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卫国大军阀有声 > 第92部分(第1页)

第92部分(第1页)

想象的那么强大”黎元洪将接到的东北情报说给冯国璋听。

“大总统,这点你就想简单了日本最强大的不是陆军,而是海军。而且日本陆军已经多年没有更换武器装备,战斗力下降很正常。但是请不要小看日本人的工业能力,如果真的开战,他们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陆军进行换装,然后乘着日本最先进的战舰让经过换装的军队在京畿口岸登陆,直捣北京总部,而这种攻击是目前我们不可能低档的。”冯国璋神色凝重的说道。

黎元洪更加尴尬了。这些年脱离军队,已经让他更加适应了自己政治人的身份, 考虑问题更多的是在政治方面考虑。

“冯将军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面对日本政府的逼迫,咱们应该怎么办?道歉赔款都没问题的。唯一难办的是日本要求惩办战犯的要求很难实现。东北的冯氏父子可不是吃素的。手下几乎握着二十万精锐士兵。政府军全力出动都不一定拿下,而且他们能够成功抵抗日本人的入侵也说明了他们的战斗力。”黎元洪暗暗羡慕,要是自己手下有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恐怕绝对可以像袁大总统一样坐稳眼前的这个位置。

“我不否认,东别治安军确实很有战斗力,冯德麟在军事上的能力也算不错。但是咱们作为民国的领导者,不能因为东北治安军的一次胜利就将他们的战力无限扩大,也不能看不起日军的战斗力。说到底,东北治安军也只是一支地方部队。不能代表政府的情况。”冯国璋面无表情,但是说到东北治安军,话语中还是有着一丝嫉妒加忌惮。

二十万人的精锐陆军,三省的广阔地盘,冯德麟可是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了,以冯氏父子目前的实力,甚至都不用看民国政府的脸面。而且东北治安军成功阻击了日本人的入侵,使的全国人民对于东北治安军的英勇行为大为赞赏。这些都是冯国璋嫉妒的。毕竟目前在中国能够和冯家父子对抗的只有段祺瑞控制的皖系军阀和自己的直系军阀。凭借二十多万人的部队,以冯德麟为首的奉系军阀已经成为民国第三大的军阀势力。只是奉系军阀的势力中心在东北,目前也没有丝毫入关的迹象,这也就让冯国璋忌惮而已,还算不上敌对。

“咱们不可能拿冯氏父子怎么样,但是日本人也是咱们得罪不起的。这都叫什么事啊惹事的人一点事没有,咱们这些凑热闹的反而成了替罪羊。”黎元洪极为郁闷的说道。…;

“大总统,咱们政府必须做出抉择。开战是不可能的。段总长是绝对不会让他的皖系势力去和日本人死磕,更别说其他的部队了如果您不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我也很难帮的上你”冯国璋的意思表达的很明确,如果黎元洪不能将这件事情摆平,刚刚登上的总统宝座很可能被掳下来,毕竟黎元洪只是为了维护北洋系统的团结才上位的,可惜的是,现在的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节,黎元洪这样的傀儡是注定会被抛弃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黎元洪神色阴沉的沉思了好久,他绝对不甘心当一个傀儡。他要当真正的民国大总统,一言九鼎的大总统。可惜无兵无权的黎元洪很难获得话语权,这也是冯国璋为什么在他的面前说话这么硬气的原因。

“廷芳,你去拟定新的电文,表示政府愿意通过谈判来解决东北的问题。”黎元洪憋屈的说道。

“给东北总督冯德麟大帅发报,请其赴京商讨大事。”黎元洪最终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选择了放弃国家的一部分利益。而且黎元洪已经做好了将段祺瑞也拉入其中的想法。毕竟,没有段祺瑞的皖系军阀点头,自己就算答应了日本人的条件,也很难实现。那样对政府的威信更是沉重的打击了。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强硬到底

第二更,求订阅,求推荐收藏

网卡太他**卡了。今天上午码好的章节到现在才传上来,希望书友大大们见谅。因为有推荐,明天保底三章,早晨八点一章,中午十二点一章,晚上五点一章。如果加更会在五点之后。求订阅,求推荐收藏。

……………………………………

冯庸结束边境之行,回到奉天城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五六天。日本也已经派出了谈判代表,从东京启程前往北京。日本政府的动作全所未有的迅速,微微政府急需要从中国获得利益来维持内阁摇摇欲坠的政权。

临时总督府。

“父亲,我回来了”冯庸笑着说道。自己这次去边境,虽然没有参与具体的战斗,但是视察了三旅部队,参加了三旅的表彰大会。对于三旅旺盛的士气感到非常满意。

在冯庸和李俊不再的时候,整个东三省的事情都是由冯德麟一个人来决断。而且整个政府的领导班子全都是冯庸和李俊一手建立起来的,冯德麟用起来并不顺手。但是冯德麟却没有再另行成立一套领导班子,他安心的给自己的儿子做这个傀儡般的总督。

冯德麟清楚自己的儿子本事不小,而且野心极大,可惜却因为年龄轻缺乏资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出面解决。而自己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而且自从上次遇刺之后,冯德麟的身体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好了。再加上后人中除了冯庸,剩下的子女没有一个出色的。冯德麟也就熄了其他心思,全身心的协助儿子治理东三省。冯德麟毕竟当了多年的东北大帅,手中掌握的隐藏力量不少,当年二十八师的情报机构冯庸也只是让其和政府的情报部情报共享,情报部的控制权还在冯德麟的手中,而且随着二十八师被吞并,军方将领都被投到军校中接受再教育,很多政务官员也从地方主位置上退下来担任副手,或者加入冯德麟主持的绿林会。绿林会是冯德麟主持建立的,主要就是为当年和自己一块绿林起家的老兄弟们找个安身立命之地。冯庸对于绿林会也是极为赞同的。毕竟二十八师的老人为了冯家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冯庸不是无情的人,只是这些人安逸久了,而且思想也相对老化,并不适用于发展越来越快的东三省。冯庸将其中的大部分撤下来也是为了东北的发展。东北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年轻官员,官场需要新气象。而大量在外国留过学的有志青年被冯庸任命到政府的要职上。冯德麟将那些思想老化但是威望很高的老人集中起来,省却了冯庸很大的麻烦,至于每年为绿林会提供的那些资金,对于财大气粗的省政府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