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国运扮演类 > 第22部分(第2页)

第22部分(第2页)

1836年,美国进入建国六十年,此时的美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1836年3月2日,在美国人的授意下,德克萨斯人召开代表大会,宣布脱离墨西哥独立,建立“德克萨斯共和国”。并征召了一支6000人的军队,由美国总统杰克逊的朋友萨姆?豪斯顿任总司令,与墨西哥军队作战。4月21日,在美国军队的协助下,豪斯顿取得圣哈辛托战役的胜利,俘虏了墨西哥总统桑塔?安纳。迫使他签订了承认“德克萨斯共和国”的条约。10月22日,豪斯顿就任“德克萨斯共和国”总统,并向美国提出加入联邦或承认其独立的要求。1837年3月3日,美国承认了“德克萨斯共和国”。但是,因为美国南北方的奴隶制之争。直到1845年12月29日,面积达39万平方英里的德克萨斯才并入美国,成为美国的第28州。

德克萨斯并入美国不过是美国领土扩张过程中的案例之一。美国的领土扩张实际上从美国建国第27年就开始了。

独立战争结束时,美国的版图只有大西洋沿岸的80多万平方英里。1803年,美国购得了“路易斯安那”,使美国的版图一下子扩大了一倍还多。此举迅速激起了美国人扩张领土的欲望。

1819年2月22日,内外交困的西班牙与美国签订《佛罗里达条约》,以500万美元的售价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全部属地和对俄勒冈地区的要求一并卖给了美国。东西佛罗里达共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从此并入美国版图。

美国建国六十年之前的领土扩大都还属于“巧取”,建国六十年以后,羽翼渐丰的美国领土扩张由“巧取”变成了“豪夺”。

1846年,美国经过十多年的拓殖活动,与英国签订了《俄勒冈条约》,以北纬49度为英美在俄勒冈地区的分界线。美国获得了万平方英里的土地,1859年,俄勒冈正式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33州。

德克萨斯“独立”后,美国对墨西哥步步紧逼,不断提出割让土地的无理要求。1846年5月,遭到拒绝的美国向墨西哥宣战。1847年9月美军攻占墨西哥首都。1848年2月,美国迫使墨西哥签订条约:墨西哥割让出55%的领土给美国。包括如今的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一部分怀俄明州在内的万平方英里的土地。作为对墨西哥失去土地的精神痛苦补偿,美国付给墨西哥1500万美元。

之后,美国又用类似的方法继续扩大它的领土。

美国在迎来开国六十年之际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出现在政治领域。

1828年,西南边疆的行伍英雄杰克逊当选美国第7任总统,此时正值美国建国第52年。杰克逊对美国建国以来由社会上层垄断官职的风气不以为然,主张实行官职轮流制。因此,杰克逊改变了以往历届总统很少撤换官员的做法,淘汰*昏庸,大量任免官员,打破了豪门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向普通人敞开了仕途大门。但是,这种初衷良好的官职轮流制与后来的政党政治紧密结合,开创了美国政治“分赃制”的先河。

第六章:六十年的回环(3)

此外,杰克逊在执政不久便搁置了正式的内阁会议,转而向他的一帮政治密友和民间朋友寻计问策,这是总统偏离内阁的开始。

美国建国六十年之际,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便是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杰克逊政府向普通人开放仕途之路的同时,却将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逼上苦难与死亡之路。

18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印第安人迁移法案》,授权总统和各州用西部未建州的公地交换东部印第安人的土地,将印第安人迁移到遥远荒僻的西部。

随后,数亿英亩印第安人的土地被依法剥夺,近5万名印第安人被迫西迁。

1831年,即美国建国第55年之际,居住在密西西比州东部的绰克托人被迫交出家园,离乡西迁,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迫西迁的印第安人部落。之后,陆续有数万人被迫西迁。杰克逊政府口头上保证印第安人自愿迁移,实际上却动用军队和民兵驱赶、押解不愿迁移的印第安人,被屠杀、虐待而惨死途中的印第安人不计其数。美国政府的残*策不可避免的激起了一些印第安部落的拼命反抗。如佛罗里达的印第安人对美军的反抗长达8年之久。这场战争起始于1835年,即美国建国60周年的前一年。

