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岳飞南宋中兴四将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六、七封,而且言辞愈演愈烈,从开始时的温言细语、好言相劝、落泪忠告,迅速升温到了恶语中伤,发展到最后就差骂娘了。

2.谏议大夫杨时:

许翰的发言刚刚完毕,徽宗皇帝还没有醒过味来,或者说正在回味无穷时,只听见会议室的门 “砰”地一声被推开。随着这声门响,刚刚上任才一周的谏议大夫杨时理直气壮地走了进来。

杨时是刚刚受到重用的一个比较古板的中青年干部,属于宋廷里有待培养的二线骨干力量。

小杨首先向大家深鞠了一躬,然后来了个开场白:“我理解同志们此刻的心情,虽然大家都是讲究人,但,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适当地放松一下总是可以的。”在说完程序性的客套话后;杨时这才一语切入弹劾姚古的话题。

杨时的发言虽然简短;但却似乎更具听觉上的杀伤力。小杨不仅弹劾姚古逗留在山西南部一带“搓球兜圈子”玩“驴拉磨”的游戏,坐视太原被围,而且似乎是为了进一步证明“谏议大夫”岗位的重要性,抑或要教训一下那些刚刚产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武将,居然偏激地提出了“杀之以谢国人”“诛之以肃军纪”的建议以供皇上参考。

在诸多文臣们蹦高骂大街之势的舆论压力下,远在一线工作的种师中、姚古两位名将终于感受到了“唾沫星子”的威力,不得不仓促出兵,结果两支部队相继遭到了覆没的命运。种师中以身殉国,还好,姚古据说是只身幸免,从死人堆里掏出来后抖擞抖擞土逃出了虎口。但至于是跑到哪里去,当和尚还是隐居到什么地方,则成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不久,“急于吃到热豆腐”的文臣们也收到了几份期待已久却大失所望的战报……

第5节  肉包子打狗——浴血太原(8)

为援救太原,宋廷先后发起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从开始时喝碗壮行酒然后悄悄上路,到最后敲锣打鼓,生怕对方不知道,动静一次比一次大,人数一次比一次多,规模一次比一次空前,第三次参战的将士竟然达到破天荒的22万之重。

但,其结果竟然是一次比一次不堪一击,损失一次比一次惨重,典型的“填坑战术”。积重难返的宋军始终无法克服各自为战、顾头不顾腚的传统,最后终于被“围城打援”、守株待兔的金军以并不占绝对优势的兵力各个击破。

1126年9月初3,太原失守,在北宋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龙城”也完成了它在中国封建军事史上最后一次左右全局的悲壮杰作……

太原失陷后不久,“平安军”也随之陷落。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岳飞在死里逃生后,不得不再次踏上家乡的归途,既尴尬、又无奈地返回了他那久别却并不想因失败而重逢的家乡……

对于岳飞的这段逃跑经历,许多历史票友发出了不屑的声音。其实,在无力回天的形势下,作为英雄人物也享有逃跑的权利。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你横空出世;毕竟,只要不是变节投降,什么样的结局都总比扔在死人堆里当无名英雄强(要当也当有名的)。

本书作者QQ号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

第6节  参军的动机

目前在史学界对岳飞在1122年和1124年这两次参军的动机,尚存在一定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岳飞是一个天生的“钢铁战士”,选择职业军人的道路只不过是将事业与爱好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性格使然;

另一种观点则不以为然,认为岳飞当时的思想境界尚未达到“无产阶级战士”的水准,从军的原始动机非常简单,主要是为了解决家里面迫在眉睫的“吃饭”问题,出于填饱肚子的需要,被动地响应了政府“灾年招兵”的号召。

备注:所谓的“灾年招兵”,是指宋廷为了防止破产农民用比较极端的手段来改善生活环境,不得不经常采取软硬兼施、两手一起抓的措施。

其中之一便是推行“荒年养兵”的政策。每当出现青黄不接、饥民遍野的时候,政府在各地的武装部就开始接到大量募兵的通知,而且通常是有意大幅度降低门槛,条件一般都很宽松,所设瓶颈往往以“低”著称,基本称得上是老少皆宜。

这一貌似温柔的举措,实际上是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将有可能沦为跟政府对着干的危险分子们转化成预防、*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国防军、维护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据宋史记载,1124年岳飞的家乡曾经发生过较为严重的水灾。这一史料无疑为“岳飞是为生活所迫参军”提供了比较有说服力的佐证。

虽然岳飞同志是我们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但让人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却颇具“人情味”的第二种观点显然更具真实感、可靠性。而且,此种说法不仅无损于民族英雄的光环,反而有效地避免了高、大、全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第1节  “强暴”老色鬼——小赵的第一桶金(!)

