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尤金尼亚之谜 少女在祈祷什么 > 第四章 电话和玩具(第1页)

第四章 电话和玩具(第1页)

1

是的,家母过世了。已经三年了。

轻微脑中风曾经发作过好几次,到最后住院时,她几乎有两个月是没有意识的。

我记得她有时候会喃喃自语。每次都是重复同样的话语,拼命呼唤某个人。“妈,是谁呢?你想说什么?”尽管家人不断询问对方是谁,终究还是不知道答案。

母亲睡着的时候表情很平静,不过有时会突然浮现意识,然后转变为痛苦的表情。看到母亲那样的表情,我也会跟着难受。每当我屏住呼吸注视着母亲的脸时,总觉得母亲的脸上好像会浮现别人的脸孔似的。由于病情已经稳定,所以母亲的痛苦并非来自生病,而是回想起过去让她表情扭曲的。

我想,她一定是经常想起那个事件吧。一想到母亲临死之前还会被过往的记忆迷失心绪,我就感到悔恨悲伤不已。最终,母亲身体里面的时钟就一直停止在那个时刻,她被囚禁在那个事件的记忆中,离开了人世。

2

的确,都已经成了陈年往事了呢。

家母也已经不在了。事情真的过好久了呀。但老实说,我根本不想再提起那个事件。即使到了现在,一想起那个时候的事,我的喉咙还是会沉重得直往下坠。厌恶的心情就像是拔不掉刺一样,始终插在身体的某处。仿佛只有那段时间,被黑色寒天凝固住一样,污浊的硬块始终残留在身体的某处。我不愿意打开如同果冻般浓浊的皮膜内侧,翻开污秽的过往。尽管想要永远封印住,可是偏偏一有机会,我又会用手挤压,让当年领教过的恶意继续发出臭气。恶意从那时候起就到处散落,至今仍污染了生活的周遭。

尽管心里明白大家都变得疑心生暗鬼,可是没想到那个时候居然真的有人能恶毒地说出那种令人难以相信的话呢。

家母也喝到了毒药呀!花了将近一个礼拜她才恢复意识,三个月之后才能出院。她只是凑巧只喝了一点,居然有恶毒的谣言说她是不是事先知道有下毒,所以才只喝一点?凶手该不会就是她吧?还是共犯?搞得有段期间,连家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她。

我真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登堂入室”。报章杂志的记者不断拥上门来;至今我仍记得听到他们问话的论调时,我气得脑筋一片空白。还有人打无声电话,或用石头包着匿名的中伤信件扔进家里来。明明是我们家遭遇到那有如狂风暴雨般的悲惨事件,可是感觉上,大家却仍不断地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

我想起了父亲在玄关说话的声音。当时我抱着小孩,屏住呼吸,躲在走廊后面偷偷看着父亲的背影。

出门应对的父亲语气很平静。可是当我不经意地看向父亲的手时,却发现颤动得很厉害。相信父亲也是气得火冒三丈吧。

不过话说回来,以前的情形还算是好的吧。换作是现在,恐怕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媒体排山倒海地杀过来,全家人的照片马上就到处流传,连大门都没办法走出一步了。如今不管是被害人还是加害人,在真相还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几乎都在受私刑虐待一样,不是吗?能够责怪做坏事的人的,只有那些被害的当事人而已。但为什么连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也都认为“我自己来批判又有何不可”呢?我真的无法理解。

3

出事那天,我刚生下二儿子,身体无法活动。其实生大儿子的时候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不知为什么这次却难产,产后也一直无法调理好身体。我自己什么都不想吃,足足有两个礼拜不能下床,黑眼圈也一直无法消除。甚至严重到大儿子一看到我的脸就嚎啕大哭的程度,可见我的容貌变得多恐怖。

是的,我们家做的是金属零件批发。我先生原本就在我们家工作,因为他是出身在石匠家的老三,一开始来我们家工作就是为了将来能继承我父亲的事业。所以我父母、我们夫妻俩和小孩子都住在这里。

由于我不能动,只好请刚结婚的妹妹每天到医院照顾母亲。我还记得她回家前常会来我这里哭诉:“姐姐,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妹妹个性容易激动,从小时候开始,一生气就会愤慨地大哭。她的泪水是不甘心的泪水。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烦闷焦躁情感一旦溃堤,泪水便扑簌簌地落下。那个时候几乎每天都是这种情况。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周遭如针刺般的目光里,稍有不慎,整个家庭很可能就分崩离析。

父亲的态度坚决,我觉得他很伟大。他要我们抬头挺胸地面对,千万不可以让周遭的人有机可乘。我还记得他说过,肯定有人正虎视眈眈地等着这个机会,以我们为诱饵好达到让他们泄愤的目的。我们也很努力地做到父亲的期望,尽可能平静朴实地过日子。所以尽管我们注意到有人在暗地里议论纷纷,不过却从来没有被人当面说过什么。

