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萝衣结局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没错,我们也可能分去外地做知县,这都有可能。可这些事哪是我们决定的,得等吏部消息。我们都不急,娘就别瞎操心了。”

“啊哟我不懂你们那些,算了算了不问了,吃饭吃饭,我儿子高中进士就得好好庆贺庆贺,呵呵。”

秋娘在一旁静静听着,打定了主意待会睡觉就与孙璟瑜好好说,无论孙璟瑜去外地做知县抑或是留在京城翰林院修业,她都要带着两个女儿跟去伺候。

而那边吕秋明也想着同样的事,等吏部消息下来,他就说服姐夫带阿姐一起走,不若夫妻两分开,他真的难以保证一个男人独自在外头好几年还能多惦记家中妻女。而他自己也想好了自己的事,回到镇上李家去就立刻将亲事办了,然后等消息来了带李嫣然一块走。新婚燕尔,一去好几年,他怎么可能撇下李嫣然。

作者有话要说:秋天来了……掉头发真厉害……抓狂

41 预备上京

孙璟瑜回来到底是大喜事,李氏心情好,每日都笑脸对人格外和气。家中访客也多,几乎每日都要备着待客,倒是人人都小忙起来。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吕秋明的大喜之日选定了,着急赶路上京,倒也没心思选黄道吉日,李家只得将就着选了一个年内不错的双日子,想赶紧着给两个孩子把婚事办了。其实吕秋明才十五,李嫣然更是年幼只有十三而已。李家人都是大夫,很清楚女儿太小嫁人不大好,但是订了亲的事,未来女婿这趟回来指明了说要成亲,李家若坚决拒绝岂不是断了女儿姻缘。当然吕秋明不是不讲理的人,李夫人私下与他商讨,所担心的事吕秋明都有想到,便直接与李夫人说:“我知道嫣然年纪小成亲不好,但是我这一上京最少就是三年,即便不是上京去外地上任知县那也是好几年,之后还不知道被调到哪儿去,想回家乡一趟都难啊。我若不带着嫣然去,她岂不是要在家里干等几年?先前我就耽误了她很久,如今我可不好再犯同样的错。师母你放心吧,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想现在成亲然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带着嫣然一起去,如果师母真的不答应,那成亲晚几年也好,到时我说什么也会抽空回来娶嫣然,绝对不会食言而肥。”

吕秋明知书达理很是体谅李夫人做母亲的担心,这番话一说李夫人倒是自己犹豫了。先不说吕秋明人品如何,毁约亲事这种造孽的事吕秋明不会做,说什么他还得顾及自己名声不是。但是吕秋明已有十五,正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时候,即便还记挂着女儿,但是难保他不会先收几个小的,指不定几年后连儿子都生了再回来娶女儿,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见过,压根不稀奇。吕秋明独身在外,身边没个伺候的,要他洁身自好都是难为人。李夫人也不是不讲理的妇人,活了一辈子男人是什么样她清楚得很。她可不想女儿还没出嫁,未来女婿就当了爹,孩子还不是和自己女儿生的。

李夫人那个郁卒啊,想了一翻便想通了。

“罢了,早成亲也好,我当娘的也了了心愿。秋明,你也是当大夫的人,性子又稳重,嫣然既然以后做了你的夫人,你就要好好待她。她如今还小,不懂事,我们平日宠着她,她有点任性娇蛮,以后你们在外相处要互相体谅,你要好好照顾她。”

吕秋明莞尔点头:“师母交代的秋明都记着,我一定会照顾好嫣然。”

“恩……”李夫人有点不好意思的吞吐起来,顿了很久,终究道:“你下去吧。”

吕秋明点头,撤下了。

李夫人看他离开摇头叹息,起身跑去找来自己丈夫叮嘱:“夫君这事还是你去说吧,你们好歹都是男人,我说不出口。”

李大夫轻咳一声,无奈点头。他又何尝好意思说出口,毕竟要出嫁的是自己女儿。

吕秋明离开没一会又见师父来找,师父神色犹豫,吕秋明失笑,其实不用说他也猜到是什么事。

“秋明啊,你看你和嫣然马上就要成亲了……你如今是个大人……可是,嫣然还是个孩子……”

吕秋明忙插话道:“师父要说什么秋明都懂,我又不急着当爹,不碍事的。”

“……咳咳,那就好,那就好。那我走了,你忙。”李大夫逃也似地离开,狠狠抹了一把汗。回去跟夫人一交代,李夫人这才放心了,当即夸赞:“秋明这孩子真是善解人意,哎。咱们家嫣然有福气。”自己女儿什么情况当娘的都清楚,做大夫这么久她也不是没见过十三四岁就当了娘的女人,但是家里的闺女十三岁,葵水都还没来,完全是个稚嫩姑娘,哪能这样鲁莽的就坏了身子。正因此,吕秋明说要成亲的时候她才百般犹豫。撇开这事,吕秋明说提早成亲是为了带女儿上京,这倒是让李夫人万分满意,尽管会舍不得女儿离开,为了女儿的幸福着想,李夫人是非常欣慰吕秋明的决意。

