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灰色地带工作有哪些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孟振荣找了个方智平和王友正两人都外出的机会,将梁聪约了过来:“我仔细研究了国安股份的情况,得出的结论与你所说的完全一致,我看就选择这只股吧。”梁聪很高兴:“那你看,我们是等它一上市就动手呢,还是等上市以后再寻找动手的机会?”孟振荣思索了一会儿:“现在大盘走势不好,正在调整时期。我估计,上市的开盘价不会太高。如果开盘价能在20元附近,买他一些也无妨。”

1997年10月31日国安股份正式上市交易,开盘价即开到了元,梁聪想等等再说,看是否会出现回落。但实际的走势与他的设想完全不符,在大量买盘的推动之下,该股股价随即一路走高,到收市时竟然冲高到了元。梁聪见该价格似乎也太偏离了他与孟振荣事前的约定,于是决定再观察几天再说。耐心等待一下,看是否还有更好的买入时机。结果一直等到了11月底,国安股份的股票价格终于又回到了上市之日开盘价的附近。梁聪觉得这已经是一个最好的介入时机了,因此也没有再同孟振荣商量,在23元附近开始逐步建仓。一直到了1998年初,在梁聪一路买进的推动之下,国安股份的股价一度被推高到了30元之上,此时梁聪的资金已经用掉了约五千万元。为了将一部分的浮动筹码清洗出去,也为了可以在低为收集到更多的筹码,梁聪又开始了一轮大压股票价格的运作。

在梁聪建仓运做国安股份这只股票的同时,陈金泉也注意到了这只股票的异常动向。陈金泉将梁聪特别看好网络科技股的预测谨记在心,再通过一段时间对这只股票的跟踪观察,使陈金泉相信这只股票最为符合梁聪判断的标准。陈金泉为了证实他这一判断,还数次找梁聪当面咨询。尽管梁聪没有非常肯定地下结论这只股票就是他特别推崇的网络科技股,但从梁聪说话的口气当中,可以明显让陈金泉感觉到,梁聪对这只股票的未来还是寄予很高的评价的。

梁聪在逐步建仓的过程中,还经常调阅证券经营部每天交易的买卖记录,看是否有人注意到了这只股的异常动向,在暗地里大肆建仓买货。没多久,梁聪即发现陈金泉在不断地买入国安股份。不管梁聪如何振荡洗盘,陈金泉都是岿然不动,而且按资金计算的话,陈金泉买入的股票,很快就达到了二千五百多万元,几乎占了自己购入量的一半。陈金泉如此凶猛的跟庄做法,使梁聪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觉得这小子在这么低的位置就咬上了他,还一点都没有见好就收的迹象,如果这样子一路跟下去,那还不让这小子一下子捞了个头彩,赚得比自己还多嘛。

梁聪只好找孟振荣商量对策:“师兄,我现在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你给出出主意,看怎么办才好?”孟振荣满脸疑惑地问:“什么难题,还能把你给难住喽?”梁聪一脸无奈地说:“我现在被我的一个客户咬上了。我才刚刚建仓,他也跟着在这个价位上买了一大堆的股票,现在的市值已经差不多快三千万了。”孟振荣神情严肃地说:“那你事先是不是走漏了消息了?”梁聪委屈地说:“没有,这件事除了你跟我之外,根本没有其他人知道。”孟振荣疑惑不解:“那他是怎么知道的呢?为什么在一只股票上投入这么多的资金?这不像其他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作风呀。”梁聪说:“是啊,可是偏偏就让我们给撞上了。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可以将他手上的股票给全部收购过来。”孟振荣说:“这到也是个办法,那你就找个人跟他谈谈?”梁聪说:“我这边找人恐怕不太方便,让我的手下知道了,可不太妥当。”孟振荣迟疑了片刻:“那这样吧,我让老王出面跟他谈谈。你看怎么样?”梁聪欣然同意:“这样最好,但一定得快点,最好就在这一、二天。”

