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武圣为何不是岳飞 > 第113部分(第1页)

第113部分(第1页)

岳飞刚回到宜兴县。朝廷便诏命岳飞讨伐戚方。

戚方是岳飞的老同事了。马家渡失败后,戚方上山为寇,火并了扈城的部队后,手中的兵力发展到了一万人。

就在岳飞辗转在常州和建康一带与金兵作战的时候,戚方也率领自己的队伍,先攻宣州后掠湖州,辗转流窜而成为东南一带最为凶悍的匪帮。

对于戚方匪帮的征剿,朝廷原先也是指派张俊去负责的。

一提到打仗,张俊的腿已经软了三分,特别是对上一些穷凶极恶之辈。

不过张俊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替死鬼………岳飞。

张俊名义上是岳飞的顶头上司,但没有实质的指挥和调度权。原因是,朝廷钱粮不够,要下面的军队自筹经费。

没有粮草的补给,下面的军队当然可以对上面的军令爱理不理的。

这种情况,就叫做听宣不听调。

简单来说,上方(朝廷)可以随时来下达命令,但是,是否执行命令,什么时候才执行命令,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这个问题上,南宋朝的诸多将领之中,表现得最明显最离谱的有两个人:刘光世和曲端。

其他人害怕打仗,岳飞不怕。

岳飞不但不害怕打仗,相反,他对打仗趋之若鹜,多多益善。

原因很简单:钱粮。打仗赢了之后自然会有战利品,战利品可以用来换取钱银和各种物资。

这种做法,现代的名词是“以战养战”,而岳飞把它称之为“资粮于敌”。

岳飞和戚方的兵力相差不远,都是一万多人,但是交手才发现,两军的战斗能力根本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戚方的军队一触即溃,完败于岳家军。

对上这帮如狼似虎的岳家军,逃跑是没有出路的。对于戚方而言,只有两个选择:投降或者自杀。

戚方选择了投降,不过他耍了个滑头,不向岳飞投降,而是逃到张俊的营房处向张俊投降,同时还献给张俊六千名精兵六百匹战马和金银财宝不计其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四:戚方以所部赴行在时方引兵犯安吉县之上乡浙西江东制置使张俊以兵讨之或言上乡路狭不可行兵俊乃遣其将王再兴招之会统制官岳飞追袭其后方无路进退始诣俊乞降方上兵簿有马六百匹所献金玉珠珍不可计时人为之语曰要高官受招安。”

这种摘桃子的行为其实是相当的恶劣。

张俊也知道自己的行径坏了规矩,于是在军中宴请岳飞赔罪。

好歹也是上司,岳飞到了张俊的营中,喝骂了戚方一通,然后与张俊相对一笑,就此作罢。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龙腾虎跃马到成功大大三牛aa大大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七十四章:打死也不出兵。

金兵刚刚退走,以文官为主的建炎小朝廷又经历了一场风波。而这场风波的主角是在高宗逃跑中立下大功的宰相吕颐浩。

江南地区重新得到太平,高宗皇帝和建炎朝廷自然是要收拾山河,重整旗鼓,恢复统治的秩序。

如何恢复秩序,关键的核心在于一个“钱”字。

连续几年的兵荒马乱,建炎朝廷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力度越来越低了,很多地方政府和诸如漕运等地方势力越来越不听话,屡屡截留税收不上缴,给朝廷造成很大的困扰。

吕颐浩为人刚直性急兼且暴躁,即便是对着叛军的刀枪也敢大声叱喝,更何况如今是太平时日。

于是吕颐浩接连下了几道命令,实施“财源确保政策”,把盐铁等重要物资的专卖,经制钱月桩钱等的征收管理,全部纳入朝廷的管制范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