随着“龙城”太原的失守,宋都开封危在旦夕……

1126年11月16日,康王赵构奉命出使金营。

赵构,当今皇帝宋钦宗的同父异母兄弟。要说这赵构的出生,还颇具些传奇色彩。其母韦氏,俗家名“娇娇”,原本是端王府的一个侍女。十八岁入端王府、二十一岁进大内皇宫,侍候徽宗皇帝前后整整十年,却还是个比“处长”还少的“处女”。不要说与“心爱”的郎君赵佶来个比较正式的云雨,据说连“擦边球”都没打上。

点评:也难怪,皇帝的老婆太多了,想和他老人家上床,就算你长得再有魅力,也得提前预约。

你说这也怪了,虽然徽宗皇帝是一个对女同志来者不拒的主,并且一直对“处女”那还不是一般的“情有独钟”,具有着绝不放过你的精神。但却对韦娇娇,不要说兴趣,连“*”都没有。虽然小韦同志多次主动要求“献身”,却均遭拒绝。害得独守空房的韦娇娇经常向闺蜜们诉苦:“哎!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进宫了。在外面随便找一个卖油条的嫁了,虽说辛苦点,但,毕竟,晚上还能干点那事……”

不受宠的原因肯定有很多很多。但,撩去旁支、究其主干,估计还是由于韦娇娇实在不是一个娇滴滴的“淑女”。不仅身材高大,而且性情也较为粗野,因此在宫中有“假小子”之称,也就是俗称的“男人婆”。

但,时来运转。寂寞难耐的韦氏,终于迎来了打“擦边球”的机会。一次,韦氏在闺蜜乔贵妃的协助下,趁着徽宗酒醉的时候来了一次“霸王硬上弓”,愣是把色鬼皇帝给“强暴”了。因为这次勉强发生的性关系,才终于讨得了个“平夫人”的光荣称号。

而更加幸运的是,也正是这难得的第一次(其实也是唯一的一次),竟然产生了大宋朝的未来中兴之君——宋高宗。

本书作者qq号是740342639,愿广结书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节  小赵的第一桶金(2)

闲话少说,再表赵构一行,于1126年11月19日来到相州府的城南,只见前方已经站满了前来迎接的当地官绅,两边是庄严、威武、雄壮的仪仗队伍,正中央则是一长排大轿,而其中一乘超大型的绿呢官轿显得格外有些抢眼。

淡黄色的轿帘一挑,一个貌似忠厚的长者姗姗地走了出来。但见这个身材矮胖的小老头,脑袋上戴着幞头,身穿一件崭新的紫色绣罗绵裘(宋朝高级官员的常服),腰间扎着一条好像要绷断的金带。一看到康王,眸中立刻染上了媚笑,随即喜滋滋、乐颠颠,身子略向前倾地跑了过来。那身段,就好像解放前十里洋场拉黄包车的,一探一探地小跑到康王马前,双膝一软,跪了下去:“臣,相州知州汪伯彦参见康王殿下!“随即双手按地,一头磕在地上。

身着黄色挂面狐裘的赵构端坐于马上,嘴角微勾,觑着眼看了看这位匍匐在地的长者,又望了望近百名腰悬宝剑、高举旌仗的仪仗校尉后,只是略略颌首示意,一副皇家贵胄的气派。

是啊!小赵虽然是庶出(小老婆生的),但毕竟是凤子龙孙。对于相州的官员们而言,这就等于小庙里终于盼来了个大和尚;不容易啊!因此州府内外大有一种”欢迎领导光临”的气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