王友正按照孟振荣的吩咐,当天下午即来找陈金泉。推开大户室的房门后,王友正只见小房子里摆着两台电脑,只有一个人在里面。王友正估计此人就是陈金泉:“请问,你是陈金泉先生吗?”陈金泉见来人并不认识,但态度和蔼可亲:“是啊,我就是陈金泉,怎么,找我有事?”王友正一边把自己的名片递上,一边说:“这样的,我是广州中融投资有限公司的,想跟你做一笔买卖。”陈金泉一边看了看手上的名片,一边不解地问:“什么买卖?”王友正说:“我们知道你手里头买了一大堆的国安股份,如今的市值是三千万元,而你当初投入的成本价估计是二千七百万。这样子,我们按三千万元的市值,再多给你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一共三千六百万元,将你现在手头上的国安股份全部收购,你看怎么样?”陈金泉心里一愣,这帮家伙好厉害啊,居然将我买股票的事情摸得个一清二楚的,但心里正在找一个推辞的理由:“我,我即使同意了,也没办法过户啊?”王友正说:“这个不用你担心。只要你同意了,我们可以按约定,给你拉两个涨停板,让你把股票轻轻松松地抛给我们。”陈金泉心里想,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几天之内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赚个六百万元,这不是在做梦吧。但突然又觉得有什么不太对劲,还是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想想才好:“这样吧,还是让我考虑一下再说吧。”王友正觉得也有道理:“好的,你先自己好好考虑一下也好。但这件事情可不能拖得太久了,万一我们变卦了,你可就损失大了。”

陈金泉回去后反复考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更大的隐情。虽说对方没有向他透露任何的信息,但陈金泉自己估计,一定与市场上广为传闻的庄家有密切的关系。要不然哪有这样的好事,开诚布公地向自己收购股票,还愿意以高于百分之二十的价格全数收购,这不等于在向自己送银子吗。但他们为这么要这样子做呢?是自己买了太多的股票,踩到了他们的痛处?还是他们认为,这样子可以便于收集到更多的筹码?陈金泉怎么也想不透。但有一点到是可以肯定的,自己买入股票的价格与上市的最低价十分接近。那么按照最可能的判断,庄家在此做上去的成本一定比自己的高。如果这种判断成立的话,那么自己也就更没有理由将筹码转让出去了。既然我有可能赚百分之百,甚至于是赚百分之二百的话,我干嘛要百分之二十就抛出去呢?显然没有这样的道理。反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坚决守住并牢牢抓住现有的筹码,另外还要果断地加码买进才对。但现在自己原来的资金已经用完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借些钱来买股票了。如果可以尽快借到一大笔资金,那么实现亿万富翁的理想就指日可待了。陈金泉越想越开心,越想越昏昏入睡,很快就在这个甜美梦想的催眠下逐渐进入了梦乡。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恃强凌弱(4)

