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我们的世界大战龙灵骑士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毕竟这些原来的预备役士兵,并没有多少人是新军那样的学生,他们有些人是农民,也有些人是工人或者商人,反正成分非常复杂,不过还好大明帝国的3年教育已经普及了许久,至少这些新兵们还能认识几个大字,补习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些。

就在王珏热火朝天的将赶过来的两万名补充兵员填补到新军内,让这支部队接近了8万人的规模的时候,另外一支让人意外的增援部队,就这么浩浩荡荡的赶到了王珏的新军驻地。

一个师的锦衣卫武装,只有轻武器,装备了少量汽车和战马,这支部队穿着新军的军装,却在袖口统一使用了黑色的装饰,看上去和王珏手中的新军有着一些区别。这些士兵同样没有经过作战训练,不过却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锦衣卫的选拔是有严格条件的,尽管其中最重要的考察标准就是忠诚。

“禁卫军第1师向您报到,司令官。”带队的是锦衣卫的副指挥使,名叫吴彦的军官。他并非是李恪守的心腹,所以在成立禁卫军的时候,这名副指挥使就被推选出来,踢出了锦衣卫系统,到了吃力不讨好的陆军体系内。

即便是朱牧一再声称禁卫军会隶属于陆军系统内,不会特立独行另扯大旗,可是禁卫军这个组织还是遭到了葛天章等兵部大臣,以及各种各样高级将领的抵触。于是朱牧只能把这个不伦不类的产物踢给了好友王珏,毕竟新军体系是陆军插不上手的。

“你们比预备役的部队武器更加短缺,甚至只携带了有限的弹药……”王珏看着这名叫吴彦的禁卫军指挥官,开口遗憾的说道:“如果我把你们安排到战场上,那么您能告诉我你们要用什么来抵御那些敌人?”

“长官!事实上我们只进行了几天的训练就奉命向您这里前进了,我们的弹药将会随着其他部队一起到达,在这期间我奉命接受您的训练,和新军一样的训练。”吴彦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如果新军也不接纳这些禁卫军士兵,那么朱牧的这一场突发奇想,也就真的可能以破产告终了。

王珏刚想要拒绝吴彦的请求,却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他的新军可能在战斗力上比起旧军队有着显著的提高,可却缺少了一个很关键的东西——信仰。这东西禁卫军可以赋予新军,或者说禁卫军忠于皇帝忠于帝国的精神,将成为新军战胜强敌的一份力量。

想到了这里,王珏收回了想要拒绝吴彦的心思,他看着面前这个穿着新式的禁卫军军服,却佩戴着锦衣卫副指挥使肩章的男人,裂开嘴笑了起来:“既然皇帝陛下如此信任你们,那么我也会将最血腥惨烈的战斗留给你们……记住你今天对我说的话,希望你们在残酷的战场上依旧能够履行你们的誓言。”

现在王珏的手里兵力已经超过10万了,包括锦州方向的陆军第29军,营口方向布防的陆军第40军,以及新军还有禁卫军,总兵力大约为13万左右。而他们对面的日军还有金**队,收拢了分散的部队之后,大约有40万。

所以王珏没有拒绝任何能够提升他部队战斗力的细节,一边让新军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一边让后面赶过来的其他明军部队抓紧时间训练和熟悉战场。

虽然王珏手中现在的兵力并没有日军的多,不过他身后可是还有大明帝国动员起来的近百万大军;比起预备队来的话,日军和金**队明显比不过大明帝国,他们两股力量加起来的预备队也就只有30万不到。

原本日军和金**队在进攻的计划中,就并没有想过要和大明帝国打持久战。他们知道如果真的在辽东平原上和大明帝国打一场消耗战的话,那会是他们两股势力的灾难。原本的进攻计划就是一场速战速决的偷袭,依靠金国骑兵和日本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夺下锦州,将大明帝国庞大而迟缓的步兵大军,阻挡在锦州附近狭长的平原地带上。

可惜的是这场豪赌最终并没有取得想要的结果,金**队没有攻下锦州,而日本舰队也没有占到便宜……最终这场战争可以说日本和金国已经骑虎难下了,他们想要结束战争,却在锦州和大洼丢掉了战争的主动权。

