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江南春设计理念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重新划分消费者的分众化时代已经到来了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大约半年时间里,江南春已经把300台液晶电视装入了上海50幢高档写字楼的电梯旁。新的媒介,新的表现形式,新的传播理念,江南春需要一个新的公司去实现这一切。于是,2003年5月,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江南春担任公司CEO。

从一个传媒人士的角度,江南春这样阐述他的分众理念:

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的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要消费群。

这个理解是非常准确的。由于人群已经出现了分化,对媒体的接触点也就越来越多元化。江南春注意到有这样的一个特定族群,他们从来都是有选择性地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媒介,比如杂志只看《读者》,电视只看CCTV…5,报纸只看《经济日报》,上网主页是SOHU,聊天只用MSN。多种多样的媒体搞得广告商一头雾水,不知道通过哪种渠道才能有效地捕捉到目标消费群。这时,江南春提出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通过“分众”的传媒,让广告最精准和有效地击中目标受众,从而支持产品实际的销售成长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广告浪费。

江南春关注的这一特定族群就是“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族群,他们是城市中消费最活跃、消费能力最强的群体,他们的市场前景是最好的,无数的产品都是为他们设计制造的,但却缺乏有效的方式传达到他们那里。因为这个群体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他们既不喜欢看电视,也不喜欢看报纸,而且他们能够一边编程,一边听音乐,一边还和QQ好友聊天,可想而知他们对广告的免疫力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于是楼宇液晶视频广告应运而生,它就是专门对在商务写字楼里出入的“三高”人群进行“定向打击”的。由于乘坐电梯前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这一广告形式很快以其生动性获得了受众的认可,以其强制性获得了广告商的青睐。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2章 分众化浪潮(1)(2)

分众传媒对楼宇液晶视频广告的开发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坚持以中高端写字楼为主,到2004年底已经从最初的50栋扩张到1300栋,形成了规模优势。有数据表明,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主要城市里,因为这些广告产品的服务档次较高,内容也更吸引人,所以人们对商务楼宇液晶视频广告的接受程度高出传统电视广告大约50个百分点。而对广告商而言,根据CTR(央视调研公司)的调查,在商务楼宇液晶电视上投放广告的费用与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分众公司的液晶电视广告普通受众的CPM(千人广告费用)只有传统媒体的一半,若针对3000元以上收入人群的CPM接触费用,只有当地电视台的110。随着分众传媒规模的继续扩大,这一费用还在持续降低,所以江南春在2006年自豪地表示,“未来两三年内,价格会继续上涨,每年涨20%~30%也没问题。因为就算分众传媒的广告价格连涨两三年,也只是达到(传统)电视广告的水准。”

在分众传媒接下来的发展中,“分众”成为了公司核心的指导思想,广告业务这一无形的宣传手段,在江南春的策划下完全可以像有形商品一样量身定制了。卖场联播网是为家庭主妇们定制的;时尚人士联播网是为那些泡在酒吧、会所的俊男靓女们定制的;商旅人士联播网是为那些常常出差的人定制的;领袖人士联播网是为那些喜爱“贵族运动”——高尔夫球的人定制的……后来的手机无线广告媒体、互联网广告平台的定制更为细致。分众传媒就是这样借助高科技的力量,把受众从大群体划分成不同的小群体,小群体再划分成个人,而后实施“逐个攻破”的广告策略。

江南春的成功带来这样一个启示:不仅广告传媒产业需要区分其受众,其他行业也同样需要。个性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了,没有哪个受众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和别人同样的东西。比如现在最具个性的手机产业,诺基亚给中国消费者设计镀着金属外壳的手机,而给日本消费者设计的却是休闲的背包型手机。另一大品牌摩托罗拉在全球35个国家进行了3年多的市场调查后,将手机的消费者大致划分为四种——科技追求型、时间管理型、形象追求型和个人交往型,并针对这四类消费者群体树起了四面品牌大旗。

