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汉封王地图 > 第59部分(第1页)

第59部分(第1页)

当然不过这种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弊端,那就是过分自由和放任的政治制度下,形成了诸侯强大的局面,而一些富商巨贾甚至垄断了国家经济命脉的盐铁。这些问题又成了汉景帝和汉武帝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通过与杜延年简单的几句话,霍光虽然还没有见过庄青翟本人,不过也对此人有了相对深刻的认识。在霍光眼中,庄青翟已经被定义为一个信奉道家思想的老人。

“武强侯是太子的老师,怪不得太子殿下宽厚仁慈。”霍光突然笑着小声说了一句,这时候他多少明白为什么太子刘据与汉武帝思想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原来问题的根源是出在这个太子老师身上。

“呵呵,大人看问题可真是一针见血啊!”杜延年闻言也不得不佩服霍光看问题眼光的毒辣。

“延年兄取笑我了,咱们两个随便说说可以,这些话拿出去可不敢乱说的!”霍光微笑着说道,他与杜延年说这些话,原则上没有什么大问题,更没有什么对皇帝太子不敬的地方,不过私底下议论皇帝太子毕竟不是什么上得台面的事。

“对了大人,下官突然想起一事。我好像听说武强侯每月末都会去翠华山,与一些老臣名士坐而论道。”杜延年突然想起听说过的一个传闻,他不知道霍光为什么突然对庄青翟感兴趣,不过还是将知道的说了出来。

“翠华山……知道了。”霍光只是随意的答道。坐而论道这个成语在后世是贬义,不过在现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贬义。《周礼》有言说:‘坐而论道,谓之王公。坐而论行,谓之大夫。’这其实是说政策与执行的分工,坐而论道的人就是政策的制定者,通常只指身份地位极高的人。

霍光记下翠华山这个地方,便不再继续谈论庄青翟,而后与杜延年随意闲聊了一些长安的境况,现在这段时间长安还真没什么大事,要说最引人注目的就只有刘闳等三位皇子封王的事了。

两天前汉武帝终于正式下旨,封次子刘闳为齐王,三子刘旦为燕王,四子刘胥为广陵王。自此汉武帝现有的几个儿子全部封王,太子刘据的地位稳如泰山。

而且不仅三王的封国被定下,就连就国日期也定在了明年的四月初三。为什么定这个日子霍光不清楚,不过这肯定是有道理的,因为王子就国不是说走就走的,在离开的时候还有一套复杂而隆重的仪式。

三王就国这事本来和霍光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随着三王封国的确立,不知从什么时候什么开始,突然多出了一则谣言,那就是说汉武帝有意要现任长安令霍光去做齐相,辅佐刘闳。

“大人,该不会这是真的吧?”谈到这个话题,连杜延年都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怎么可能,这样的谣言延年兄你不会也信吧?”霍光现在是相当的无语,也不知这谣言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过可以肯定与汉武帝有关,因为说这话的时候只有汉武帝和霍光两人在场。

“呵呵,我是不怎么相信,不过看看大人我有时候又觉得好像这也不是不可能。”杜延年笑着说道。这个谣言确实有些不太可能,可偏偏谣言的主角是霍光,再联系霍光这两年的历程,又让人觉得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霍光自己可是坚信这不可能的。因为先不说自己适不适合做齐相,但凭刘闳与霍氏间的关系,让霍光做齐相那就是去送死,除非汉武帝真是想要霍光死,可汉武帝要他死也不用这么麻烦的。再说让霍光这个年纪的人去做一国之相,实在感觉有些儿戏,汉武帝不可能开这样的玩笑。

“算了,谣言止于智者,随便怎么传吧,反正没有的事情。”霍光也懒得解释,反正等到三王就国这事就过去了,对他也没什么实质的影响。

不过霍光可能万万没有想到在西汉这样一个没有传媒的时代,谣言依旧能够被快速的传播。就在他与杜延年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椒房殿中齐王刘闳正跪坐在王夫人的床榻前,母子两人说的也是这个话题。

王夫人不知是怎么回事,自从上次霍光到过椒房殿后,第三日开始王夫人就突然染病,而且这病还来的不轻,短短一日时间就弄得她卧榻不起,到现在几天过去了还没有一丝好转的迹象,连宫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

“母亲身体好些了吗?父皇已经下诏,明年四月初三,我与两位皇弟同日就国。”刘闳年龄也不过十一二岁,不过出身帝王家让他少了少年心性,多了几分成年人的老练。

“闳儿,母后这身体恐怕要不行了,只怕不能陪我儿去齐国了!”王夫人面容憔悴声音哽咽的说道。因为刘闳已经是正式的齐王,而王夫人也被尊为齐王太后,所以她也可用后这个称谓。

“母亲安心养病,待到齐国孩儿一定为母后遍请天下名医,孩儿还要侍奉母后。”刘闳与王夫人母子情深,见到王夫人这样子,刘闳心中也很不好受,双眼也喊着泪花。

“你现在是大王了,日后不可在这样哭哭啼啼的,要有做大王的样子。”王夫人心中甚感安慰,不过还是教导着刘闳。

“母后教训的是,不知母后可知,父皇是不是真的让霍光做齐相?”刘闳点头称是,他也听到了关于霍光做齐相的传闻,此事他也不得不与王夫人商议。

“这不可能……”王夫人声音一提,下意识的就说到。一说到霍光王夫人眼中也难掩敌意。

正文 第九十五章 李美人

“这是谣言,绝对是谣言。霍光才多大岁数?用他为一国之相,这未免太过儿戏了,陛下是不可能这么做的。”王夫人到有几分见识,说出的观点和霍光说的基本相同。

“不过母后,儿臣听说这话正是出自父皇之口的。”刘闳现在封王已定,他最关心的就是谁为齐相,所以哪怕这个消息还只是个谣言,也让刘闳格外上心。

“闳儿放心,国相一定会是一位素有贤德的老臣,可惜陛下这几日都不曾到椒房殿来,不然我也能探探陛下的意思。”王夫人有些失落的说道,她病重这些日子,除了最初几日汉武帝来过几次,最近这几天就再没来过了,这让王夫人很是伤心。

刘闳也为自己母亲的遭遇感到痛心,这个时候他也不愿再谈论这些让人心烦的事了,就开口说道:“那母亲安心休养,儿臣就先行告退了。”

看着刘闳离去的背影,王夫人幽幽的叹了口气,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最清楚,她很怀疑自己可能无法陪刘闳就国了,对于自己这个年幼的儿子,王夫人作为一个母亲还是不怎么放心的,她觉得刘闳什么都好,可就是太没城府了,其实王夫人自己没有发现,她自己何尝不也是如此!

“梅香,今晚陛下会过来吗?”王夫人叫着自己侍女的名字问道,虽然她自己都清楚,现在自己这样子汉武帝根本不可能再到椒房殿来,可她还是不死心的每天都这样问上一次。

因为王夫人病的突然,加上这个时代医疗水平落后,而汉武帝作为一国之君,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安全还是整个社稷而言,在王夫人病情持续恶化的情况下,汉武帝都不会过多接触她。

“夫人,现在还没有人来通传说陛下会来。”王夫人的侍女梅香老实说道。

“那陛下今晚去什么地方?”王夫人继续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