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不会真有全家穿越这种事吧夏安茹夏兆丰 > 第12章(第1页)

第12章(第1页)

所以年头就去了几波人,留下的却还在犹豫,毕竟听说北边光走过去就得三四个月,路上盘缠干粮都是事儿,虽说丁口能分地,但是他们很多世代都是疍民,种点瓜果蔬菜倒是还行,可种粮食也不怎么擅长啊。

再说故土难离,要不是因为活不下去,谁愿意跋山涉水去适应新环境?

可就在前两天,又闹了一场大风灾,这八月的天气,感觉比去年又冷了几分,今年鱼获肯定又不会好,老姚家也左右为难,直到前天,老姚家最重要的家当,一条祖传的渔船被狂风卷走了,他们便只能下了去北边的决心。

不过去之前,还是得先把孩子的病看好,不然一路风餐露宿的,再把孩子折在半路上,就不好了。

听了姚老八的一番话,夏安茹是倒是没什么太震惊,毕竟穿越文开头不都是这样的吗?她看文无数,不知怎么的,就觉得这事儿很合理啊。

不过从来没看过小白文的夏兆丰却震惊的久久说不出话来。

虽然他之前的确也意识到了,现在的境况恐怕有点超自然,但是现在从这老头口中得知这些,他觉得自己还有待时日要消化消化。

几人又说到口音问题,原是姚老八从年轻时候起就会去码头帮人家搬货,得闲还会跟着跑船,船上嘛,天南海北哪儿的人都有,所以一般人家货主船东都喜欢找会点官话的帮工。

所以姚家男人从能开始干活起,基本都被要求会说简单的官话,女人反正能说就说,不能说也无所谓,至于梅香也会说官话,倒是因为她本就是县城商户家的婢女,这家人家本来就是北边来的,后来人家举家回老乡了,就直接梅香给卖了,姚老八便斥巨资,五两银子,把她买了回来给二儿子当媳妇。

“哎,”姚老八叹了口气,“这几年咱们这儿年景不好,这人命比粮食贱。”

夏兆丰不知如何安慰这老头,只能拍了拍他肩,说等他们去了北边有了土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没想一直默默背着儿子的姚十二,反手就扔出一颗雷,“那恩人你们是打哪儿来,准备上哪儿去啊?”

“呃”夏兆丰抬手就甩一个锅,“安茹,你告诉他们。”

心里感谢她老爹一千遍的夏安茹咬牙道:“呵呵,咱们打琼州来,是爹爹想带我弟出门游历,顺便带上我和娘一起,原打算一家人想走走瞧瞧的。”

那姚大爷说他们跟的商船都是去北边的,夏安茹就往最南边说,就赌一赌他们对最南边应该不怎么清楚。

这个回答,不知道老姚家满不满意,反正夏兆丰挺满意,“对,”他点点头,“不过路上遇阻,巧遇了你们,都是缘分。”

姚老八点点头,这种富户人家,的确很喜欢带孩子出门游历,关键琼州他也知道,坐船出行很是合理,他好心的提醒父女俩,“如今城里流民多,官差管的严,二位一会儿自己小心着些,那些官差凶的很,咱别跟他们起冲突。”

父女俩点了头,多谢了姚老八的提醒。

第9章穷啊,身上没有一个铜板

几人因为怕耽误小兜子的病情,所以一路都走的急,姚家三人本来就干惯了活,走这些路也不算什么,夏兆丰不到五十,平时也一直做体能训练,所以这些路程基本也不在话下。

可怜那手艺人,平日里下了班就窝在家,能动手的,绝不动脚,这会儿哪怕吃再多巧克力也无济于事了,跟的那叫一个苦不堪言。

穿越根本不美好!夏安茹此刻只想回到那个掏出手机就能滴滴的。

不过不管她怎么腹诽,却始终没有掉队,这人吧,别的优点不怎么突出,最突出的优点就一个,能熬。

经过一段漫长长长长的路程,几人好不容易到了县城,没想这城却还得付钱才能进。

美其名曰,安民费。

挑着扁担做买卖的每人收三文,往来路人每人收两文,小孩儿倒是不算钱。

这可难为住了夏家父女俩,两人浑身上下拿不出半个铜板,夏兆丰正犹豫怎么跟人解释自己一个铜板也无,需要借点钱之际,姚老八倒是龇牙瞪眼的掏出了十枚铜板给了看门的衙役。

那衙役原本还想多问夏兆丰两句,实在是因为这货长太不像本地人了。不过见姚老八掏钱掏的爽快,这老头平日里进出卖鱼衙役倒是见过几回,自己还问他买鱼,还都是半买半送的,又听说他们是给孩子去看病去的,倒也没再多问,挥手就放了他们进去。

进了城门,还没等夏兆丰解释,姚十二倒是替他解释了起来,“恩人家这是遭了难,钱财被浪卷走了吧?”

夏安茹立刻点头,“是,说来也不巧,别的东西倒是没丢,就放钱的箱子被海水卷走了。”

“哎,破财消灾吧。”姚老八这会儿到底有些肉痛自己多掏的四文钱,原本还想着这大块头能把钱还他的。不是他小气啊,他心里头给自己开脱,实在家里头现在没钱嘛。

不过姚十二倒是比他老爹大方些,“恩人是有大本事的人,钱没了还能赚,没事没事,路引没丢就行。”

父女俩,两个咯噔。

完犊子,他们哪来什么路引啊?!身份证倒是有,可人家也不认啊。

见父女俩面色有些尴尬,姚老八试探的问道:“那路引,不会也跟着钱被海水卷走了吧?”hr

()

span传送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