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红楼赵姨娘养娃日常 > 第63部分(第1页)

第63部分(第1页)

薛宝钗淡笑不语,贾环她倒是见过几次,远远看上去很有大家风范。大概是做久了侍卫,全身散发出一种威严,没有宝玉那般温柔体贴。再者,薛宝钗也知道,贾环她娘不是个简单的,不然也不会在王夫人的手下过的这般好,不,是过的比王夫人还好。她那姨妈她还不知道,最是面慈心狠的了,如此厉害的姨妈都斗不过探春娘,可见她不是个简单的。想到这儿,宝钗就有点后悔将贾环那件事说了出来,史湘云这般莽撞,希望别做出些什么来。

“好妹妹,快别想了。你刚才不是说要作东置桌酒席。这事可不容易,虽然是个玩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做不得主,一个月统共那几吊钱,你还不够使。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娘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也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和这里要呢?”薛宝钗转移史湘云的思维道。

“好姐姐,我……”史湘云听此一呆,无助的看着薛宝钗。

宝钗却是笑道“无碍,我这儿有个主意。我家店里有个伙计,田里出了好些螃蟹。前几日刚送了些过来,还没动。这府里的人大都喜爱吃螃蟹。前几日我娘还说要宴请老太太他们呢,如今你既然要办诗社,你就拿去算了。既不失礼也省了银子。”

“好姐姐,妹妹这里真的谢谢了。”说着就抱着薛宝钗哭了起来。想到自己连办桌酒席钱都拿不出来,要不是有宝姐姐帮衬着,自己肯定就要闹笑话了。自己一个公侯小姐如今却落到这步田地,一时,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薛宝钗轻轻安慰着史湘云,让史湘云更加感激。

次日,史湘云就在薛宝钗的帮助下,将一切准备就绪,而后邀请贾母赏桂花,吃螃蟹。本不打算邀请依梦的,还是在薛宝钗的劝说之下不请不愿的发了帖子。

这次宴会还是很成功的,就是贾母也夸了她几句,说史湘云长大了。姐妹间写诗为乐也自在,只是不知为何,史湘云有点针对探春。依梦见此到是没说什么,女儿和儿子不一样,女儿必须得自己学会自己处理这类事情,不然嫁人后就麻烦了。儿子要是被人诋毁必须立马反击,不然会碍了儿子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没个什么也会传个什么的。

只是此后姐妹间越发离心了。

这人老了,就爱看见姐妹友好,只是贾母是个精明的,哪里看不出这些小姐妹间有了隔阂,心里一叹。又想到史湘云和薛宝钗的黏糊劲就更是烦闷,以为她不知道,薛宝钗不过是拿湘云当枪使罢了。送螃蟹给史湘云也不过是做给她看,做给贾府人看,好博个贤惠大度善良的名声罢了。想到烦闷处竟是叹气连连,好几日都是无精打采。

王熙凤见此很是担心,如往日般逗趣打闹也不能使贾母开怀。又几日,正在王熙凤愁眉不展的时候,贾府那拐了好几道弯的亲戚刘姥姥又前来打秋风。王熙凤见这刘姥姥生的粗鄙,全身透露出一股土气,旁边的小孙子流着鼻涕,畏畏缩缩,心里很是不喜,准备随意几个钱打发就是。毕竟贾府可是个慈善仁义之家,可做不来欺负弱小的事,几个钱就能打发的事,她王熙凤也是不在意的。

王熙凤倒是错估了刘姥姥,她虽是个粗鄙之人,却也懂得感恩图报。这次倒不是来打秋风,而是报答上次贾府赠银之恩。若不是贾府的那些钱财,他们家如今哪有这般好。因想着贾府这等富贵之家什么没吃过,就准备送些乡野蔬果尝尝鲜。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也是自己的一片心,这人情债就是难还啊。

王熙凤知道刘姥姥的来意后倒是去了几分鄙视之心。又见天色不早了,想着一老一小的回去也不方便,就让刘姥姥在这府里住一晚再走不迟。如此吩咐的时候恰巧被贾母听见了,就道“我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谈谈话,你让她来见上一见。”

依梦在旁听着很是激动。红楼梦中,她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刘姥姥了。为了亲人能过上好日子,她舍了自己的那张老脸,来了贾府打秋风。自己日子过好一点后又用板车拖着新鲜的蔬菜送给贾府。待贾府落难后,她将那苦命的巧姐救了出来。她只是一位很普通的老人,没有珍馐美酒,没有林罗绸缎,没有丫鬟环绕,有的只是自己的几亩田地,有的是自己仅剩的力气,还有她那颗淳朴珍贵的心。

