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降仙奇缘txt2 > 第113部分(第1页)

第113部分(第1页)

脂,望去还如年轻时一样秀美。暖玉在抱,温香满怀,那吹弹得破的粉嫩肌肤,那令人欲死欲仙的媚态,如同当年初会之时的惊艳。

朱传宗抱紧太后,正欲亲热,忽然宫女前来敲门,说是皇帝前来请安,二人极不情愿分开,太后安慰道:“是我请皇帝来的,难得你们父子私下见面,也该说几句贴心话了。”

这时皇帝进来,恭敬异常,脸上满是笑容,笑着道:“听说王爷进宫,朕是特意赶来的。王爷劳苦功高,可要注意身体才好。”

朱传宗叹道:“说起身体,难道真是岁月不饶人?最近只觉得腰酸背痛,仿佛老了一样。”

皇帝忙道:“王爷是最近太忙了,休息几日就好了。朕年纪又小,又平庸无能,帮不了王爷什么忙,真是让朕又是惭愧又是担忧啊!”

朱传宗道:“多谢皇上关心。今天我接到手下密报,我亲自提拔的几个官员,竟然都是贪婪之辈,让我不盛惶恐,又惭愧不已,我对不起天下的黎民百姓啊!等我亲自处置了这些官员,会亲自向皇上请罪的。皇上你已经十八岁了,是该到了亲政的年纪了。”

皇帝这些年经过历练,心想哪会那么容易能够亲政?嘴上道:“王爷您可不必放在心上,还是注意身体要紧。您劳苦功高,大梁能够中兴,都是您用性命拼下来的。如今出了一些弊案,也无关大局。百姓都称赞王爷英明神武,王爷还是不要太自责了。”

太后见皇帝应对得体,也很欣慰,露出赞许的目光。

朱传宗也很高兴,道:“难得皇上深明大义,对我如此仁厚。皇上日后待天下百姓也要如此才好。”又问起皇上都在读什么书,应该读什么书等等。

皇帝心想:『你总是把我当孩子看待,哼,等日后让你见识到我的厉害。』

皇帝心中老大不愿意听朱传宗唠叨,忍耐了良久,才找了机会,陪笑道:“王爷您一直忙于国事,好不容易来看母后,和母后好好叙叙旧,朕就不打扰了。”

皇帝近两年随着年纪增长,处事越来越有分寸,对朱传宗也越来越尊敬,想是晓得朱传宗是他生父,真心为他打下了江山的缘故。

朱传宗目送皇帝离开,心中也很欣慰。

朱传宗和张端颐亲热一番,互诉衷肠,直到晚上才归。

第二日上朝,朱传宗派了大理寺与督察院、刑部三法司审理了赵老四等人的案件,办案的都是铁面无私,名声在外,朱传宗的股肱之臣。这些办案的官员,直接向朱传宗奏报。案情虽然牵连不少官员,官级也很大,但在摄政王的亲自督促下,仍然很快地查出了全部案情。

就在案情要全部一清二楚的时候,却有新的证据,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来,赵老四、张老五等人家中竟然藏有造反的书信,三法司不敢隐瞒,只好转呈给朱传宗。

本来这些人的贪污之罪,就算罪名再大,也不至于满门抄斩,罪牵九族,可是发现了这些证据,他们犯了谋反之罪,不仅要灭门抄家,还要株连九族啊!这件大案立刻震惊朝野。

朱传宗原本心中震怒,不想见这几个忘恩负义的鼠辈,可是案情如此转折,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要联合起来造反。

朱传宗蓦地听说此事之时,差点昏倒。这些以前一手提拔的亲信,就算贪污,也不能要造他的反啊?他们当真是狼心狗肺之人?他越想越觉得不合理,心中疑念大起,思索半日,心中忽然一动,想起当年他的一段公案来。

他那次也是面临重大官司,但在吴思远的建议下,冒险使用造反这招,当时的明宗皇帝,却反而认定是两派诬陷暗斗,不能让一派势力太大,难以驭驾,反而没有出重手惩治他们。

朱传宗觉得这些事情不简单,便决定亲自审理赵老四这几人。

赵老四、张老五等人一见朱传宗,都放声大哭,朱传宗怒道:“你们贪赃枉法,而且还要造反和我作对,还有脸来见我吗?你们要是有一点良心,早就自杀谢罪了。”

几人道:“我们贪污腐败,罪不可恕,辜负了少爷的一片苦心栽培,原本愿意以死来谢罪的。可是一想到留下少爷您一个人,恐怕会被奸臣所害,因此冒了全家都被抄斩的风险,来见少爷一面,告诉少爷几句心里话。”

朱传宗见他们一口一个少爷,都是当年的称呼,想起旧日的时光,也是唏嘘不已,道:“你们有什么话尽管说好了。你们胆子够大,竟然还要谋朝篡位。”

几人都露出胳膊、大腿,只见都是伤痕累累,都哭道:“我们要不是出此下策,恐怕一辈子也没机会见到王爷,提醒王爷您要小心身边的奸臣了。”

朱传宗看他们被刑讯逼供,心中也是暗惊,刑不上大夫,他们都是高官,按理就算三法司也不敢动刑的。

朱传宗脸上阴晴不定,心中疑惑不已,冷哼道:“这么说你们都是被冤枉的了?”

几人都哭道:“冤枉倒也没冤枉,我们辜负了王爷的恩情,就是死一万次也报答不了王爷的知遇之恩。”

几人慢慢说起缘由。原来他们当官之初,也是一心为民的。不过衙门之事,并不是清官就能做好事情的。官员的俸禄不高,虽然也足够生活,但是要养师爷、衙役、管家、丫环就不够了。而且如果太清廉的话,没有官吏敢和你打交道,便也做不了事,朝廷吩咐下来的差事,都办不下去。

渐渐几人为了做出一番事业,便只好入乡随俗,和这些官吏打交道,但是应酬需要银子,慢慢也就开始拿一些回扣,截留一些银子了。

几人等到官越来越大,虽然做出很多对百姓很好的政绩,但渐渐被属下蒙蔽,开始虚应故事起来,所以才会落得今天的下场。

朱传宗怒道:“官场是有不好的陋习,可是要不是你们品行不良,能做出这么多腐败的事情?”

几人含泪认错,磕头如捣蒜,不过最后却异口同声,咬定朝中有大奸大恶的奸臣要除去他们,斩断王爷的左右手,最后再对付王爷。

朱传宗逼问他们是谁,几人都不敢说,道:“王爷只要留心,暗中一查,不就一清二楚了?”

朱传宗不再逼问,命令暂且把他们都收押起来,特意派人监管他们,其实是保护起来,如果他们当中有任何一个人伤到一根毫毛,就要把看守的人灭门。

朱传宗既然被他们提醒,晓得他们口中的奸臣,必定是个大人物,说不定是他最信任的大臣之一。这事轻忽不得,可要小心派心腹打探出内幕才行,否则消息走漏,恐怕要有一场政变。

这时正是夏天,京师附近的定天河一连数日大雨总是不停。第六天,奏报称定天河在京郊决口,平大宛、田兴两县数百村庄被淹,百姓失踪上百人,又有数万人无家可归,正涌向京都。

用不着考察印证,朱传宗站在护城河城墙高处往四处望去,田野一片汪洋,低洼地方只见树梢,有几个村庄已没了踪影。朱传宗急令京城妥善安置涌进的灾民,令平大宛、田兴两县把府库的粮食银两都拿出来赈济,别再使百姓流离失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