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研究生时代又称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本来以为搬家大计考虑地挺周详的,结果真付诸实践时还是问题百出,先是小小开始闹脾气,原来老外媳妇居然连他家的内衣都让人家给收拾装包,这小姑娘平时都被家里当公主宠着,那受得了这份委屈,甩手就要走人。老外媳妇见她所间接控制的部门内部还有这么不识抬举的员工,即刻准备给老外告状,我赶紧劝着小姑娘别在这风头上闹情绪,不愿收拾我来就好了,她平时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上面还有科室主任,一般不会跟老外直接接触的,万一为此丢了工作,我也有责任的。好在又有其他问题转移了老外媳妇的注意力,才没较真下去。

小曲儿拿着尺子量了无数回了,还是现一楼穿衣镜下面的位置在五楼正好有个插座,这样穿衣镜的位置要往上移5厘米才能刚好错开,但老外媳妇要求苛刻,小曲儿不敢私自定夺,免得装上不满意还得补先前打的孔。果然老外媳妇丝毫不通融,喊小曲儿立马把插座移走才能装镜子,其实这个插座就一摆设,在一楼也没见老外家用过,再说了旁边地板还有一个暗插座,可老外媳妇要是能迁就也就不是老外媳妇了。

突然间楼下吵了起来,原来搬家公司的人不满意老外媳妇让他们两个碗,三个碟的一趟趟搬,本来他们还以为接了个好活儿,既没啥大件家具,况且还有这么多人帮忙,可居然没料到老外家那些破烂装了十多二十个密码箱,一点不比家具轻,况且老外媳妇要求比较严不仅从那里搬的放到五楼同样的位置后,还得负责把箱子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归类摆好。原以为两个小时就能搞定的,都忙四个小时了还有好多东西没搬完呢,带头的嚷着要加钱不然他们不接这活儿了,也确实怪我当初以为东西不多把价儿压到一百五,三人都折腾这么大半天了,中午饭都没吃,这钱也赚得挺不容易。这边去跟老外媳妇求情,她根本不理这套,还没人跟她这样叫过板,别说加钱,如果不干完活儿,连先前答应的工钱都不会给的。我可不能这样翻译给人家,真来狠的,我们这些外地人可不是对手,强龙还怕低头蛇呢,早就知道东北人打架不要命的,况且他们几个中的小头头,瘸了一条腿,胳膊上还有纹身,一看就知道有些来历,哪怕我自己垫钱也得息事宁人。

等家搬得差不多时,其他人都回去了,老外媳妇也忙活一天累了,心情不咋好,估计今天状况不断,再加上我老帮别人讲情,她已经怀恨在心了,每次都会问我到底是谁的助理,这不厨房就剩她跟保姆两个坐在餐桌前吃冰箱里面储藏的煮好的虾,等我把一楼门锁了给她钥匙时,她说:“你今天表现得很差劲,作为惩罚,储藏室里面还有以前刮大白留下的脏的塑料布,你必须亲自把它拿到一楼储藏室。”

做了那么多我还是要受到惩罚,在她心目中我连保姆的地位都不如,今天也太累了,根本没有一点精力给她斗了,自己抱起塑料布去了一楼。但是无论如何,家总算是搬完了,看着空荡荡的一楼地下室,心里有种尘埃落定的爽快,可是泪水却不停的流了下来!

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现!

………【第三十九章 67号病人】………

《禁闭岛》是我近期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I。据说只有智商过15o的人才能一口气看完本片,从这件事上说明,我的智商肯定没有15o,因为我没有一口气看完。因为看到电影的一半,我就猜到到底谁是第67号病人了,不过下面的故事,也要考考各位读者到底谁才是第67号病人呢?

故事从老外的家总算在磕磕绊绊中勉强搬完开始,在中国老黄历中,搬次家相当于移徙,这得找风水先生给择日的,由于老外不信中国本土的神,恰巧我们选了一个忌移徙的日子,结果就是我和老外媳妇双方都元气大伤,需要稍作休整。还好我们的故事中的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该出场了,于是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他身上。我所谓的重量级并非指他的能力,而是指他的体重。

也许他的能力很强但也只能是听说而已,因为他只说俄语,英语只会说“Ineed(我需要)”,汉语就相当于外星语。而我只精通汉语,英语略懂,俄语只知道“乌拉”是万岁的意思,这还是我高中时历史老师在讲十月革命时告诉我的,他们上学时正值喊苏联是老大哥的年代,因而学的外语是俄语。

我和这位重量级人物的唯一一次单独交流就是,当时他的俄语翻译顾菲陪他夫人去街上买东西了,然后他就跑来找我“Ineed”了,他先是Ineed用手指指衣架,由于不能拿mr。scherbatsky的,只好回宿舍拿了自己的私人物品充公了;没多久他又Ineed用手指指我的橡皮,然后我又把自己的心爱的香味橡皮充公;随后又Ineed了我从公司领的胶水,台历,铅笔刀,直到顾菲回来他才停止了对我的剥削。

当然在这里之所以把这位男n号单独拿出来用一个章节描述,那是因为他在故事情节的展上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没有他也许就不会有我的出现,但至少不会有这篇小说,不卖关子了,他就是mr。scherbatsky在俄罗斯老家的朋友高肯先生,也是访问过我公司几次后终于被布朗聘来的技术专家,更重要的是他是陈渔被开除的导火索,老外在给人力资源部副总提交的开除陈渔的信中,提到那个不把他当领导尊重的那段时期正是高肯先生第一次到访的那个月。

这高肯比起老外来行为基本还算正常,当然也有些小插曲写出来一飨读者吧!