待刘姥姥进屋后,依梦见她虽然穿的粗布麻衣,但是衣服还是很干净的,就是衣服上的补丁也很是匀称。头上就是一个蓝布抹额,正前方绣了个简单的图案。除此之外,身上再无装饰,就那挽发之物也不过是木头做的。旁边的小孙子很是害羞的躲在刘姥姥身后。刘姥姥将他从身后拉出来,让他行礼喊人,小孙子也不好意思,反而更往刘姥姥身后钻去。这一老一少在那儿拉拉扯扯倒是惹得贾母大笑连连。

刘姥姥虽是乡野粗人,但是也不是那般上不得台面,外表憨厚内里还是精明的。想到贾母每日里呆在府上,估计也无趣得很,就专门挑了些乡野趣事说了出来。再加上她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更是惹人发笑。

依梦听刘姥姥说自己75了,倒是吃了一惊,75算是高寿了,她身子骨还这般硬朗,可见穷人也有穷人的福分。又听刘姥姥不着痕迹的夸奖宝玉,心里倒是好笑不已。这人啊还是老的辣。

贾母到底是上了年纪,虽说有个刘姥姥打岔逗趣欢喜,然而岁月不饶人,不一会儿竟要瞌睡连连。刘姥姥是个精明有见识的,见此就带着小孙子退下歇息不提。

次日一早,就要丫鬟来伺候刘姥姥梳洗,吓得刘姥姥一屁股坐在地上,不停的拱手作揖道“好姑娘,快别寒碜我了,哪里敢劳烦你们,我随便洗洗就好了。”说完就着脸盆随意洗了几下,然后袖子一抹,那白白的帕子却是不敢用的。那么好的料子擦脸,她可舍不得。

待日头出来了,却见贾母带着一干人等而来。贾母有心让刘姥姥见见世面,一行人就往大观园而去。刘姥姥一乡下妇人,哪里见过这等美景,一边走一边惊叹连连,直呼,这莫不是仙境吧。周围的丫鬟婆子还有贾母他们都被刘姥姥那夸张的表情逗乐了,同时心里也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和得意。

果然,被别人仰慕羡慕是一件很令人舒心的事情。

见刘姥姥满脸的惊叹,贾母越发有精神了。带着刘姥姥一个院子一个院子慢慢的逛着。吃饭的时候亦是很大的排场,王熙凤还故意将那菜的做法夸大好几倍说与刘姥姥听。听得刘姥姥是惊呼连连。王熙凤见众人兴致高涨,特别是贾母,就说要玩行酒令。刘姥姥一乡野粗人哪里懂的这些,每日里不是除草就是捉虫的,哪有时间玩那些高雅的玩意儿。不过好在刘姥姥也机灵,王熙凤他们也没弄的多深奥难懂,想了一会儿也对了出来,当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依梦在一旁却是有点腻歪了,特别是王熙凤故意拿大酒杯让刘姥姥喝酒的时候。从大到小那么多杯子,老人家喝完还不知道要遭多少罪,估计晚上起夜就够呛了。有心劝阻一二,却不得其法,自己也做不来令人扫兴的事。只是悄悄对自己的小丫鬟说,让她小心照顾一二。

刘姥姥大概是有点醉了,手舞足蹈的,倒是活泼非常。薛姨妈见此道“大家的酒想也都有了,且出去散散再坐吧。”说着离席就要搀扶贾母。贾母却是不着痕迹的扶着鸳鸯的手。

一行人慢慢蹭蹭的来到了栊翠庵。这栊翠庵里住了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子,名唤妙玉。听说长相才情却是不逊林妹妹等人的。再说这妙玉原也是大家小姐,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今年才十八岁,正是大好时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师傅圆寂后,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她师父临寂遗言,说她‘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她竟未回乡,顺着王夫人的邀请住在了栊翠庵。

这妙玉的性子倒和林黛玉有点像,只是依梦却觉得黛玉比妙玉还好点。这黛玉虽然目无下尘,但是好在待人真诚,从她不看重身份教香菱就知道了。而这妙玉却不行,对于贾母宝玉等人大献殷情,对于刘姥姥却是从心里鄙视。若说这刘姥姥和贾母的区别不就是个出身吗。其实要看内在,贾母哪里比得上刘姥姥,刘姥姥是真真实实的为她的儿女做事,怕拖累他们。这贾母不为儿子们找点事出来就不错了,她的心里怕是权利最重吧。这妙玉虽说是个出家人,依梦却觉得她还不如一些红尘中人。想到她在刘姥姥走后要将她用过的茶杯扔掉,还让小幺儿将院子打扫干净,依梦就觉得这出家人做的无趣。出家人不是讲究个众生平等吗?这刘姥姥就是身上脏了点,可也不是个瘟神,让人泼水扫地相送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