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国运扮演类 > 第17部分(第2页)

第17部分(第2页)

亨利一生虽然只有4次海上航行经历而且都是在熟悉海域的短距离航行,但他仍然无愧于“航海家”的称号。是他在葡萄牙建立了专门的航海学院;是他组织和资助了最初持久而系统的探险;也是他将探险与殖民结合起来,使探险变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事业。在40年的有组织的航海活动中,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他们建立起了世界第一流的船队,拥有第一流的造船技术,培养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探险家或航海家,他推动了葡萄牙迈出欧洲的大门,到全世界进行探险。

亨利之后,葡萄牙的航海事业蓬勃发展。公元1486年,迪亚士率领的船队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并继续向东航行了500多海里。公元1497年,达?伽马率4艘海船沿迪亚士开辟的航线顺着非洲东海岸航行,他首先到达莫桑比克,之后由*海员领航,渡过印度洋,1498年5月到达印度西海岸贸易城市卡里库特。这样,葡萄牙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终于开辟了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在葡萄牙人开始航海一个世纪后,西班牙人前仆后继,终于发现了美洲和太平洋。

在葡萄牙人寻找新航路的同时,西班牙人也开始向西航行,准备开辟另一条航道。公元1492年,哥伦布率80余名水手,分乘3艘帆船。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他们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萨马纳岛,之后又到达古巴和海地。次年1月,哥伦布返航回西班牙。哥伦布此后又3次出航,发现了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多米尼加等岛屿,见到了今天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巴拿马,并到达南美大陆北岸的俄利诺科河河口,哥伦布每到一地都宣布当地为西班牙国王的领地。

公元1519年,麦哲伦在哥伦布航海的基础上,根据“地圆”学说,想绕过新大陆继续向西,以期到达东方。当年9月,他率5艘航海帆船、260余名水手从西班牙圣卢卡尔港出发,穿越大西洋,到达巴西海岸后沿岸南行。次年10月,穿过美洲南端海峡(麦哲伦海峡),进入一片浩瀚无边的水域,这片水域与惊涛骇浪的大西洋相比“风平浪静”,麦哲伦和水手们于是把这片海域称为“太平洋”。麦哲伦和他的船队通过这片水域继续西行,1521年3月,他们发现了一个荒凉的群岛,麦哲伦将其命名为菲律宾。在这片新发现的岛上,麦哲伦用枪炮强迫当地土著信奉基督教,引起土著人的激烈反抗,杀死了麦哲伦和部分水手。剩余水手沿葡萄牙开辟的航路穿越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如此,麦哲伦的船队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当西方人前仆后继的进行探险时,明王朝中央集权和皇权统治的绳索却越勒越紧,宣宗朱瞻基以后,明王朝又经历了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五位皇帝。

当麦哲伦船队即将完成环球航行的时候,中国明朝第十任皇帝、在位16年,以荒淫暴戾、怪诞无耻为主要特征的明武宗朱厚照刚刚结束了他的生命。

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呆在豹房。

豹房是武宗兴建的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地址就在今天北海公园西面。豹房内多构密室,尤如迷宫。豹房之内,美女如云,武宗过着恣意妄为的*生活。这里充斥着教坊司的女乐、高丽美女、西域舞女、扬州少女,乃至于*,寡妇等各*子。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中国和世界的时差(5)

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因荒淫而死,接替他的是明世宗。令人大为不解的是,正是这位明世宗在即位后的第二年,即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的当年,下令废除市舶司,将明王朝的海外贸易大门全部关闭。

这一次海禁,比朱元璋时的海禁政策更为彻底。朱元璋时期,虽然不准和日本贸易往来,但仍保留着福建、广东、浙江三个市舶使。而嘉靖二年(1523年)明世宗的这次举动,等于将明王朝彻底排除在国际贸易的大门之外。

明世宗执政长达45年,直到公元1566年才离去。而世界此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后,欧洲各国开始了对外探险和殖民,欧洲开始和世界汇合。世界贸易格局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西洋取代地中海成为国际贸易的核心。大西洋沿岸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先后崛起成为世界强国,欧、亚、非、美洲建立起直接的经济联系,许多国家卷入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体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据记载,1521—1560年,西班牙从美洲共运回黄金1576000公斤,白银4672800公斤,而此时明王朝对外贸易的大门却越关越紧。在明王朝的皇帝中,明世宗的权术不及太祖朱元璋、荒唐不及武宗朱厚照、残忍不及成祖朱棣,可是,荒诞、自大、残忍以及喜欢玩弄权术交集于他的身上,他也许是最能体会专制皇权优越性的一个皇帝,45年的执政时间里,他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根本就不住在宫中,而是专门醉心于房中术和炼丹的研究。他既不惦记他的百姓,也不关心他的国家,对于世界的变化,他更是无所谓。在他执政期间,走私贸易十分猖獗,倭寇活动也十分频繁。直到他去世后,明王朝才打破了约200年“濒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的祖制,海禁大门被推开一条缝隙,私人海上贸易开始兴起。但是已经晚了,中国和世界此时已拉开了距离。

2

现在看起来,明王朝的前三任皇帝虽然残忍但却比较称职。朱棣虽有“夺权之嫌”,但仍然十分敬业。

葡萄牙全国上下掀起地理大发现,拓展海外生存空间的时期正值明王朝迎来开国六十年之际。

明王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出身贫寒的朱元璋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江山,在他执政的三十一年中,他兢兢业业,精心治理大明帝国,期盼朱家王朝能够万世长存。他改革军政制度,集行政、军事、司法、监察等大权于一身,将皇权统治几乎发挥到极致;他勤于政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接见大臣、批阅奏章,一直忙到深夜;他多次借各种手段打击功臣和异己,同时大兴党狱,除掉一批批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官员;他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

他认为:“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臂如初飞的小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

他大力推行屯田,注意水利建设,全国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开国仅二十四年(1392年),全国耕地面积就达到850余万顷,比北宋耕地数字最高的1021年(北宋开国第六十一年)的524余万顷增加了300余万顷;政府的税粮收入比元朝时增加了近两倍;全国人口共有10652870户,60545812人,比《元史》所载元世祖1291年全国最高的人口数字,增加了195万户,700万人。

第五章:中国和世界的时差(6)

洪武中期,有一首流传于江西的民谣,描述当时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的景象:“山市晴,山鸟鸣,商旅行,农夫耕,老瓦盆中冽酒盈,呼嚣墮突不闻声”。

朱元璋去世后,明王朝政局经过几年的动荡,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过帝位,成为明王朝开国的第三位皇帝。

朱棣执政共二十二年,作为明朝最具开拓性的皇帝,他上台以后,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他建立内阁,肃清吏治;他鼓励垦田养殖,发展经济;他治理河槽、迁都北京;他六扫虏庭、五次亲征;他开边拓土、内和外交。仅永乐年间就有60多个国家的国王或使臣200余次访问中国。中国沿海居民前往南洋的人数也日益增多,不少人侨居海外。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与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明朝也成为当时世界上非常富庶文明的国家。

明初七十年,国势臻于全盛,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大影响。是继西汉文景、汉武之治和唐代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之后的又一个盛世。

公元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朱棣病死在北征途中。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十个月后,仁宗去世,太子朱瞻基继位,改元宣德。仁、宣二帝在位共十二年,他们对明太祖制定、明成祖加以拓展的基业基本上采取了守成之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免赋税、恤贫赈灾、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明初七十年,国势臻于全盛,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大影响。是继西汉文景、汉武之治和唐代贞观之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