即便是传统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也在日渐分众化,仅仅乳制品饮料方面就可以看到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设计的不同产品:针对儿童的“高钙奶”;针对青少年的“优酸乳”、 “营养快线”;针对老年人的“无糖乳”;针对高端消费者的蒙牛“特仑苏”和伊利“金典”;针对乳糖不耐受者的“伊利营养舒化乳”,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分众化”的人群有着“分众化”的需求。营销的制胜之道,就是采取正确的营销战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分析消费者的类型,制订分类满足的产品策略。如果一个公司的产品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受众在哪里,无异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随意撒网,最终一条鱼都捞不到。

第2章 分众化浪潮(2)

傻一点,执著一点,在一个地方挖到底

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说: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这个道理大家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很多人都只是做出了令人吃惊的举动,而没有做出令人吃惊的成绩。

商界有很多理论都是悖论,它一方面教育人们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单独一个鸡蛋是没有价值的,一篮子鸡蛋才能卖上好价钱。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是常常困扰着企业领导者的问题。很多人都看过“全球第一CEO”——杰克·韦尔奇的自传,即便是多元化发展的典范通用电气公司(GE),最终还是把自己涉足的一百多个行业精减到十几个,最终构筑了自己“数一数二”战略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存在着一种“跟风”潮流,金融潮、IT潮、能源潮、地产潮……每次潮起都会催生一批相应的公司,但退潮之后,这些公司如同留在沙滩上的小鱼任海鸟啄食。许多企业无视自身和行业的特点,把挣到的钱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投资”掉了,指望着“东边不亮西边亮”,想以这种方式来抵御风险。而事实上,当一个公司开始非理性投资的时候,最大的风险已经在内部产生了。

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江南春这样告诉《东方早报》的记者:

第一个我觉得还是专注,因为我从1992年做广告,做到今天还是在做广告。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挖井和挖坑,谁是挖井的?谁是挖坑的?我也许并不聪明,只是一直在往下挖,看到石头铲石头,看到树根铲树根,直到挖到水为止。我的很多同学比较聪明,他们也会去挖,挖到石头就会换其他的地方,结果只看到了坑,始终没有挖到水,这就是我吸取到的教训,傻一点,执著一点,在一个地方挖到底,这是我专注的地方。

显然江南春是专业化发展的倡导者,但他也是付出了不菲的学费才获得这个经验教训的。

当2002年GE处在辉煌的顶峰时,江南春恐怕没有多少时间阅读杰克·韦尔奇的著作,他带领下的永怡传播还没有走出困境,刚刚开展的楼宇广告业务也处于大量投资阶段。由于IT行业的突然衰变,导致永怡传播几乎崩溃,所以他试图走多元化路线,分散经营风险。2002年春节后,由于受到网络游戏巨大利润的诱惑,江南春也出资购买了一款网络游戏的代理权,打算一边壮大新媒体业务,一边从事网络游戏代理。可是结局并非江南春设想的那般美妙,尽管网络游戏在中国市场上正呈现出“爆炸式”的发展态势,譬如盛大网络2002年的纯利润就超过1亿,但江南春一点光都没有沾上,他把500万元投了进去,却颗粒无收。

“对产业理解不深刻,自己又不能亲自参与管理,事情肯定做不好”,这是江南春从这次失败中总结出的教训。江南春用每个人都认为最不可取却又最必不可少的方式给自己上了一课。

由此,江南春确立了一个投资原则:不熟悉的领域不做,不能亲力亲为的事不做。这个原则后来也体现在分众传媒发展的很多方面。

比如分众传媒在香港的一个合作伙伴,是一家值得信任的合资公司,业务发展很好,但分众传媒仅仅持有20%的股份。为何分众传媒不扩大对这家公司股份的控制借此进军香港广告市场呢?很多人对此疑惑不解,而江南春给出的理由就是自己对香港不了解,所以不会贸然投资。甚至江南春强调说,分众传媒绝对不会涉足欧美市场,在东南亚也只采取合伙方式,不做直接投资。如果在中东或者台湾发展业务的话,都只提供顾问服务。

又比如,江南春曾经担任过一期《创智赢家》的评委,他对那些选手的评价比较高,于是《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就问他:“你会考虑在这些选手身上投资吗?”而他说:“应该不会。我非常理性,也比较专注。我会在传媒和广告领域进行投资,要和我所熟悉的领域一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