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熙福帝姬 > 第53部分(第1页)

第53部分(第1页)

的,可算是把“日理万机”这四个字诠释了个透彻。最最让众人微词不断的是皇上近几月以来少涉后宫,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人歇在乾清宫西暖阁。众后妃对此虽然明着不敢说什么,但私底下的闲言碎语也不少,都在猜测皇上最近的身体如何……

胤禩这里,因为素皑的离去,少不得很多事情他要盯紧一点儿,就连戴梓和南怀仁那边,他也要常常去瞧上一瞧,再加上太医院这边的研究,胤禩竟比在户部做苦力的胤禛还要忙碌几分。而八阿哥的风头也越来越盛,不仅仅皇上对他青睐有加,他自己又是个争气的,引不少人侧目。太子和大阿哥也都明里暗里拉拢过好几回,惹得胤禩烦不胜烦,有时候干脆埋首工作不出来,好歹有个正经名目可以打发了那些“盛情”。当然,因为胤禩的关系,良嫔在后宫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虽然她逆来顺受惯了,但也不会再有些不长眼的人轻慢她。

康熙有时候会召见胤禩过去坐坐,俩人也不太说话,只是下棋品茶,当然最多的时间是在谈论素皑。康熙忽然发现,这宫里还有个人比他更了解素皑。胤禩却对这个说法很拘谨,只说因他和素皑同龄,从小又一块儿长大,难免对她的品性知道得深一点,再说又是妹妹,少不得包容宠溺,也就无论如何都由着她。说完又似有深意地说,有时候了解就在人的心中,只不过关心则乱,才使一些事情变得艰难。

除了这个,胤禩也解释说道:素皑的性子,她想不通的事你再怎么逼都没有用,只能等她自己想明白。

康熙听后了然地笑笑,还真是。

穆尔泰这回彻底郁闷了,原本以为跟着教官是出来游山玩水的,就算有公干那也是考察考察民情。结果半年了,他们倒是走过了许多山山水水,就是永远只远观不亵玩,只考察民情不游山玩水。

素皑这回带着两百号人从京城出发,途经直隶,山东,江南,最后到达福建。一路上做无休无止的实地民情考察,然后资料汇总,再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往京城……民情的考察内容涵盖之广泛,最后的资料内容之繁琐,全部要每个人整理成文,有用的留下,没用的删掉……整个队两百号人,全变成文职,整天和一堆数字文字打交道。

但这半年的风餐露宿,辛苦考察,收获也无疑是巨大的,除了那些自己亲手整理的数据资料以外,眼界也更为开阔了。他们中有的人本就是贫寒出身,有的却是含着金汤匙,但无论是哪一种,年龄都不大,眼界也不宽。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走出来,见识了大千世界,见识了无奇不有,见识了民生疾苦,见识了官场黑暗……他们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存在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自己肩头的责任有多大。这样他们才会懂要怎么运用自己手上的力量,找到人生的方向,也找到大清的方向!

虽然大家总是在一个地方疲惫不堪,身心俱累,生命中的疑惑和痛苦也随之多了起来,但却又总能以斗志昂扬的姿态奔赴下一站,接受下一个能够令他们失望透顶或是感动异常的事物。

两个月前曾经出过一个事,使全队的情绪都接近崩溃的边缘。

江南富庶,贪官污吏自然就多,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官场士绅,挥金如土的不在少数。

穆尔泰他们路过一个县,觉得那个县官实在是问题不小,就自然是要查上一查的。结果一查吓一跳,小小一个县官,在任不过三年,仅他们查到的贪污之数就有近百万两之多!要知道康熙二十六年也就是去年,朝廷的税收也还不到三千万两!这还是仅仅是个小县官儿贪的银子!由小见大,那些在江南任职的大官,再者那些本就肥得流油的职位,什么两淮盐运使这类……甚至整个江南官场,黑到什么地步,恐怕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想象的!