美国建国六十年时另外一个重要社会现象是奴隶制和废奴运动的斗争进入白热化状态。斗争的结果便是发生了后来的南北战争。

美国建国已230多年,其历史按照某种逻辑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到南北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开疆拓土,形成完整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活动范围主要在北美大陆。

第二阶段从南北统一到经济大萧条,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开始称雄世界,美国人的视野从美洲走向世界。

第三阶段从罗斯福新政至今金融危机爆发。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美国开始称霸世界。

1865年5月26日,南部的最后一支部队在新奥尔良投降。至此,美国内战以联邦政府和北部工业资产阶级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这可以看作是美国第二阶段历史的开始。

到1925年,美国的历史又走过了60年。在这60年的时光里,美国实现了空前的跳跃式的大发展。通过内战,美国解决了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废除了奴隶制,为自由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全面发展扫清了道路。重新统一后的美国,在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又迅速实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农业国顺利转变为工业国。

美国的第二个60年到来之际和第一个60年到来之际颇有些相似。政治*、企业黑幕、血汗工厂、童工、工会丑闻、女权、卖淫业、贫民窟等现象充斥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

1921年,俄亥俄州的参议员哈定入主白宫。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激烈的战争过后,美国人普遍渴望回归平常的生活。美国由此进入了繁荣兴盛、自由放任的1920年代。

在很多美国人的笔下,哈定被描绘成一位终日沉溺于扑克牌、威士忌和女人而无所事事的总统。像当初杰克逊总统经常问政于密友一样,哈定把他的一大帮“酒肉朋友”都带进了政府。

跟随哈定进入华盛顿的“俄亥俄帮”有多尔蒂、福尔、海斯、福布斯等,分别出任司法部长、内政部长、邮政总局局长、退伍军人局局长。这些人到任后又任命了各自的一些朋友。其中一些胡作非为的朋友接二连三地触犯禁酒、逃税、贪污受贿、诈骗政府、逃避调查等罪行,导致1923年以后的华盛顿淹没在政府丑闻之中。此时是美国南北统一后的第58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六章:六十年的回环(4)

哈定之后,继任者继续推行共和党的自由放任政策,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极度繁荣时期和金融大投机的时期。美国经济也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不料,乐极生悲,1929年,身为共和党人的胡佛刚刚入主白宫,便遇到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整整80年后的2009年,以武力傲视世界的又一位共和党总统小布什在他即将离任时再一次遇到了美国有史以来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国的第三个六十年以经济危机开始又以经济危机结束。

美国的第三个60年开始于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到1993年克林顿上台前已是危机四伏。1992年大选来临之前,美国失业人数达到1982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高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跌至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的最低水平,工人薪水停滞,中产阶级收入下降,贫困人口创1964年以来新高,30多个州财政严重困难。赢得海湾战争的老布什的选民支持率在大选前夕却降到了半个世纪以来历届总统的最低点——只有29%。

1992年10月,美国媒体的社论指出:“这个国家正漫无目的地漂流,疲惫不堪;它需要重新输入能量,需要指明崭新的方向。比尔?克林顿是唯一有机会做到这一点的候选人。”

克林顿确实做到了,他上台后集中精力振兴经济、推动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创造了美国经济史上历时最长久的低通胀、低失业的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但这一繁荣昙花一现,小布什接手不到8年,美国经济再度低迷,金融危机呼啸而至。这一切表明,美国经济发展中的顽症并没有解决。

2008年10月,和16年前一样,赢得了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胜利的小布什,其民意支持率在大选前比他的父亲老布什降得更低——只有26%。

2008年年末,也像16年前那样,美国媒体再次发表评价:“这个国家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它需要变革,奥巴马是唯一有能力有机会做到这一点的候选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