为迎接这位大人物,mr。scherbatsky提前一个月就把顾菲招来准备给他当翻译,真是给足了高肯面子,就连老外他自己也是先于陈渔进公司的,当然高肯没驾到之前老外也拿顾菲当自个儿翻译使唤过。有了老外的高度抬举,高肯的架子也摆得老大了,在顾菲帮他办签证时,那真是事无巨细地一一通过国际长途交代清楚,其中有一项手续需要他亲自去当地的中国大使馆办理,结果这位老先生居然说不知道具体位置,然后让远在中国的从未踏出过国门的顾菲,在网上给他查从他居住地到大使馆的线路图。我想可能是这位翻脸的老大哥一直通过媒体给他的子民灌输的是,中国还处于解放前的殖民地时期。再加上我们高肯先生不懂外语因而中毒至深。

高肯来公司待遇同老外,年薪、公寓、车、保姆、翻译兼秘书等等,反正布朗财大气粗,区区小钱何足挂齿,唯一有些为难的是高肯是个搞技术的,只能分在我们技术展部,然而仅仅十多个人的部门已经有两个领导了,实在找不出个合适的头衔给高肯,没办法老外只好凭空造出一个新技术部给高肯,然后忍痛割爱把自己最欣赏的四室主任天宇给调了过去,自此以高肯为,加顾菲、天宇的新技术部红红火火开张了。

由于我和顾菲同为天涯沦落人,私下里关系也特好,日常的话题也都是围绕这两家四口子开展的,慢慢地我现他们两对属于那种貌合神离型的。高肯夫妇是那种典型的小市民阶级,比如他家不需要公司给请保姆,但是要把给保姆的钱折合成高肯的工资。尽管mr。scherbatsky这对儿老自以为带着优越感,仿佛高肯在中国的一切都是他们赏赐的,并且他们住的还是跃层公寓,而高肯家只是普通单元房。到高肯那里就不那么回事了,尽管你的面积大但没他家装修得上档次。高肯媳妇还经常笑话mrs。scherbatsky为省钱会搭两块钱的小三轮出门,她倒好为了不**份自己走路去菜市场。最夸张的一次是俩老外在一次讨论中不知为啥争了起来,当时高肯处于下风,突然间高肯说:“我的老婆是原配,你呢?”这是后来听顾菲说的,因为他们是俄语交流,不知道要是老外媳妇听到了作何感想。我一直以为他们俄罗斯民风是以谁的情人多为荣呢。

高肯来公司没多久,就现只要他开口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于是乎他就每天都认真思考到底还需要点儿啥呢。有次下班送走老外后,顾菲来办公室串门,“君,你知道吗?高肯这周五去沈阳准备跟布朗提三个要求。”

“啥要求?”我也觉得挺新鲜的,这高老头难不成要不顾老外的“知遇之恩”另立门户。

“第一,他要让布朗给他配一辆商务车,他说每次去沈阳汇报都要带着夫人,俄语翻译,将来再招个英语翻译,加上司机,一共五个人,一般的车太挤了。”

“哟,这高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他当商务车几百块钱就买一辆啊。布朗本人出行也没那么大派头吧!”

“是啊,就差再请俩保镖了,你听我接着说,他提的第二个要求是要在咱四号楼建一个桑拿间和一个游泳池。”

“什么?你说什么,要建桑拿和游泳池?”我真怀疑自己听力出了问题。

“是啊,他说工作累了可以洗洗桑拿,游游泳啥的放松一下。”

还好我有心里准备,做人得谦虚点,别还没做出贡献就先提要求,提也罢了,也别提这么不着边的嘛!

“我看成,就在咱楼前的小院内挖个池子,蓄点水俩老头游去吧!”说完我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脑海中顿现出两只白白胖胖的北极熊“扑通,扑通”跳进露天的小水池。反正建室内的不可能了,现实中没那个条件嘛!就这么一个筒子楼,几乎每个角落都被充分利用了。

“假如,我是说假如,真建个桑拿,他俩老外要是蒸过后,那谁还敢用啊,里面指不定有啥呢。”顾菲说

“对了,那高肯的第三个愿望又是啥呢?”我还真期待了。

“第三个嘛,就是要布朗给他买奥运门票,他要去北京看开幕式。”

“哈哈,他可真异想天开,一句英语不懂,中国话更甭提,纯粹去看热闹去,还不如在家看直播呢。”真为难顾菲了,面对这一活宝,咋跟布朗翻译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