第二天一大早,陈金泉就找到了梁聪:“梁总,我现在抓到了一只大黑马,钱已经用光了,听说你们也可已给客户融资,可不可以借点钱给我?”梁聪没想到,昨天的谈话不但没有起到一丁点儿的作用,反而是适得其反,将这小子的胃口给大大地吊起来了。但在形式上,梁聪还要装作非常不解的样子:“抓到了一只什么大黑马,让你这么激动呀?”陈金泉说:“就是你常提到的国安股份呗。昨天有个叫王友正的人,要收购我手头上全部的国安股份,还愿意再多给百分之二十的价钱呐。以你之见,这不是庄家在收购筹码,会是什么?”梁聪心里想,这小子还真是会联想,一下子就把这事跟庄家给联系起来了。但心里很快就想了一个对付这小子的办法:“你说的很有道理,天上肯定不会白白掉馅饼下来的。但这回这馅饼偏偏落到了你的头上,你确实应该好好抓住这次机会,狠狠地从庄家那里赚上他一大笔。”陈金泉听到梁聪这么一说,更加坚定了他要融入资金的决心:“但现在的问题是,我自己的资金已经全部用完了,你是否可以借点钱给我?利息高一点也不要紧,一分或一分五都不要紧。”梁聪依然保持不偏不倚的神情:“这个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我们是不可以做这样的融资的。但我可以通过我的关系,帮你了解一下,看有没有人现在资金有富余,想借出去赚点利息。你打算借多少钱呢?”陈金泉思索了片刻:“最好是五千万,如果不行的话,三千万也行。”梁聪考虑的一会儿:“好吧,我这两天就帮你了解一下,很快就会答复你,放心好了。”陈金泉见快到十二点了:“梁总,这次可太麻烦你了。如果不嫌弃的话,今天中午就请你吃个便饭,你看怎么样?”梁聪说:“哎,哪里的话,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你何必这么客气呢。不过今天我确实有要紧事情要办,你的这顿饭,我看就改天吧。”陈金泉见梁聪的态度,再说也白搭:“那好吧,改天找个时间,好好酬谢你一番。”

陈金泉一离开,梁聪赶紧来到了孟振荣的专户室:“师兄,这下子坏了,这陈金泉不但不愿意将手里的股票卖给我们,还一大早就找到我,非要我借一笔钱给他不可。说是撞上了一匹大黑马,要再加码买进不可。”孟振荣想了一会儿:“这也好,那你就借给他呗。”梁聪心里想,估计孟振荣也想到了自己的这个将计就计的办法,将陈金泉一举给挤兑出局的绝招。但他故意不解:“借给他,让他买更多的股票来搭我们的顺风车,也太便宜这小子了吧?”孟振荣知道梁聪故意这么讲的。他估计一是梁聪不愿承担融资的风险,二是估计他也没多少资金可以出借,是想让自己出面帮他一把:“你也别装作束手无策的样子了,怎么通过融资的办法将他挤兑出局,我想你比我还清楚。这样吧,他想借多少钱,我们帮你出,怎么样?”梁聪一脸无奈的样子:“看来,什么事情都很难瞒得过师兄你啊。他开口要借五千万。”孟振荣不屑一顾:“呵,口气还不小呢。行啊,就借给他五千万。明天就叫王友正跟你一块找他办去。”梁聪很高兴:“师兄果然是个爽快的人。怎么样,中午一块吃饭去?”孟振荣见时间果然不早了:“那好啊,这回可还是你请客喔。”梁聪爽快地说:“那还用说嘛,只要是有我在,都算我的。”

第二天,梁聪带着王友正来找陈金泉,梁聪指了指王友正:“你要找的融资方我已经给你找来了,具体的事情你跟他谈好了。”陈金泉见来的这人,正是前几天要向他收购股票的那个人:“喔,原来又是你啊,怎么角色转换的这么快?前几天还是个收股票的主,今天怎么一下子就成了资金提供方了?”王友正早就为此做好了准备:“不瞒你说,我们是什么挣钱就做什么。既然你不愿意出售你手头上的股票,反而想借钱买入。那也没关系,反正我们这两项业务都做。但也可以明白地告诉你,我们可要一分五的利息,你看怎么样?”陈金泉见利息还不算高,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最低底线:“一分五应该没问题,但你的资金可以在什么时候到位?”王友正不紧不慢地说:“你要的数目可不少,一共是五千万吧。这样吧,如果你完全接受这条款上面的规定,最快明天就可以给你先到账一千万,其他的四千万我们可以保障在两个星期内给你全部到账,你看怎么样?”陈金泉拿起那份协议书仔细看了一遍,除了刚才已经谈到的以外,里面还有两条最为关键。为了保障融出资金一方资金的安全,证券经营部作为监管方,负责监管融入资金方资金的使用情况。另外,当股票市值跌至融资成本的时候,证券经营部有权采取果断的斩仓手段,帮助融出资金的一方收回全部的资金。陈金泉见所有条款都制定的合情合理,没有什么可挑剔和需要修改的地方:“这样吧,就按照你们这个协议,我们立即签字吧。”

