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北宋邵雍的/逍遥吟/原文是什么? > 第87部分(第1页)

第87部分(第1页)

吴敏这下明白利害关系了,赶紧上奏折,李刚接着又在宋徽宗面前替钦宗作了保证,还是那种胳膊上来一刀的保证。宋徽宗看来也是犹豫的很。不过我估计再推一把就成了。李刚,大大的狡猾!

而且很明显了,李刚是太子的嫡系。这么说来,宋钦宗也不是个善茬子。有这么多狡猾的大臣们投靠。根本不是我以前想的傻蛋。那么他被金兵给抓去,只能是用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来形容了。郁闷,为啥中国这种人这么多呢?

我还在为见识了一场精彩的权谋之术表演而回味,并欣然发现自己学了不少东西时,就见李忠又慌慌张张的跑来了。“老爷!李刚李大人来访!”

汗!李刚咋又来了?我是不是有些流年不利呀?还是因为我娶了倩儿作者妒忌我又给我找麻烦来了?我!我要求涨演出费!

第八卷第三章换了皇帝

李刚这次来又是坐个小车子,青衣小帽的带个老家丁就来了。不过他这次来的目的我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呢,也就没有了上回来时的那么多好感。这家伙还真把我当军师了?有没有搞错。就凭你老兄这次的超豪华表演。你来教我还差不多。我那里敢给你出什么主意。一不小心,你把我卖了我还能给你数钱呢。

“苟大人,李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李刚这次对我的笑脸多了点。上来还半认真半打哈哈的说了来意。

有点偶像破灭的感觉,我不敢失礼,这老兄可是掌管着我的前程呢。“李大人,有事请讲,就怕咱本领低微,官小言轻,帮不上大人什么忙!”让我学吴敏给你当出头鸟,咱可不干!

“哈哈!苟大人过谦了!要不是大人提醒,这李某那里想得到需要太子殿下出来领导抗击外侮呢!”李刚捋捋胡子笑道。

不会吧!我当初意思是让你跳出来领导抗金,你倒好,理解成了让宋钦宗登基。这代沟也太大了吧!

这么说来,这宋徽宗让位给宋钦宗一事,归根结底是我的主意?卖嘎的!这都那儿跟那儿呀?

“苟大人,李某今日来此,也正是为此事而来!”李刚不理会我的苦瓜脸。坚定的道:“太子登基,乃是万民之福。但此时皇上还在犹豫不决,李某无能。大人可有教于李某?”

来了。果然来了!我就知道你来就是为这事!不过这次我可没什么好主意给你出了。你们一伙围在宋钦宗身旁的都是人精,你们想不出办法,我哪能有主意?

关键是,以前教你地都是我在历史书或是故事书里看到的,可我从来不知道,这宋徽宗传位给宋钦宗时还有这么多道道。没读过这段,你当我是神仙还能想出你们这些政治老油条都棘手的办法来呀!

李刚见我摇头。便笑道:“其实李某到是想了个办法。只是这办法还要苟大人鼎立相助才是!”

我靠!这家伙是想好了办法来的。这是准备把我推出去了。晕!我现在装病来不来的急?我要求休探亲假,年假。病假,事假!反正只要是能逃过这出头鸟的命运。啥假都成呀!什么?产假?兄弟,我倒是想,可咱不是那个性别呀!例假?我!!!¥。¥李刚不慌不忙的笑道:“苟大人,以李某看来,这皇上对太子登基一事已经是颇为意动了,只要再有皇上信任之人。对皇上阐述厉害关系得话。必能成功。可皇上信任地人中,刚正忠直之臣大多已经附议李某之言了。而奸逆之臣则极力反对。我想,要是有个身份不是臣子而皇上又信任的人说,事情就好办了!”

李刚同志,你不知道这说话要通俗易懂吗?你说了这么一大套,拐弯抹角地到底啥意思?身份不是臣子而皇上又信任的人哪有这样的人。除非是。

靠!丫的。你想让我出头劝李师师给宋徽宗吹枕头风。你可太无耻了。严重的鄙视你!好你个老小子,前一阵还因为对李师师这事挑鼻子挑眼的,转眼间就想起利用起来了。自己还不好意思说。竟然想让我去提议。可恶!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李师师这枕头风多半没戏,要知道李师师可是跟蔡京,高俅,王黼这些家伙关系都不错。谁让你们这些忠臣们脑子进水,老对领导包个二奶三奶的提意见呢!现在想起用人家了?肯定办不到呀!