穆尔泰气极了,满心的悲愤,脑子里面冒出的是路过山东时有些县城因为去年大旱而颗粒无收,老百姓至今无法恢复,只能勉强温饱的惨样。当时他便想抽出刀来砍死那个贪官,为那些饿死的老百姓出口恶气!只是张廷瓒及时拉住了他,不许他胡来,素皑又赶到了,这才没有酿成大错。

只是这县官儿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进了黑名单被举报上京,后事如何便不详细了,素皑他们已经奔赴下一站,但想来也是不会好过的。

这件事一度使整个队里的士气滑到最低点。连续几天,没有人想说话,更没人有心情做事。素皑没有办法,只得在杭州停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素皑离开,接下来会加快进度了。真正进入第三卷~

72月圆

美丽的杭州;像天堂一般的地方,之前穆尔泰最想来看看的,现在真到了杭州,他却丝毫没了兴致。只觉得这地方的繁华热闹;纸醉金迷,都平白无故地生出了罪恶来,好像若没了这个地方,或是这地儿不那么热闹富庶,天底下就不会有那么多贪官,也不会有那么多受苦的百姓。

素皑租了一个巨大的画舫,带着全队的人游西湖。湖光山色;端的是美不胜收。素皑却靠在窗边微笑,淡淡地与众人讲述。

她告诉他们;这就是现实,因为他们吃过苦,看见过苦,所以他们会知道那到底有多苦,所以他们今日才会对贪官污吏那么痛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可是那些官员,也是读了一肚子的圣贤书,也许也是挨过苦日子的,可他们却在官场的染缸里被染成了污浊之色,良心尽失,可见一个人的信念有多重要,可见坚守有多困难。

第二点,之前的他们,其实是一直待在温室里,有人管吃管穿还管教本事,偏偏这样大家还学得挺不乐意。现在出来了,见识了什么叫现实的残酷。天底下还有多少人吃不饱穿不暖?还有多少人被霸占了良田,无家可归?还有多少流民?还有多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受着贪官污吏的欺压,受着官官相护的窝囊气?花团锦簇,盛世太平,那是史书上的广告词,不是他们眼前的世界。所以他们,应当认识到什么叫现实了,也应当对这个国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第三点,两百号人,个个身怀绝技,一腔报国之志,年少而有为。遇到残酷,应当愈挫愈勇,遇到困难,应当迎难而上。对现实失望可以,却不能绝望,因为希望其实就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真正的勇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只有那些见过人世的残酷与污浊,只有被现实打击得遍体鳞伤过后,却仍然微笑,仍然纯净而光明的人,才会是真正的强者,那是一个人内心坚不可摧的强大。必生者,可掳,必死者,可杀。但真正值得人敬畏的,是热爱生命,了解生存并依然无所畏惧的人。

……

素皑说了很多,大家一直静静地听着,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教官曾经说过的,“不是因为待在温室里才我说出我爱生活这样的话,而是知道了这个世界的黑、脏、丑陋之后,还要说出这样的话。”原来,是这个意思。如今他们总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了。

最后素皑用一句话总结了她的这次发言,那是她上辈子最喜欢的一句话,来自一个作家——无论将来的路你要怎么走,有两样东西是决不能丢弃的,一个叫做良知,另一个叫做理想。

涉世未深,热情奔放的少年们,就在这苏杭美景中完成了他们人生一次重大的心灵剖白,心态转变。

素皑在杭州停了三天,也放了大家三天假。三天以后,看着重整旗鼓的大部队,她心里还是很欣慰的。虽然少年们眼中都有那一缕刻骨的疲惫和茫然,但仍然挡不住深藏的光芒与希冀。她一手带出来的这些人,像一把把快要出鞘的利剑,薄薄的剑鞘已经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芒,破茧成蝶,指日可待。

于是,大家整装,上马,奔赴下一个人生的转变。

福建,是很重要的一站,因为素皑打算在这里登上台湾岛。

自从台湾归降以后,康熙听从素皑的建议,调离了施琅。后来水师成立,他便被派去山东练水军了。自福建总督姚启圣死后,朝廷就派了原兵部侍郎苏拜来接替。苏拜素皑是见过的,所以到了福州府就先去总督府见他。

苏拜一听说有个小姑娘带了一帮“杀气腾腾”的男人要见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惹了哪个山头的土匪了。这两年朝廷大批举措向台湾沿海这边倾斜,他这个总督,做得一点也不太平。今天有人闹事,明天城门失火。官绅、农民、学子,包括洋人,什么人都要来闹上一把,也亏得这几年皇上信任他,放心他,又对新的举措下了大决心,否则他估计早就被弄去宁古塔放羊了,哪还能在这儿掌握一方大权。现在这个总督,虽然做得是摇摇晃晃,没一天安稳,但好歹这么晃着晃着却一直没掉下来。新政也在他手上渐渐做出了一些功绩。如今听说又有人来闹事,苏拜二话不说,让总督府的护卫全都操起家伙,咱们打不起来,但阵仗要摆出来,一方总督,铜皮铁骨,什么都不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