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岳飞南宋中兴四将 > 第51部分(第1页)

第51部分(第1页)

心,但却是以防御为重点这个基本国策下的最佳组合。然而,1137年淮西兵变,刘光世帐下四万二千余将士跳槽,致使南宋长江、淮河之间本来就薄弱的防线更是出现了瘸子加棒打的感觉。1140年北伐,东、西两线虽然取得一些小胜,却无法扩大战果,有力配合中线岳家军的势如破竹之势,而中线的张俊大军却更是几乎无功而返,兵力不足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到1135年,仅中兴四将的直属部队人数就已经破天荒般地达到了18万之多。

“内轻外重”的局面,在悄然无息中逐渐形成…… 。。

小吴的激情散文——“窝里斗”的玄机(4)

随着武将势力的“步步高”,文官集团也开始出现了连锁反应。早在1129年8月,当时南宋政权尚处于金兵压境下的生死存亡之秋,就有臣僚上言:“诸州守臣,既带安抚又兼制置,及许便宜,权之要重可拟朝廷。”1133年12月,一个叫吴伸的下级官员,居然也写了一篇以武将跋扈为核心,长达五千余字的“激情散文”……

这位在历史上不知该称作“小吴”还是“老吴”的“无名小吏”,在文中引经据典,竟以“唐朝末年黄巢大起义,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坐视其乱”为例,认为金人支持下的刘豫“伪齐”政权未被消灭,是由于各大将“利己”“要君”“包藏祸心”之故。并且公开地来了个“点名批评”,将诸抗金将领一律斥之为智商在常人以下的“庸才”。

当吴伸在充满激情地痛斥各抗金将领的时候,南宋政权虽然刚刚躲过岌岌可危的“危卵期”,但宋 、金双方的攻守之势依然处于泾渭分明之时。而随着南宋在战场上不断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双方渐渐向势均力敌的方向发展时,文臣对武将的攻轩则更是多得不胜枚举,甚至就连原抗战派旗帜性的人物——李纲,也于1136年上书,表达了对“外重内轻”“指大臂小”的“深恶痛绝”之情。。 最好的txt下载网

“窝里斗”的玄机(5)

文臣攻击武将,既有公愤,也存在私仇。

所谓的公愤,是指当时一些武将,的确产生了跋扈言行,因而有“玩寇养尊,无若刘光世;任数避事,无若张俊”之说。例如:大将刘光世的一个部下被朝廷录用后“转官”,即现在俗称的在本单位内部换了个岗位。但老刘竟认为这小子透漏了本军的机密而欲“杀之”。最后逼得这位将官不得不躲到监狱里才幸免遇难。

从这样一桩尚属于“小事”的突发事件中,可以看出刘光世等人已经成为了藐视朝廷的“悍将”。而1129年造成赵构“短期休克”的“苗、刘兵变”、1137年四万多将士叛逃的“淮西兵变”,更是为将军们的跋扈“罪行”提供了两款活生生的标准教材。

所谓“私仇”,主要还是指权利分配问题。权力就好像一块蛋糕,尺寸、大小都是固定的。武将分得多了,文臣自然就要发出“谁动了我的奶酪”的疑问?

其实,无论是“此消彼长”也好,还是“谁重谁轻”也罢,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草根而言,都无足轻重。他们想要的,仅仅是能够在晚上睡个安稳觉而已。

然而,城门起火、殃及鱼池,要想图清静,做梦吧!。 最好的txt下载网

肾亏脑不呆的赵构

中医学有一个理论叫做“肾亏脑呆”,意思是说一个人脑袋的智商和“有先天之本”的肾的健康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可这个理论对于赵老九(指宋高宗赵构)而言,却出现了失灵反应。

小赵虽然在1130年“扬州大溃败”时被吓出了阳萎,但整人的智商不仅似乎并未受到丝毫影响,而且大有一副“心若在、梦就在”的气概。

面对诸多文臣们如洗脑般的唾沫星子式攻击;宋高宗在擦干眼泪后却依然采取的是装傻充愣的态度;就好象刚让人点过穴一样出现了反应不太机敏等不良反应。但历史很快证明,在修理武将的权术上,同群臣们相比,赵老九是当之无愧的小孩的裤裆——老师(湿)。。 最好的txt下载网

肾亏脑不呆的赵构(2)

赵构本人对军队干部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由“放宽政策”,到最后“收紧银根”的过程。

虽然后世将宋高宗视为昏君,但那主要是从道德层面上来品评。毕竟,这小子不是从小吃三鹿奶粉长大的,在收买、安抚军心的政治手腕上,小赵则不失为一个“长袖曼舞”的高手。

赵构在刚刚开张营业、称孤道寡的时候,也曾经想把“以文制武”的传统象奥运火炬一样传递下去。如:派遣科举出身的宗泽、杜充先后担任开封市长(东京留守)便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证。但是在现实中,却又不得不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策略。

那么,何为大? 何为小呢?

保住半壁江山,为“大”;而“重文抑武”,则为“小”。

南宋初年外有金兵入侵,内有流寇、农民起义等各路跟政府叫板的武装不绝如缕,如过分削弱大将们的兵权,无异于自毁国防。客观现实造成了和平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宝——重文抑武,在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成了面临报废的过期产品。

对于在破产边缘挣扎的赵构政权而言,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怎样早日结束风雨飘摇的生活,而不是在君臣之间的权力分配比例问题上作文章(纠缠不休)。就好象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根本没有心情去品味“好利来蛋糕”与自己家蒸的馒头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一样……。 最好的txt下载网

肾亏脑不呆的赵构(3)

这个时候对于南宋的“一把手”赵构而言,在军队建设问题上主要面临两个迫在眉睫的内部问题:

1。选拔什么样的武将?

2。应当赋予他们怎样的权力?是放权还是让其捉襟见肘?

众所周知,由于长期的“抑武”传统,北宋武将的基本素质是比较低的。因此有人戏言,他们是用来维持社会治安,而不是“打仗”。

在这一阶段赵构对军队干部的选拔,应当说是本着比较务实的精神,基本达到了“不拘一格”的水准。如:张俊、韩世忠、岳飞、吴玠等都是出身于草根的中下级军官,但在高宗的大力提携下,很快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

在军权问题上,小赵也不得不主动摆出一副装傻充愣的样子,漠视着将军们招兵买马、开展军备竞赛, 坐观“强干弱枝”的形成。而“加强皇权、防止武人作乱”,却只能屈尊于二线,安排到下一个“五年计划”。

对于武将,宋高宗算准了这些人就好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一样,再能折腾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最后还得保唐僧西天取经。因此,采取了“伪宽容”的策略。只要领兵大将犯的不是偏离主旋律的原则性错误,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量不让问题向公开化的方向发展。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