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宋邵雍的/逍遥吟/原文是什么? > 第93部分(第1页)

第93部分(第1页)

背后啥魔鬼等称号咱不在乎。别的禁军看到咱的部下一脸的同情咱当他是嫉妒。就是,八十万禁军里就咱这五百人跟咱升的快,卫戍区司令员李刚下达的赏赐一拨一拨的来。好酒好菜好装备。对了,不死还有好前程。受点苦算啥。当初我受的可比他们多多了。

这不,禁军里有人为了调进我的部下费尽心思,貌似想调走地也是不少。这不少的意思就是五百人里有四百人想跑。让我颇为没面子。

可没两天又回来二百多。原因竟是吃不惯别的军营里的饭。这理由找的,好像每天咱往锅里撒的不是调料是毒品!靠!

十多天,我的部下似乎就变了样。禁军中想建功立业又身体素质够地咱这里挤破了头。谁不知这支部队是李刚李大人的心尖子。连着立功地精锐王牌。恐怕赵官家的御林军都比不上。

可每天跟着李刚巡城貌似过瘾,接着的战斗却充满血雨腥风。自从打退了金兵的夜袭,金兵竟然玩起来议和的把戏。来议和的是个金国境内的汉人,姓吴叫孝民。这名字果然说出了这小子地本质,不忠不孝呀。

钦宗让个叫李梲的大臣出使金营。这李梲是个胆小鬼。说是李刚的副手,可一见金兵跑的比谁都快。这样的人去议和钦宗真是昏庸到家了。

李刚反对了半天无效。李梲去了后连话都没敢说就带了一大堆的不平等条约回来请钦宗定夺。主要是赔款金币以千万计,要求割让太原、中山、河间地,还要以亲王、宰相为质。真够耻辱的。

就在议和期间,金兵为了对宋朝施压,突然对开封城大举进攻。这次战斗打的激烈非常。从凌晨打倒晚上。

李刚亲自督战,金兵一度攻到城墙上,危及时。李刚重金招募了批武林高手用绳子吊到城下突击金兵地前线指挥官。连着杀死了十多个小狼主小酋长啥的才稳住了战局。

可惜这群武林高手一个也没回来,其中还有我当初拜访过的。有两个看着武功超过我的也没杀回来,让我真是捏了把汗。看来能从城上用绳子吊下去,再不用绳子飞檐走壁爬回城墙的也就若干年后的郭靖一人。咱是不用想了。

这战将军何灌战死,统制官马忠从京西募兵赶来增援,同时和金兵在顺天门外大战,被金兵击溃。双方都死伤惨重。

不过这仗我没捞到什么功劳,咱一直被当成了预备队等候命令。只有在最危急时上城扔了几颗震天雷而已。因为兵器监造地不多。扔了一会就没了。只好郁闷的继续下城呆着。城上防守还是人家步兵的事,咱呆那里人家嫌咱碍事。

打了这一仗后双方似乎都清醒了些,好多天没有什么冲突了,只有使者来往不断。通过使者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粘罕的部队在河东路打的顺手,连着攻破了好些城了。这让开封城下受阻的完颜宗望开给宋廷的议和条件越来越高。就是种师道、姚平仲的勤王援军来了也没变。

宋钦宗不知怎么想的。条件转好了,还先派了康王赵构、少宰张邦昌到金营为质。然后还每天向金营送钱财和粮食。靠!要不是这命令是皇帝下地,够判叛国罪拉下去枪毙一百回了。

这边给地痛快,可金兵的欲望也被勾了起来。不但每天加大要地数量不说,几只小部队还散到开封周围大肆抢劫。弄的天怒人怨的。快赶上当年的小越南了。

李刚终于忍不住找宋钦宗道:“金人贪婪无厌,凶悖已甚,这种情况不打一仗是不行了。现在金兵有六万人,咱们不说守城的禁军,就是来勤王援助的也足有二十万人了。金兵是支孤军,咱们正好可以正面紧逼。慢慢将敌人困死。等敌人被迫突围后。可以在半路上伏击他们。”宋钦宗同意了。

计策倒是好计,二十万杂牌军肯定不是金兵的对手。但坚守大营没问题。可你这里朝廷每天给人家送粮饷。怎么可能困死人家呢?

