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平公主吧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皇后冷静下来之后,又将那位女官召回来,问道:“是因为那人言行举止颇似先帝,还是因为他自承了身份?”她记得那日在慈恩寺,少年真真切切地自称了一个“朕”字。

如果他真是那个人,为何要等到现在才回到长安城?早在少年三四岁、或是七八岁的时候,只要自认身份,便早已经有人替他将一切事情办妥,自己也早就知道了。

女官道:“那人并未自承身份,而是一位宗室里的国公,依稀辨认出了先帝的模样。”

她言罢,便垂下头去,盯着自己的脚尖发呆。

太平好奇地问道:“他与先帝很相似么?”

女官见是太平公主相询,便答道:“据宗正卿说,是除了他没有自承身份之外,言行举止无一不像,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先帝转世。国公……那位国公他一时没忍住。”当时身为宗正卿的武承嗣业懵了,于是便忙不迭地派人过来,垂询武后。

皇后定了定神,道:“随我去宗正寺看看。”

如果仅仅只是言行举止相似,那倒还好办了。

☆、大明宫,含元殿1

皇后的提前离场,并未在芙蓉园里激起多大的波澜。

郎君娘子们依然三三两两地聚拢在一处,派遣了丫鬟婢女前往试探,然后各自交换帖子。崔家、卢家的席间已被围拢得水泄不通了。约莫三两刻钟之后,有位女官匆匆赶过来,说是皇后让公主即刻前往大明宫,片刻都莫要耽搁。

太平即刻便感到,事情远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简单。

如果当真因为那位国公老眼昏花,将先帝错认了,那皇后顶多是笑笑便过。

但现在皇后忽然传她进宫……

太平想起那少年的“不欲面圣”之言,忍不住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

不错,如果那少年果真是先帝,那他身上的一切怪异之处,就都解释得通了。比如他为何忽然跑到陇右去,比如他为何在见到皇后时,会有那种隐隐压抑着愠怒的神情……这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甚至连少年在见到她和濮王妃时,那种怪异且又别扭的神情,也全部都解释得通了。

但、但先帝他怎么会……

太平一面暗自猜测,一面跟着女官上了马车。芙蓉园里依旧喧闹如旧,但那里面的事情,都暂且与她无关了。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将会成为长安城里,最骇人听闻的一场晴天霹雳……

————————————————

咚、咚、咚……

大明宫里的鼓声响了起来,一下下地敲在人的心脏上。

人们四下奔走相告,说是今天大明宫里出了事情,要提前关闭坊门(关坊门需大明宫击鼓)。但到底出了什么事儿,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咚咚的鼓声敲足了三百下,大大小小的坊门也依次关闭了。此时虽然还没有入夜,但来来往往的宽敞街道里,却已经变得干干净净,寂然无声。

一辆马车从宗正寺里出来,沿着朱雀大街,缓缓地朝皇城驶去。

要是有人看到这样的场景,肯定会大为惊讶。因为这条朱雀大街,尤其是朱雀大街正中的那一部分,是专门留给圣人走的。除了圣人之外,任何人敢从朱雀大街正中横穿城门,都是天大的罪过。

这辆马车的周围光秃秃的,没有銮驾也没有依仗,只有两队随行的金吾卫(而非千牛卫或是羽林卫),显然并非皇帝本人。但这车里的人到底是谁,居然能像这样放肆?

但是今天,整座长安城都被清场了,显然没有人能看到这样怪异的场景。

车舆缓缓地驶进皇城,没有遭到任何阻拦,便一路驶进了大明宫。

大明宫里同样寂然无声,宫人们齐齐伏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今天并非朝觐日,所以文武百官们大多都不在,唯有三两个侍郎和侍御史站立在两旁,一副好奇但是又不敢抬头的模样。

含元殿大门微敞,帝后二人并肩立在高高的云陛上,等候那位的到来。

刚刚皇后一去宗正寺,就感觉到了不对劲。

宗正寺里的气氛相当压抑,宗正寺卿和宗正寺少卿两个站在门口,愁眉苦脸地候着她。她刚刚想要开口询问,宗正寺卿、她的侄子武承嗣,已经快步走上前来,低声说了两句话:

“事情有些不对劲。刚刚不但是那位国公指认了,几乎所有六十岁以上的宗室,都声称那人定是先帝无疑。虽然那人一直不曾表态,但他的神情……最开始是愤怒,但到了后来,又有些欣慰。”

“此事古怪,姑母万万要小心为上。”

皇后冷了脸色,跟着武承嗣到帘子后面看了一眼,果然看见那位少年负着手,站在正堂的中央不说话。周围零零星星的站着五六个人,大多是须发皆白的老者,见到少年的神态言辞,无不神情激动,伏地叩拜不止。虽然少年没有承认,但他们心里已经认定了。

皇后心里有些起疑。这件事情没有下定论之前,她是万万不能轻举妄动的。但是看眼下的情形,就算这位少年不是先帝转世,也能让他们给硬生生地做成了先帝转世。她在大明宫里三十余年,经历过无数的朝堂风云,心里比谁都清楚,不管这少年到底是谁,一旦安了个先帝转世的名头在身上,那其中可以做的文章,就大了。

古往今来假托先贤之名,行挟天子之事的朝臣,还少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