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国运扮演类 > 第9部分(第2页)

第9部分(第2页)

武三思和太子被杀后,中宗皇后韦氏想效法武则天篡夺政权。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则求为皇太女,与其姑太平公主各树朋党。

韦后亲属、安乐公主、上官婕妤等皇亲国戚和新贵恃宠骄恣、卖官受贿。中宗虽然容忍了韦后一伙的贪腐行为,但对他们干预国政,也颇为不满。韦后为了临朝执政、安乐公主为了成为皇太女,两人合谋于公元710年六月初二将中宗毒杀,立中宗第四子李重茂为皇帝。中宗死后第十九天,相王李旦的一儿一妹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朝中大臣将韦后和安乐公主诛杀。六月二十四日,李旦逼退李重茂,在儿子和妹妹的扶持下登上帝位,是为唐睿宗。

事情到此仍然没有完结。睿宗即位后,首先就碰到了立谁为太子的问题。按照立嫡长子的传统,应立宋王李成器为太子。而李隆基有拥立的大功,弄得不好,就会闹出“玄武门之变”一类的乱子,因此迟迟不能定夺。饱尝武则天时期宫廷斗争之苦的李成器倒是很识时务,主动提出:“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请求让李隆基做太子。大臣们也多认为李隆基功大宜立。睿宗顺应人情,正式册立李隆基为太子。之后,又召许州刺史姚崇为兵部尚书,洛州长吏为吏部尚书,并罢免了钟绍京等人的宰相职务,完成了宰相人员的调整。

姚崇、宋璟出任宰相后,开始革除中宗时期遗留下来的各项弊政。他们首先罢封官数千人,对中央政府机构进行了调整,接着开始恢复选拔官吏的正常秩序,文武官员的任命,皆须经过尚书省的礼部、兵部奏拟,其他人不得干预。

官员任命须经组织部门,这在今天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古代却经常遭到破坏。武则天时期不但破坏了宰相执政制度,而且经常破坏官员选拔程序。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威和统治,她越级提拔了许多酷吏,而且首开唐朝告密先例和酷吏政治。这一做法不但在唐朝造成恶果,对后世影响也极其深远。明朝后期的“特务机构”,清朝的“密折”政治以及现代中国*时期的滥捕滥杀,行刑逼供等不良行为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尤其是江青,在*后期极欲仿效武则天,由她来组阁。尽管后来江青组阁梦碎,但从中足以看出武则天对后世的影响。 。 想看书来

第三章:盛唐气象(6)

5

武则天成功的由皇后晋级为皇帝,给女儿太平公主树立了榜样。她先是联合李隆基诛杀韦后,紧接着又纠结党羽排挤已身为太子的李隆基,欲由公主晋级为皇帝,但是谈何容易……

在唐朝,受武则天影响最大的人物除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之外,还有太平公主。诛杀韦后,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共同策划的,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后,朝廷中就形成了太子和太平公主两大势力。

当初,裴炎助武则天登台之际,心中想她不过一个女流之辈容易控制,没想到后来自己反被武则天杀死。太平公主也一样,当初扶李隆基即太子位时,只考虑李隆基年轻,容易被控制。等太子即位后,太平公主很快发现李隆基并不容易控制,于是很快想换一个人做太子。

太子废立在封建时代被视为是头等大事,但在太平公主眼里,太子废立却如同儿戏,就象当年武则天果断废掉中宗一样,太平公主也想废掉李隆基,并开始在宰相中活动。

宰相姚崇、宋璟感到事态严重,他们认为太平公主四处活动将使太子地位不稳,会影响整个政局的稳定,因而极力阻止太平公主的活动。皇帝睿宗此时左右摇摆:他心里很明白,不让诸王外任,不把太平公主安置到外地,政局无法安定下来,但他与太平公主毕竟手足情深。武则天所生的四男一女中,此时只剩他们二人了。何况,在自己做皇帝的问题上,太平公主是出了力的。左右为难之际,感情代替了理智,太平公主异地安置的命令被收回,提此建议的姚、宋二人反被贬为外州刺史。此后,革除中宗弊政的工作被迫停止,朝纲开始紊乱,又回到了中宗时期的景况。太平公主虽然没有动摇太子的地位,但她通过睿宗对宰相进行了调整。到公元712年七月,终于形成了宰相七人,五出太平之门的局面。其中四人为太平公主的死党。

