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岳飞南宋中兴四将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铩钡拿枋鲋械玫街っ鳌?br>

2.1130年5月5日,金军主力撤至南京。兵力相对较为薄弱的岳飞不得不采取灵活多变、避免硬拼的袭扰战。在大小数十合的不断攻击下,竟俘虏女真军中的万夫长、千夫丈达二十多人。

3.1130年5月11日,岳飞率领人马再次从牛头山上杀下,向长江边的龙安津发起进攻,消灭了尚未来得及渡过长江的金兵三千余人。

1130年5月10日,岳家军进入了刚刚经历浩劫的江南名城、六朝古都——江苏南京。

收复建康,是岳飞早期军事生涯中的一次转折点。正如一篇虚美之词形如悼词的奏章中所言:“飞能奋不顾身,勇往克服建康及境内县镇,为国家夺取形胜咽喉之地,使逆虏扫地而去,无一骑留者。江浙平定,其谁之力也?”

随着金军主力逐渐撤出长江以南,宋廷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当时的南宋可谓是风雨飘摇,不仅有大敌压境那挥之不去的外患,还有农民军、游寇、土匪等不绝如缕的内忧。新任的宰相范宗尹提醒头脑尚处于清醒状态的赵构必须承认内忧外患的现实,不能太拿自己当回事,以‘稍复藩镇之法”在宋、金两国犬牙交错的地方设半独立于朝廷的“镇抚使”,通过化部分反政府武装及“墙头草分子”为抵御金兵的军事力量,作“救弊之道”。

1130年7月,驻守在江苏宜兴的岳飞被任命为“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府,管辖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江苏南通、泰州一带。要是一般人被授予镇抚使之职,正可谓求之不得。要知道当时的镇抚使不仅负责辖区内军事,而且监管财政和民政,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基本相当于“大包”性质。可岳飞接到授权委托书后,却主动要求下岗。

原来,南宋设镇抚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几索游寇部队。高宗先后任命的镇抚使大约有四种人组成:

1)由民团为骨干力量的游寇:桑仲、李成、孔彦舟……

2)因战败而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溃将:李彦先、郭仲威……

3)有恶霸之嫌的土豪:翟兴、刘位……

4)暂行代理、非正式任命,尚属于考察期、试用阶段的摄官:吴翊、赵霖、冯长宁……

而属于纯“朝廷大臣”序列的,却仅岳飞、赵立等寥寥数人。

岳飞提出抗议的理由很简单,毕竟自己从1122年参加工作起就隶属于政府军,是国家一手培养的“国防生”,怎么能和“鼠臭蚊蝇”混为一谈呢?

但得到的回答却是“在哪都是为人民服务,只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结果是任命一点都没有改变,堪称“涛声依旧”。

1130年8月,岳飞所部接到了“援救楚州”的通知。原来,金军在1130年初撤出长江以南后,主要驻兵在长江北岸的六合。金主将完颜宗弼企图通过大运河将此次出征打劫来的价格不菲的战利品运往淮河以北。但运河沿岸的军事重镇江苏淮安、高邮等地尚在国军掌握之中。于是,金东路军主帅完颜昌以山东为根据地配合完颜宗弼所部北归。在金军的强大攻势下,经苏高邮、扬州等地相继失守,淮安也陷入重围之中。

宋廷最早任命“神武右军都统制”张俊率部救援楚州,却被老张以完颜昌“善兵,其锋不可当”为由加以拒绝。宋廷无奈,只好委托大将刘光世前去救援。刘光世当时的职务是浙西安抚大使,坐镇长江南岸的江苏镇江,主要负责长江下游防线在镇江以东的防线。相对于顽固不化的张铁山而言,老刘挺给面子,在枢密院接连十九次催促,差点没把刘叔平电话打爆的情况下,坐视了两个月的老刘终于派出了王德、郦琼两员部将前去救援。据史料记载,刘光世派出的偏师于1130年8月14日度过长江,在江苏高邮附近连打两次胜仗,一次“杀三千余人”,一次杀“头首千余人”。但据后世史学家分析,这两次所谓的“大捷”属于假冒伪劣的水货系列。

