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诙谐幽默 > 第35部分(第1页)

第35部分(第1页)

屋内干净整洁异常,床铺根本就没人睡过,铺盖床单都平平展展。桌子上放了一封信,厚厚的,将信封都快撑破了。

可是做为本应该在这里休息的客人钱伟,却没了踪影。除了那份能证实他出现过的信件,仿佛昨天钱伟就没出现在这间房子似的。

张学良苦涩的说道:“居然真的就走了啊。”

张学良知道,钱伟这一走,估计今生再难见面了。像他们这种人如果在世间觉得没有了安全保障,就会避世而居,让你致死都找不到他们。

张学良深恨自己沉不住气。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像他们这种人既然要出世辅佐某人,又岂会没有一点惊天地泣鬼神的能力呢。

自己小看了钱伟,以为他就是个钱袋子。等到他真正露出才华的时候,却是因为自己的私心将他逼着离开的时候。

要说张学良对钱伟的离开有多伤心,这却不尽然,他不认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有错。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钱伟离开让他有了一种解脱,松了一大口气的感觉。

张学良本性还算不错。他觉得钱伟的存在,让他感觉很不安全。但却不想亲自动手伤害对他这辈子有大恩的恩人。钱伟的离开让他避免了选择,也避免了他良心不安,所以他对这个结果既感到不舍,又感到高兴。

既然钱伟已经走了,张学良想跟钱伟沟通是不成了,于是拿着钱伟留下的信就坐在客房打开读了起来。

信中如此写道。

汉卿兄如唔:

弟留书离开,事非得已。兄对弟已起疑心,弟深痛之。唯有不告而别,望兄谅之。

弟前番与兄论弟之愚见,终不能畅快淋漓,今留书阐述弟之观点,谏之于兄,望对兄有所启发。

弟已于土地之事论述完毕,以下就工商之事阐述一二。

弟认为一直以来工商的地位在我国中地位太低,造成为商者少,造成利益过高,或者可以说垄断的局面。

工匠因为地位低下,所以很多工匠都不愿意继承手艺,导致很多工艺的失传。

先说工吧,工着匠人也。这部分人可以说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代表人物。但是政府对他们的评价只是奇技淫巧。

但是没有这些奇技淫巧的工匠,木头不会变成家具,粮食不会变成美酒,火药不会变成枪~炮。

他们应该是群让这个世界变得文明,先进,富有创造力的大师。

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从繁重的劳动中脱离出来,才能由原来的落后中解脱。我们才能有衣服穿,有汽车坐,就连广阔的大海也不能阻挡我们探险的脚步。

在国外这些人会受到良好的待遇,甚至那些发明创造出新事物的人被给与了崇高的荣誉,他们被冠于科学家的美称。

反之看看咱们国家,工匠的地位堪比奴仆。不要说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他们研究开发新的事物,就连基本的生活地位都令人堪忧。

再说商,商乃货物流通耳。但是现在国内交通十分不便利,使得很多商品不能流通起来。

自古以来商人地位低下,商人一直是上位者养肥待宰的年猪。清朝时的盐商,还有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介都是如此下场。

一个国家是否富强,就要看这个国家的商路是否通畅。唐朝有丝绸之路,后有海上贸易,都是富国的见证。

愚弟以为,工匠发明创造,商人流通货物,才是盘活经济的根本。

国家犹如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男子,上班拿工钱以保证一家不缺吃少穿。这就是以土地为根本,土地税务是保证一个国家运行的基本。

但是想要富裕,这个男人还要会些其他的。商路就如马无夜草不肥,是保证一个家庭富裕的手段。

就犹如这个男人趁着空余时间打些零工,做点小买卖,让家中有了活钱。

而工匠犹如这个男人的技艺。只能有了技艺,你才能去干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确保可以达到增加钱财的目的。

所以愚弟以为,在土地改革后,要提高工商行业从业者的地位。将各行各业优秀的工匠其别出来,让他们更好地研发提高技艺。

这部分技艺兄可以掌握在手里,由国家生产出售一段时间,获得最高的一段时间利润后卖出,让它可以尽快的流向普通市场。

军工技术亦可如此,当有更先进的武器出现,就可以将原来要淘汰的卖出国外,获取最大的利益。

到时候,兄手中有最先进的技术,还有通向世界各地的商队,何愁不能致富。

中国一直以来对士大夫太过推崇,数千年来只有为官才是光耀门楣的事情。

但是愚弟认为所有的事情必须术有专攻,不是只要读书人就可以治理好地方的。更何况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弟看来就是胡说八道。

弟认为基层官员一点要有特长,用自己的特长去管理特定的范围会事半功倍。反之让一个外行去管理内行,让一个外行胡乱指手画脚,都将出现不可挽回的损失。

犹如让会破案的去管种田,让会治河的去破案,让会种田的去治河,结局不用想就可以猜到。

中层官员要知人善任,起码你要对手下了如指掌,让他们都能干自己擅长的事情。还要对基层的管理事情有所了解才能胜任。

总不能下属给你汇报田地收成,你连北地种麦南地种稻,几月播种几月收割这些都不知道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