抓到凶手后——虽然是那么说,但当时凶手已经死了——或许是因为心虚的关系吧,大家反而对我们家变得亲切有礼。转瞬间,许多慰问的礼品送到家里来了。我还记得当时自己看着那堆成山的点心、水果,内心却是很感慨的想着:事到如今还做这些事情干嘛呢?我们很清楚谁的态度前后不一,因此完全没碰那种人送来的东西,就直接转送给在医院认识的其他病友家属。就算是一种小小的报复吧!至少这么做之后,我们的心情舒畅许多。当然对于那种人,我们家还是会好好地回礼。

家母一向做事勤快,很不喜欢闲着。然而当时母亲的模样,实在跟我们所知道的她相去甚远,仿佛一下子老了二十岁似的,一开始在医院探望母亲时,全家人都不敢提起这明显的落差。中毒的后遗症再加上受到事件本身的惊吓,母亲已失去恢复健康的气力。整个事件都令人震惊,当中尤其让母亲无法忘怀的,似乎是看着她视如自己孙子的小少爷在痛苦中死去。多么残忍的画面呀。母亲自己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痛苦,眼前却发生这一幕,叫她情何以堪。

即便是现在,我都想亲手杀死凶手。居然自杀?我绝对无法原谅。未免太卑鄙了,太狡猾了。让他那么早死,简直太好过了!最好慢慢喂他毒,让他不停地呕吐,在自己吐出来的秽物中痛苦翻滚。要让他尝尝大家所承受过的痛苦,而且是延长时日地好好品味。这就是我的想法。

4

家母从什么时候开始到青泽家帮佣的吗?

从我有记忆以来,她就已经去帮忙了。

本来家母的娘家历代以来都是园艺师傅,开了一间不大的造园公司,从母亲祖父的那一代起就开始照顾青泽家的庭院,因此母亲小时候经常跟着祖父和父亲进出青泽家。青泽家的人也很疼母亲。听说母亲出嫁时,还送了很大的礼。

那里的夫人是基督徒,平常总是表现得很稳重,从来没有看过她生气或是大声骂人。母亲常说夫人很有教养。那时候青泽家小姐丧失视力,尽管到处想方设法还是束手无策时,青泽老爷心情十分低落,据说夫人还安慰他说:“这也是上帝的旨意。”

然后,在夫人正要开始热心地从事福利活动,说要找人来家里帮佣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家母。母亲也因为从小就跟她们家很熟,既然能够帮得上忙,她也就二话不说地答应了。所以到事件发生时,母亲已经在她们家服务了将近二十年的时光吧?身为女儿的我这么说,或许有些大言不惭,但是母亲个性开朗、做事认真勤奋,自然很受到青泽家的重用。他们家的小孩也跟母亲很亲近,尤其是小少爷,经常跟母亲撒娇,有时连我这个年纪比较大的姐姐都会忍不住嫉妒他呢。她可是我妈妈耶——就像这样。母亲真的也很疼爱小少爷。母亲跟青泽家的关系就是如此密切。大小姐绯纱子和大少爷望都是那种凡事不用别人操心的好孩子,年纪轻轻却个性稳重,所以也难怪母亲会那么疼爱调皮的小少爷了。

5

总之,那是一户气氛很特殊的人家。

从前的好人家应该都是那个样子吧。

他们家的天花板很高,东西合并的装潢十分协调,三件式沙发套着蕾丝椅套,窗上挂着厚重的布幔窗帘,好像电影中的房子一样。

房子里里总是流泄着音乐声。不是古典音乐,就是英文歌曲等华丽而高雅的乐曲。一方面是因为老爷喜欢音乐,不过据说也是为了绯纱子小姐,才整天开着收音机——好让她可以根据声音的方向确认房间的方位。

从小为了帮母亲送东西过去或是叫母亲回家,我在一年之中也会上他们家几次。可是和母亲、妹妹不同的是,我始终无法融入他们家的气氛。

大概是觉得天差地别吧?感觉上,那是戏剧中才会出现的房子。

他们家经常有访客,到处都有说话声。每个人都像在说舞台剧的台词一样,用词高雅,让我觉得很奇妙。妹妹老想留在那里越久越好,我却一刻也待不住。因为他们家满摆了舶来品时钟、音乐盒、没看过的洋娃娃等高级漂亮的新奇玩意儿,妹妹常用着贪婪羡慕的目光直盯着那些东西看。

我就不行了。只要一站在里面,我就会被那种独特的气氛给压倒,根本无法安然以对。所以我总是站在后门口喊母亲出来,将东西交给她之后就转身离去。见到青泽家人时,也只是点头致意便回家。我就是这样。经常有人说我不像父母,是个怕生的小孩。母亲也知道妹妹喜欢帮忙送东西过去,而且只要一上青泽家就会待很久,所以她总是偷偷地叫我做——因为我不会多说什么,办完事就马上回家。

我总觉得他们家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