协议签定以后,陈金泉第二天一查账,发现对方的确是很守信用,将一千万元现金放到了自己的保证金账户上了。而此时的国安股份,也开始悄然地向上拉升,股价很快就突破了32元。陈金泉赶紧抓住机会,将一千万元资金全部买成了股票。在随后的两周里,国安股份依然步步走高,这可急坏了陈金泉。因为还有四千万的资金已经约定好了,将在两周之内全部到账。陈进泉天天查账,但天天都没有到账,这他也没方法怪别人。这能是三天两头要找王友正,可是王友正又偏偏出差去了,根本就找不到。于是陈金泉只有找梁聪,让梁聪帮他敦促一下对方,能不能尽快将钱打入他的账户:“梁总,你看,这股票这些天不断向上串,可我的资金至今还没有全部到账。你看是不是可以帮我催一下对方,请他们把资金快点转入我的账户。”梁聪安慰地说:“这当然没有问题,其实这几天我也在为你的事着急着呢。这不,刚刚才又打了个电话给王总,他说正在帮你筹集资金呢。让你尽管放心好了,保证可以在两周之内,将全部的资金给你划过来。”陈金泉说:“我哪能不着急呐。见这国安股份天天的往上走,我不是正在错过最好的入市时机嘛。等到见顶的时候,有再多的资金又有什么用啊。”梁聪说:“看你,这只股票走势这么强劲,哪里会这么快就见顶啊。再说了,马上就要十送十了。我敢打个赌,这只股票在除权以后一定会填权的,你就放心好了,等着到时候大把大把地数钱就是了。”陈金泉觉得梁聪讲得也完全在理,只好耐心地等待下去了。

果然,在两周期限到期的最后一天,陈金泉借入的另外四千万元的资金全部到了账。此时国安股份的股票价格已经站在了40元之上,陈金泉相信梁聪的分析一定不会错的,按照10送10以后再填权计算的话,该股股价还有翻倍的可能。于是不惜追高,将借入的四千万元的资金全部投入。买入以后的几天,国安股份也的确是为陈金泉挣脸,依然向上冲高,最高曾上冲到了元。陈金泉此时又开始做他的亿万富豪的美梦了,每天在计算他的保证金市值的增长成绩。

但随后除权以后的股价走势,则开始让陈金泉的梦想逐步趋于破灭。国安股份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愿望,也没有如梁聪的预言那样,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填权走势,反而是逐步地走低,没多久就使陈金泉陷入了亏损状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金泉的亏损是越来越大。没过几个月,陈金泉的股票市值即开始接近他借入的五千万元的融资成本了。陈金泉见到这种状况,精神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也不愿意就此束手待毙,寄希望于他人的同情心,可以给他一点宽限期,以挽救他倾家荡产的命运。

陈金泉把梁聪和王友正都约了出来:“我说王总,根据我们原来签定的协议,我知道,你很快就要动手斩仓了。但你是不是可以给点宽限期给我,等等再说?”王友正说:“这恐怕不行,我只能按照原来签定的协议处理。”陈金泉还是不死心:“那你看这样子行不行,我还有一个酒楼,我把他抵押给你们,你们再给点时间给我,你看怎么样?”王友正说:“我们是做金融的,酒楼我们又不懂,拿了也没用。另外,就算是你这家酒楼很值钱,到时要我们把它给转让出去,也是一个相当麻烦的事情。不过,如果你有国库券的话,我到是可以为你疏通一下,帮你再拖一拖。”陈金泉摇了摇头,想再说点什么,可是最后什么也没说。梁聪自己也觉得有点虚伪,但还是要表演下去:“老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