二月,宋钦宗命令都统制姚平仲带领一万名士兵夜袭金人军,想要生擒完颜宗望和把康王救出来。都打起来了,才想起下旨给李刚让李刚增援。哪有这么指挥的,比当年乱指挥丢了大陆的蒋光头还不如。

急匆匆地,李刚带着大队人马出城接应。晚了,姚平仲的部队已经被敌人的优势兵力给打败了。姚平仲本人也怕宋钦宗会拿他当替罪羊带着兵跑了。

得了胜的金兵乘势向我们杀了过来。幸好李刚把大宋第一神兵利器神臂弓带了出来,一阵箭雨。金兵见占不到什么便宜,退走了。

金兵退走时咱露了下脸,五百名生猛野兽跟着咱奋勇追击,嗷嗷叫地美美的收拾掉了殿后的同等数量的金兵。杀敌的兴奋程度犹如吃了春药。让随同李刚出阵的各路军中大佬掉了一地眼镜。汗!这次俺保证没玩上次的那花活。他们属于自我性奋,和我决无关系!

感叹,没啥好说地,大佬的一致意见是要是姚平仲地部下军事素质达到咱这五百人的地步。今晚不用问准是场大胜仗。

这不是费话吗!咱这五百人可是几十万禁军里挑出的精锐,后世的特种兵也没咱这淘汰比例。虽然我承认特种兵的水平可能要比咱的部下高。但单论骑马射箭冷兵器格斗咱这里认第二,没一支部队敢硬说第一。就是去灭少林寺八百罗汉阵也保证手到擒来。谁让少林寺没装备弓箭来着。嘿嘿!

第二天,金国使者又跑来了。宰相李邦彦是个大奸臣,看到李刚因为和金国的战斗而声望日隆,害怕自己地位置会不保,便对金国使臣道:“出兵打仗是李纲、姚平仲私下决定的,不是朝廷的意思。”然后说动宋钦宗罢免了李刚。并让个叫蔡懋的家伙来代替。

这个叫蔡懋的十分可笑,金兵打倒城下了,还严令宋军不许放箭投滚木擂石。听了这个命令,我差点以为这小子是印度那位不抵抗运动的发起人甘地穿越来的。人家好歹也是没武器才不抵抗的,同时人家也是不合作,这位蔡懋比起来更胜一筹,挨打还不许还手,刀来脑袋迎过去。金国人应该给他发诺贝尔和平奖。

这帮畜牲在朝堂上得势。我这一仗地功劳就不用指望了。弄不好连部队都会被解散。太郁闷了。可能是因为宋钦宗又答应了一大笔赔款,金兵又吃了上次攻城的亏。这一阵战事平静了下来,整天就是宋金两国使节在往来扯皮。

貌似放了假,反正咱这支部队从香饽饽一下子变成了无人理睬的可怜虫。打了胜仗立了功,还被所有人遗忘了似的。每天安排了训练后,便什么事也没有了。想一想。好久没回家了。虽说家里已经没了人,总比在军营里睡宿舍舒服的多。打道回府!咱回家睡大觉去!

刚刚梦见了个美女,还没等看清楚是嫦娥还是龙女,就被敲门声给惊醒了。谁呀?亲近的都知道我这一阵住军营,该不是哪个汉奸看我不顺眼来找我麻烦了吧?

开门一看,不认识!一个四五十岁地落魄男子站在门口。衣衫褴褛但还算整齐干净,就是补丁多了点,要不是这男子有股文雅的气质,我差点把“要饭到别家,我这里不施舍!”给说出口。

“这位大人尊称可是苟思允苟大人?”那男子文绉绉的问道。可一不小心脸上漏出了市侩的气息。而且神色间有些俗气把一开始给我的文雅气息败坏了一半。

“不错。我是苟思允。阁下是哪位?”我看着这人有些面熟。可想不起来从哪里见过。

“在下姓朱,原是钱塘县主簿。”那人一说。我才注意到他穿的衣服还真是件官服。姓朱的,钱塘人,难道是哪个六贼里朱勉的族人?可这小子也太穷了吧!朱勉可是富的很。何况就是真是朱勉的族人,这老小子来找我干什么?

等等!看他这身文人气质,莫非。对了,大宋这时代姓朱地除了朱勉还有没有出名地文人呀?

是了。有一个。我试探的问道:“这位朱大人(这大人地称呼可是抬举他,罢了官的主薄算什么大人。)你可有什么儿子侄子的叫朱熹的?”

那姓朱的被我这莫名其妙的问题给问愣了,努力回想了下,才肯定的说道:“歙州老家是否有我不清楚,在下只有一女,名淑珍。几日前有幸得大人相助银两,今日朱某特来拜谢!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愿将小女送与大人府上!为奴为妾全由大人做主。”

呵呵!我想左了,我说我拿来的那么多名人缘嘛!不是哪个影响后世的理学家朱熹的家人呀!是前些天咱做好事碰到的小姑娘家呀!这当爹的,为了感谢我竟肯将女儿给卖了。太不承职了。再说,我刚把家人送走,你又弄个小姑娘来这不是给我添麻烦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