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谭大娘子书评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六娘子一个人躲在墙角,将头埋在膝上,不言不语;四娘子和花姨娘靠在一起嘤嘤哭泣,只觉前途暗淡无光。

两个人当初想着谭玉就算再差也不过是降官,最多也就是罢职而已,早晚还能再升起来。

哪想到竟然是一下子从天到地,如今连个平民身份都是奢望了。

崔氏和三娘子倒还镇定,只因崔氏多少也明白,只要崔家不倒,自己就不会真个被卖作奴仆。

果真,没过多久,崔府就将崔氏接了回去,临走之前,崔氏想要带上三娘子走。

女吏不耐烦了,催促道:“快些吧,一会儿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你也别出去了。”

崔氏转头与眼巴巴看着自己的三娘子道:“我的儿,阿娘先出去,找你外阿翁,必要救了你和大哥出去。”然后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三娘子在后面喊:“阿娘,早些救我呀。”

女吏大喝:“喊什么喊!都给我闭嘴。”

剩下的四娘子和六娘子艳羡地看着三娘子,想到早晚她能出去,而崔氏却定不会理会她们这两个庶女的死活了。

崔氏回到了崔府,尚书夫人亲自迎上去,将她叫到了内室,话里话外只问她可知谭玉将崔尚书的东西放在哪里。

谭玉从不与崔氏谈这些,她哪里知道,待说不知以后,尚书夫人也不等崔氏再求三娘子和谭家大哥一事,

只派了婆子将她领去其生母所在,让崔氏在那里住着,尚书夫人从此就再没露过面。

话说尚书夫人与崔氏能有多大的情谊?把她弄出来不过是为了那夜九皇子与谭玉密谋,

给了谭玉一个崔尚书的把柄在手上,才留得谭玉下来,这弄回了崔氏不过是为了这个把柄,再也有崔府脸面的原因。

因此对待失了夫家的崔氏就再没有以往的待遇,更不要提救她那双谭家儿女的事了。

到底还是九皇子不愿负约,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另派了人悄悄买下了谭玉几个女娘,隐姓埋名养在庄子里。

也因为此事,九皇子对崔家心生不满,总觉得崔家人冷酷薄凉。

等他后来登基要立后之时,不顾抹了崔皇后的面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娶崔八娘进来这是后话。

而此时在流放路上,谭家大哥因从小娇生惯养长大,被关押的时候又受到惊吓,再加上路上毕竟颠簸苦楚,还没到地方竟一病呜呼了。

当初谭家被抄,吴先生早已自立门户,这才没被牵连;等到谭玉流放,吴先生就一路陪着打点,使钱使力,就为着那父子俩能好过些;

如今谭家大哥熬不过去没了,谭玉就不让吴先生再跟着走,只让他如两人早前计划好的,去河曲府找阮小七,从此教导谭庭芝。

吴先生知道谭玉心志坚定,决定好的事情就不会改变,将他身边看押之人又打点一番之后,作揖拜别而去。

吴魁其实前些天就得到了信,但那时候阮小七正要小登科,吴魁也知他娶妻不易,怕搅了兴致,就帮着瞒了几天。

阮小七得知谭家事败被抄,却不知该如何讲与谭雅听,他思度了一天,觉得还是瞒下来得好。

谭雅虽有些见识,到底是妇道人家,年纪又小,知道了也只能伤心哭泣,平白伤了身体,一点儿用处都无。

两人这么抱了一会儿,谭雅才从阮小七怀里挣扎出来,口中嗔道:“哎呀,青天白日的,被人笑话呢。”

阮小七既然下定决心瞒着谭雅,自然谭府之事一字不露,闻言笑道:“这家里就你我,有谁笑话?”

谭雅指指跟着的下人问道:“那些个难道不是啊?”

阮小七看都没看,只看着谭雅的眼睛,心不在焉地道:“他们都没看到。”

谭雅回头一看,果然如此,除了自己带来的琉璃,阮家那些下人连头都是低着的。

谭雅心里暗自钦佩,没想到这阮小七看着粗粗呼呼地,管家如此严谨,倒是比我带的人强多了,心里想自己也要学起这般严厉才是。

两人接着手牵手继续走,快到谭庭芝院子时,谭雅突然冒出了一句:“我想守孝。”说完低着头不敢再看阮小七。

阮小七一愣,心思一转就明白了,沉吟了一会儿,答道:“分房不行,可以茹素,一样守孝。

在外面管不了,家里从现在开始不见荤腥,你看可行?”

能这般为岳家着想,这粗人倒是比好些个读书子弟强太多,谭雅连连点头道好,

却又一想,此事不妥,看着阮小七道:“只我一个人茹素罢了。庭芝还小,怕是耽搁了他长,你和姑姑毕竟只是外姓,没有陪的道理。”

阮小七想想,道:“也好,庭芝和姑姑就不用了,其他还是如我所说,家里茹素,出府不算。”

谭雅心里高兴阮小七的体贴,也没深究这家里出府的区别,此事就说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