吕秋明本是想亲事办的简单一点,只要有两家人热闹热闹就算了。毕竟他又没个宅子,更没有丰盛的聘礼。可是成亲这日,料想简单的亲事却还是喧闹得很。一堆不请自来的文人官人各类人纷纷前来送礼道贺,好不容易有机会巴结未来的官老爷,谁不想来凑凑热闹。

秋娘作为吕秋明唯一的亲人被请上高堂与李家夫妇平起平坐。吕秋明如今是三甲进士,吕进士这一成亲,赶来道贺的人便好奇得不得了。几乎人人都要好奇的问一问为何年纪轻轻的吕进士没有父母?为何寄住李家?一堆疑问丢出来,吕秋明的身世倒也一下传开了。原本吕家离这儿就不远,大家都是晨阳人士,只不过隔着几个小镇罢了。人群议论纷纷,全都是嚷嚷着吕家长辈不厚道,甚至有人打抱不平怂恿吕秋明去抢回祖宅,若是长辈死不悔改直接告上去,堂堂进士如今有家不能回,太欺负人了。吕秋明在酒席上听着各种言语倒是不理不睬,继续忙自己的正事,该敬酒的敬酒该寒暄的寒暄,关于吕家的事一字不提。这么一沉默,下面便又有人嘀咕,有的说吕秋明心善不记仇。有的人暗骂吕秋明耸,活该回不去祖宅。

酒席这么闹腾着,门口小厮高喊一声有客到。

吕秋明忙放下酒杯准备去迎客,李家大哥也跟着上前去。

走到门口,吕秋明看着朝自己走来的几位客人,衣着不凡的老爷和夫人还有几个少爷,眼瞅着有点面善,却想不起来是哪儿的客。

直到那丰润的端庄夫人热情的朝他扑来,抓着他的手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啊哟我的侄儿啊……”

“……”吕秋明神色一凝,不着痕迹的推开了热情的女人。屋内吃酒的秋娘等人闻声匆匆出来,秋娘一间那些客人便动了脸色,随即礼貌而生疏的对妇人道:“姑姑,姑父,别来无恙。”

妇人闻言立刻抬头看向秋娘,见秋娘跟自己那弟媳妇长的简直一个模子,当即又是热泪满眶的抱住秋娘痛哭:“小玉儿,姑姑这些年可想死你们姐弟了。都是姑姑当年不好,没想到几个哥哥都狠心不容你们姐弟,姑姑当年若是知道你们无处可去,说什么也不会让你们流落在外。”

这眼泪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秋娘此刻还真不在意。秋娘淡淡笑着,由着姑姑抱着她哭,还挺配合的感慨道:“不能怪姑姑,姑姑也有难处。再说那都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我们姐弟都过得好,过去的便过去吧,今日是秋明大喜之日,眼泪呀还是收住得好。”

“对对对,大喜之日还是不哭为好。啊哟好多年没见你们,一下长的姑姑都不认识了,特别是秋明,和我那弟弟简直一个模子……你爹若知道你这么出息也能含笑九泉吧。”

吕秋明状似恍然大悟的一拍手笑道:“原来是姑姑和姑父,秋明失礼,方才还以为你们认错了人。”

“不能怪你,你那时候才多小啊。”

秋明含笑礼貌的做个请的姿势:“姑姑姑父请入席,这几位都是表哥?来来,都里面请。大哥叫人多备一桌酒菜,我可要陪姑姑姑父表哥们多喝几杯得好。”

李家长子点头,似笑非笑的离去了。秋明家那些亲戚的事他也不是不了解,同干不同苦,势力得很。当年狠心让姐弟两孤苦无依的流落在外,如今人家出息了立马就跑来认亲,若是换了脾气坏的,早一锅铲刨出门了。

秋娘也叹息一声,和孙璟瑜一道坐去姑姑那桌。李家老二在一旁清点雷家送来的礼物,点完了便跑去跟吕秋明耳语一番,吕秋明点头笑:“既然人家这么破费,那改明儿他们回去的时候也多准备几样回礼。”侄儿成亲,姑姑家送来的礼物也忒大了点。到底是为了赎罪还是巴结,恐怕是都有吧,吕秋明本就缺钱,接那礼物倒是一点不手软。以后也没打算还什么人情了。

姑姑一家被热情的招待了,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场面,这让一家人大松了口气。秋娘不知道弟弟有几分真心在招待姑姑一家,但是她知道弟弟并不在乎这一家,因为他们不姓吕。说到底雷家不欠他们姐弟什么,他们姐弟也嫉恨不起来。

姑姑一直拉着秋娘套近乎,小玉儿长小玉儿短,回忆一堆秋娘小时候的事,什么哪一年给秋娘买了金簪,哪一年给秋娘做了新衣裳,和秋娘的母亲又是如何如何的亲密。姑父和几个表哥与孙璟瑜吕秋明说起官场的事,对孙璟瑜吕秋明即将上京或是外地赴任很感兴趣。得知孙璟瑜和家中老二认识,话题更是活络起来。

这两家人还在叙旧,李家二哥过来道:“秋明,外头有客来,指明要找你。”

吕秋明点头起身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