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象星象 > 第五十六章 彼岸之灯(第2页)

第五十六章 彼岸之灯(第2页)

“雨越下越大了,要不要等雨停再来?”苏愚边撑着篙子,边看向徐青萝。

“我没事的,”徐青萝知道他是担心自己身体,站起来走到他身边,将伞撑在两人头上,“你还行吗?”

“我当然没问题!”苏愚笑笑,“伞你自己打着就好,不用管我!”

“不,我们要一起!”徐青萝仰起脸看着他,满目眷恋。侧头看一看乱雨如烟的溪面,心中不禁在想,也不知桃花源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在这条夷望溪上,心念之境的那只手已经迫近,她的攻击我势必无法抵挡,只希望能找到桃源,让苏小愚能入内修行,我便再无遗憾,只恐怕这片溪水却是我们的永诀之地。

也不知苏愚是不是感受到她的想法,重重对她点了点头:“好,一起!”

于是两人几乎是紧紧靠在船头,苏愚撑篙,徐青萝打伞,小木船渐渐驶离岸边,缓缓钻入溪水乱烟之中。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是沿溪水逆流而行,穷尽水源之后进入桃花源。两人必然做不到穷尽水源,但还是尽可能逆流向上,许多记载可以不去在乎,渔人“缘溪行”的路线却仍要遵守。

徐青萝怀疑渔人是在行船途中不知不觉进入星界,他分不清真正的溪水和桃源之间的界限,所以尽管“处处志之”,却不知一大半标记都做到了桃源之内,带人返回寻找,却只能面对标记中途消失的尴尬。

苏愚撑船,徐青萝便在沿途处处观察,尽管纷乱的烟雨有碍视线,她仍可借探察星术轻松应对,并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

苏愚的船也渐渐撑得顺手起来,从一开始的慢慢悠悠、晃晃荡荡,到后来的船行如箭、涛头稳立,两个小时毫不停歇,真便如陶渊明所说,“忘路之远近”了。

只是徐青萝始终毫无现,每一处溪水和溪岸都再寻常不过,这儿似乎仅仅是一条溪,一条静静流淌了数千年的溪。

难道桃花源真的不存在?还是说不在夷望溪上?

徐青萝知道,若不在夷望溪,她也来不及换一条溪另行寻觅了。她能强烈地感觉到一种强大星术已经对准自己,那是来自未知的遥远之地。微合双目,心念之中明月升起,她看到那只手已近在咫尺,眼看就要触及自己的脖颈,皓腕凝霜,冷气森然。她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睁开眼睛。

溪上的雨也下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冷。

徐青萝忽然扔掉雨伞,紧紧抱住苏愚,她拼命地抱住他,往他的怀里钻。

她不是怕死,她怕再也感受不到他的温暖。

一切才刚刚开始啊。

苏愚不知生了什么,但他还是本能地丢下长篙,紧紧将徐青萝抱在怀里。两人在雨中,在小木船上紧紧拥抱彼此,平生第一次如此紧密,就像生怕彼此丢失,生怕这是最后一次。

苏愚喃喃道:“别怕,会找到的。”

“若我死了,一定记得去另外两条溪再找!”徐青萝在苏愚耳边叮嘱道,她的呼吸有些急促。

苏愚心里一惊,冲口说道:“你不会死的!一定能……”他没能说完后半句话,徐青萝突然踮起脚尖仰起脸吻住了他的嘴。

这是她的初吻。生涩,火热,缠绵,绝望。

苏愚不禁一懵,眼睛睁得大大的,有些不知所措,就像一叶小舟,忽然被卷入汹涌的乱流。他只能慢慢沉入徐青萝的火热里,紧紧地拥着她,回吻着她。

冰冷的雨水兜头灌顶,向两人吹袭而至,只是这一刻谁也不觉得冷。

半晌,徐青萝睁开迷离的眼睛,想再好好看看苏愚,却现眼前似有花瓣飘落,是淡淡的粉红色。她打了一个激灵,伸手去抓,却什么都没抓到,那一点粉红就像乍然出现的幻觉,遽然消逝。

是幻觉吗?真的是幻觉吗?

苏愚自然什么都看不到,但是看徐青萝的样子也知道有所现,连忙松开双手,问道:“找到了什么?”

徐青萝没有吱声,她再一次用食指抹过双眼,向四下打量。就在船舷之外,那雨珠乱跳的水中,她又看到了荡漾中的一抹粉红!接着又是一抹!

这如烟白雨,清溪绿水,如何会有粉红的颜色?何况既有落红飘摇,又有溪水流红!那颜色虽浅,虽转瞬即逝,却清清楚楚是花瓣的形状!

“这里,可能就是桃源!”徐青萝从船舷边直起身子,神色间有惊喜也有迷茫,“只是不知道怎么进去。”

苏愚也是惊喜万分,找到桃源就意味着徐青萝有救了!他急忙拿起船篙左右撑持,试图让木船驶入看不见的桃源中去,可是无论如何努力,木船始终只是在溪水中来回打转,不见有任何特殊的变化,两人不禁面面相觑。说来也不奇怪,这里每天都有渔船经过,如果平平常常就能撑船而入,那桃源也就不会是桃源了。可像现在这样,即便这里真是桃源入口,不知如何进入,找到了跟没找到又有什么分别?

正在这时,远处溪面上,一只木船冲破烟雨的封锁,像一条出水的鲨鱼,奔着两人的所在疾射而来。船上只有一人,头戴斗笠双手抱肩,站在船头静立不动。

那木船眨眼间就来到两人近前。苏愚和徐青萝不约而同向对方望去,一眼就认出,正是自北京跟踪而至的那个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