知道了这场失败的消息之后,金国的皇帝叶赫郝连甚至亲自赶到了奉天,在那里组织部队构筑坚固的防线,想要用多年前的老办法,来拖延时间让大明帝国内部自己发生变化改变战局。

这是所有人对付大明帝国的时候,屡试不爽的手段。只要拖延下去,那么这个庞大的帝国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内部矛盾,来葬送掉胜利。

不过这一次似乎不太一样,因为王珏正在吸收着来自各个地区动员起来的预备役部队,把这些部队训练成能够被新军同化的力量。而在他的身后,是一个刚刚即位的新皇帝,朱牧。

63辽河防线

在外人看来,王珏手里的部队简直就是杂牌军,他的手里有29军的一个师,剩下的是新军的3个师主力,加上禁卫军的一个师,还有新补充到达的3个师刚刚动员起来的新兵。

不过禁卫军普遍的文化素质较高,所以在短暂的训练之后,他们实际的战斗力只是略逊于新军而已。而王珏拆分了还没有完成组建的新军第3师,把这些士兵分散到预备役部队中去,作为这些部队的骨架来使用。

所以三天之后,当另外两个师的明军部队达到前线,明军整体兵力已经超过15万人的时候,他手里也终于有了基本能够抵御日军和金**队反扑的力量。

“哗啦!”奉天城内,战火的痕迹还没有完全褪去,破败和萧条依旧是这座原本繁华的边境城市的主旋律。在原本属于总督王怒的办公室内,金国皇帝叶赫郝连将手里的水杯摔碎在了对面的墙壁上。

他刚刚才确切的知道对面明军的兵力事实上从未超过20万,而他作为金国的皇帝发动了的国运战争,却因为手下将领托德尔泰的谨慎,错失了最佳的决战时机。这叫他怎么能够不气,怎么能够不因为恼怒而摔了杯子。

“饭桶!蠢材!日本那些蠢货为了保存实力退守台安,你们也不要脸的夹着尾巴逃回来?”他一双仿佛要喷火的眼睛盯着托德尔泰,破口大骂道:“他们日本人大不了就逃回日本岛去了,我们呢?逃到哪里去?”

要知道,刚刚夺回盘锦的时候,明军实际兵力不超过7万人,而从盘山以及盘锦撤退回来的日军还有金**队,就差不多有20万了——托德尔泰错误的判断了王珏的实力,以至于把盘锦这座城市拱手让给了兵力不足的王珏。

一直到两天前,托德尔泰依旧还判断王珏手里的兵力超过15万,可从各个渠道汇总过来的情报分析,王珏手里不可能有10万以上的部队。于是这个互相矛盾的地方引起了金国上下的注意,更大力度的调查也就随之开始了。

首先是明军的弹药被消耗的差不多了,这个情报是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的。“蓟辽地区不可能再有供给明军大规模活动的弹药了。”这是张柏庭汇报的原话,所以叶赫郝连最终认为,是托德尔泰在锦州战败之后,错误的估计了明军的数量。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从海城一直绵延到台安,再从台安一路绵延到黑山,包括阜新在内的广袤地区,我们都要投入兵力去防守。”叶赫郝连痛苦的诉说着一个他不愿意承认的事实,他为了缩短防线打响了这场战争,虽然获得了广袤的平原土地让他非常开心,可防线最终没有被缩短,反而变得更加更加长了。

“陛下……老臣只见,我们既然已经错过了进攻的最好时机,那就应该抓紧时间,将防守做到滴水不漏才是。”叶赫郝连身边,是金国的宰相,叶赫郝连的智囊叶赫郝兰。这位金国宰相素来以智谋著称,这一次也随着叶赫郝连,从吉林赶到了奉天前线。

这是叶赫郝兰在开战之前就拟定好的第二套作战方针,这个时候说出来,叶赫郝连有些不忍心的犹豫了半晌。这第二套作战方针主要内容就是对大明帝国的战斗一旦陷入到不利局面,那么就退回到依托辽河固守的防线上来。

依托这条金国全力打造的方向,再加上已经抹平了奉天这颗钉子,这条辽河防线绝对可以达到迟滞明军反击的目的,也可以利用地形来减少整条防线的长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