等等,这老小子是来将我君地。我要是想不出帮他们的办法。就得替他们当说客。要不然小里说得罪了李刚等人,大里头还得罪了未来的皇帝宋钦宗。太阳,弄的我里外不是人。这他母亲的是谁害的我?

“李大人,此等大事就是亲近之人所言恐也未必能成。一个不好反而起反作用。不过我倒是想,此等大事,应该问问上天的意思,由老天来做个决定。这就谁也没话说了。”

你们不是说什么新君登基会有吉兆吗?那你们就去求老天爷吧!老天爷要是同意的话,你们抽签也能抽中。这方法不错吧!

李刚听我胡说八道也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道:“仅受教!”然后冲我拱拱手,拍拍屁股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我有些莫名其妙。这老小子是不是给气跑了?这度量也太小了吧!亏你还那么大地官。要不咱俩换换?

当天,就听说李刚求见宋徽宗。并带了那个叫郭京的道士一起去的。然后那郭京装模做样的对宋徽宗说:“皇上是长天神霄帝君。需得青华帝君辅佐才是。”然后又神神道道的讲了一通宋徽宗要得道成仙之类的话。让宋徽宗脑袋发热,终于。宋徽宗下诏皇太子嗣位,自称曰道君皇帝。

李刚地奸计得逞了。后面的就是政治家特有的一番表演了。史官们是这么记载此事的:徽宗诏皇太子嗣位,自称曰道君皇帝,趣太子入禁中,被以御服。泣涕固辞,因得疾。又固辞,不许。辛酉,即皇帝位,御垂拱殿见群臣。是日,日有五色晕,挟赤黄珥,重日相荡摩久之。乃引道君皇帝出居龙德宫,皇后出居撷景园。以少宰李邦彦为龙德宫使,太保、领枢密院事蔡攸、门下侍郎吴敏副之。是时,金人已分道犯境。壬戌,赦大逆、反叛以下罪,进百官秩一等,赏诸军,立妃朱氏为皇后,以太子詹事耿南仲签书枢密院事。癸亥,诏太傅燕王、越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诏非三省、枢密院所得旨。有司勿行。

这一点我还真佩服那些史官们,没了一点他们老前辈宁死也要记录真相不受皇帝左右的风骨。

想当初东周战国时,史官三兄弟为了记录权臣弑君一事,被那权臣连杀了两个,可唯一地小弟依然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史书上记载权臣弑君,让那权臣不得不承认,权力不能阻止真相。那小弟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另一个史官。那史官正是怕小弟被杀而使真相掩盖才赶来的。

看看当年的史官,再看看现代地史官,我都替他们脸红。那一天我就压根没看到什么日有五色晕,还挟赤黄珥,重日相荡摩久之。分明是他们被钦宗加了一级官,眼花造成地错觉。

至于钦宗,明明乐得掩饰不住要笑出声来。非要装作不愿意地样子。弄得我以为在拍电影呢。太假了!

不过这次地大赢家除了宋钦宗外,还有吴敏李刚都得了大大地封赏,吴敏的封赏前面说了,李刚则被加了个兵部侍郎的官衔。可谓是前途无量。就连秦桧都升了两级。可谓是站对了队的奖赏。

按理说我这种低级的官员,碰到这样的情况只能得到点金银的赏赐,不过大概钦宗知道这里面地建议是我原创后,也给我提拔了一下,鸿胪寺主薄升成了鸿胪寺丞正八品。说书变成了侍读正七品。靠!终于当上七品县令一样大的官了,可惜还是个虚职。武职也给来了个武骑尉的虚衔。还不错,从七品。等于练升了两级。不过真正的职位还是那个鸿胪寺的。这让我有点发慌,等金兵打倒汴京城下时,不会又要我当使者吧!太危险了。

李邦彦,李刚。吴敏这些太子登基的大功臣,百官自然看在眼里,一时间新贵们的门口赶上了最繁忙的自由市场。

没资格攀龙附凤地小官们,也眼尖的发现了我这个在此次事件中连提了两极的后起之秀。一时间,给我送礼拉关系的也是蜂拥而来,和张老道离开时我门口的凄凉感觉完全相反。

大家都似乎忘记了金兵已经攻破信德府,马上就要兵临城下了。

说来我也是挺郁闷的,李刚他们地脑瓜就是反应比我快。竟然会把我的话举一反三的想到用郭京来制造封建迷信气氛,把宋徽宗忽悠下台。看来我以后在大佬们面前还是不要说话的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