给的赏钱丰厚,二来见着围观众人艳羡的神色,他们也觉得与有荣焉,仿佛坐在翟舆里的人是自己似的。

明月心里却是明白,不过是些虚热闹罢了,等会儿进了宫里,那里子如何才是最重要的呢。

因着只是立妃,又不是正经立后,在外头的排场虽然热闹,可进了宫,却没有什么拜堂成亲的说法儿。一应撒帐坐帐挑盖头的说法儿皆无。

明月由着众人引着翟舆进了东华门,顺着车帘缝儿朝外张望,因着视线不好,一路只见着红墙黄瓦无数,也不知转过了几条街,进了几道门,这才停在一处宫院前头。

“回禀娘娘,延禧宫到了,请娘娘除舆。”

娘娘?看来这赫舍里氏没了,宫里的规矩又是一样儿了。若是赫舍里氏皇后还在,这个娘娘自是不能乱用的。可如今宫里就自己这个宜妃和钟粹宫里的丽妃两个高位妃子在,这个娘娘倒也是当之无愧。更何况是在新婚出嫁的时候儿,谁还会计较这么一个称呼呢,自然是怎么好听怎么叫,怎么高兴怎么来了。

只是,这延禧宫是怎么回事?在她的印象里,这延禧宫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儿,因着靠近甬道,处在宫人进出的苍震门附近,每日一大早就有辘辘的车辙声扰人清梦不说,来往人员又繁杂,门户也就不那么紧密了。说这延禧宫是后宫最差的宫院也不为过,小康子把这里分给她住,打的是什么主意?还是说这根本就不是他的意思,是有人故意将这处“好地方”指给她住?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如今她只能先认了。明月定一定神,就着挑起的轿帘,扶着伸进来的一双涂脂抹粉的手,轻轻迈下翟舆,舆下早铺好了一层红毡,以应新妇脚不沾地的规矩。

旁边儿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起跪下拜见,她也不开口,只微微点点头,便自有跟着的内务府嬷嬷们喊起。

因着头上蒙着盖头,出了脚下那一尺见方的地面儿,什么都瞧不见。一进门,人还没有坐定,她便想伸手揭了那个盖头。左右一个妃子而已,老康又不可能亲自来揭帕子,如今到了她自己的地盘儿上,还不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再顶着这么个劳什子,知道的说自己守规矩,不知道的还要说自己心大,得陇望蜀,巴望着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娘娘且先别忙,梁公公适才亲自来传话儿,请娘娘勿必按捺一下儿,咱们一切都依着规矩来。”这个宫女特意在“规矩”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又递上一盏茶,“请娘娘先喝杯茶,歇息一下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