公元713年夏秋,形势变得紧张起来,深受武则天临朝执政影响的太平公主已被权欲撩拨的不可遏制,她加紧策划让手下毒杀或让羽林兵杀死当时已身为皇帝的李隆基。

玄宗密知太平公主将于七月初四举兵作乱,乃与两个弟弟歧王范、薛王业及宰相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内给事宦官高力士等定计,先解决了羽林军,接着又将太平公主赐死,睿宗最不愿看到的景象还是发生了。

玄宗*太平公主的叛乱后,马上重新任命姚崇、宋璟为相。这引起了帮他登上皇位的功臣们的不满。作为首席宰相的张说甚至偷偷跑到玄宗的四弟歧王范家活动。姚崇知道后,一天去见玄宗,故意一瘸一瘸的。玄宗问他缘故,他对道:“歧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乘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意思是说怕张说利用岐王范作旗号,搞政治上的*。玄宗也深深感到这是一群“可与履危,不可得志”的阴谋家,立即把张说贬为相州刺史,并罢去了刘幽求宰相的职位。紧接着,玄宗又以长兄宋王成器兼岐州刺史,二兄申王成义兼幽州刺史,以两个弟弟岐王范兼绛州刺史,薛王业兼同州刺史。

从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到公元713年唐玄宗坐稳皇位,时光已整整过去了八年。

6

唐开国第一百二十五年(公元743年)是唐玄宗执政的顶峰,这年春天他亲自主持了在首都长安召开的商品博览会,展示大唐盛况。 。。

第三章:盛唐气象(7)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重新回顾一下,从唐朝开国六十年到唐开国一百三十七年(即安史之乱发生之年)这七十七年中的权力更迭轨迹:

公元678年(唐开国六十年之际),恰逢高宗执政末期,宰相中亲近武则天的年轻一代代替了高宗时期的老臣。

公元683年(唐开国第六十五年之际),高宗去世。武则天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临朝称制。这之后七年中,先后有中宗、睿宗即皇帝位,但形同虚设。

公元690年(唐开国第七十二年之际),武则天建立武周政权,即皇帝位。

公元705年(唐开国八十七年之际),武则天去世。曾被废掉的中宗重又登上历史舞台。韦后、安乐公主积蓄力量准备取中宗而代之。

公元710年(唐开国九十二年之际),中宗死,睿宗登上皇帝位,太平公主和玄宗相互争斗。

公元713年(唐开国第九十五年之际),唐玄宗正式坐稳了皇帝位,此时距他的爷爷高宗去世整整三十年。这三十年,有整整二十二年是武则天的时代。

从公元713年玄宗开元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时间跨越了四十二个年头,这四十二年是属于唐玄宗的世纪,而这个世纪的顶峰则发生在公元743年,即唐开国第一百二十五年之际。

这一年的三月二十七日,唐玄宗在长安城东望春楼畔的广运潭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水上盛会(相当于今天的商品博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和特产装满了上百艘船。其中江苏扬州的锦、铜镜、铜器、海味;镇江的京口绫衫缎;常州的官端绫绣;浙江绍兴的吴绫、绛纱;广东广州的珍珠、象牙、沉香;江西南昌的名瓷、酒器、茶釜;安徽宣城的空青石、纸、笔、黄连;苏州的方文绫等地产特产格外引人注目。

长安居民拥到广运潭畔,来观看这次盛会,观者如山,船队连绵数里。第一船上站立着陕县县尉,他唱着由他作词的十余首歌曲,由身着盛装的一百多名美女应和。玄宗和大臣也在望春楼上置宴作乐。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