岳飞所部大约在1130年九月二十日抵达江苏高邮城下,虽然取得了三次胜利,但终因势单力孤而无法将金军逐出承州,更谈不上改变楚州被围的困境。在1130年9月下旬楚州失守后,不得不率部回师。

作者题外话: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7节  专门向枪口上撞的傅庆

岳飞援救楚州不成回军途中,与同样无功而返的革命战友刘光世所部王德一军相遇。途中,岳家军的前军统制傅庆有意甩开同行的张宪,乘着与前“工友”王德并骑而行的机会,悄悄地说起了关于跳槽问题的悄悄话。

原来,傅庆曾经是刘光世的部将,后改投岳飞。老傅虽然以作战勇敢著称,但是花起钱来比打仗还勇敢。因有“挣一个花俩”的消费习惯,经常借公款潇洒却总是出现呆死帐的效果。

开始时,岳飞总是抱着“借给、借给,借了就是给”的态度,将钱借给具有“奉献”精神,打麻将的时候总去给人家“点炮”的老傅。如史料中记载:“飞亦屡与之,无忤色。”

当时两个人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岳飞戏称其为”阿庆嫂”;老傅则嬉皮笑脸地一口一个”岳丈”叫着;一副要占人家女儿便宜的样子。如史载:“:岳丈,傅庆没钱使,可觅金若干或钱若干?”

但是自岳飞升任“镇抚使”后,治军开始严格起来,与依旧散漫度日的傅庆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而一向桀骜不驯的老傅也因此产生了换换工作环境的想法。

而老东家刘光世治军不严,所部揩油、捞外快的机会多。因此老傅禁不住做了这样一番比较:“别看各军的基本工资都一样,但年终奖还是刘家军多。好汉不挣有数的钱,因此要想多吃多占,还得去老刘那啊!”比较的结果,是刘光世那里成为了跳槽的首选。

再表傅庆、王德,开始时两个人胡扯留啦一些奇闻异事、里短家常。突然,傅庆将身子向右侧王德处一倾斜,压低了声音,暗哑着嗓子说道:“烦王统制通禀,傅某愿重回刘将军麾,效犬马之劳。”

王德听了心中一动,默谋了片刻后,抬眼看了一下傅庆,疑惑地问道:“傅兄何出此言?”

“哎!在岳丈处不快活,小日子过得急不滋润。” 傅庆故意摆出一脸的苦相,小声诉起苦来。

看到傅庆那猴急的样子,王德却却假作沉思,故意拍了拍脑门,半晌,才低声追问了一句:“傅兄可下定决心否?”

傅庆如拨浪鼓似地点了阵头……

见火候到了,急于招工的王德来了个见缝插针,极力支持傅庆回原单位上班的想法:“我说老傅啊!你这么想就对了。人生在世图个啥?吃、喝、玩、乐,就他妈图个舒坦,怎么舒坦怎么来,舒服才是硬道理。四十年后你在哪呢?地下呢?到时候吃没吃着、喝没喝着、玩没玩着、乐没乐着,你悔不悔呀!”

原本就心里不平衡的傅庆,让王德这么一忽悠,猛然间更是觉得自己跟岳飞混的这几年亏大发了……

“岳飞与兄私交何如?”忽然,王德好像想起了什么,忙收敛了笑容,眯缝起眼睛,依然不失警觉地问道。

“哎!就是一般工作关系,没什么私交。” 傅庆一脸焦急和不屑的样子,然后又眼巴巴地瞅着王德,一副急于知道答案的表情。

“如此甚好!” 王德的眉头舒展开来,随即狡黠地一笑:“既无深交,就莫再藕断丝连。若傅兄不嫌,刘某敢不效劳?”顿了顿,已经跨前两步的王德又别转脸道:“若诚心归顺,他日,即便小有麻烦,也必有相公(指刘光世)做主。”

……   ……   ……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