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武圣为何不是岳飞 > 第88部分(第2页)

第88部分(第2页)

也就是说,这次的大赦非常彻底,无论是什么罪名,一概被抹杀;很明显,高宗皇帝是希望把自己当成一个开国皇帝,彻底与父兄切割。

政策二罢天下神霄宫:

天下神霄宫的全称是天下神霄玉清万寿宫,是北宋末期道教神霄派的十方丛林和小庙,宋人亦分称为“神霄上院”和“神霄下院”。它是历史上规模宏大威仪庄严的道宫之一。

神霄派的创立乃是根据一本叫《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道经。

据《道藏》正一部《高上神霄宗师受经式》载:“宋政和壬辰(一一一二年)之後,东华帝君始将神霄琼宝秘藏《灵宝眞经》(卽《度人经》)六十卷传世,合原一卷为六十一卷。”

其实。这本所谓的《灵宝道经》。是温州道士林灵素模仿佛道两家的经典。自行杜撰出来的一本书,却偏偏被徽宗皇帝所推崇。

徽宗皇帝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这里面的教主就是神霄道教的教主。

因为宋徽宗的缘故,神霄道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跃而成为宋朝境内最庞大,最富庶,也最有权势的一个教派。

政和七年二月,徽宗天子令将天下天宁万寿观改建为神霄宫,小州军监无道观者以佛寺代替,不隶州的县新置。

宣和元年正月,徽宗再次下令:“又以寺为宫,院为观已而非县皆改一僧寺为神霄下院,最最日张,至宣和末方已”。

据统计,徽宗朝有州监府三百五十一个,军五十八个。仅此,当时全国的神霄宫下院至少有四百座。每座神霄宫,“初通拨赐产千亩,已而(道士们)豪夺无涯”。西京(洛阳)以崇宁院为宫,据其产一万二千亩,名曰改建,实为新修。

以上,便是神霄宫兴起的经过,同样也是徽宗天子毁佛的经过;这当然引起了天下的读书人以及清官名流的极力反对,而蔡京等人也是凭着坚定地支持神霄道教而得到徽宗天子的信任。

如今高宗皇帝一上任就站在了父亲的对立面。一来可以讨好天下的读书人和佛教庞大的信徒群体,更重要的是。神霄宫里积赚了多年的钱粮,正好拿来作为新一届政府的各种庞大的开支。

政策三住散青苗钱: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在农作物青黄未接的时候,官府发放给农民的一种农业贷款;这种贷款分为春贷和秋贷两种。

《宋史王安石传》中记载: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宋史食货志四》:“今放青苗钱,凡春贷十千,半年之内便令纳利二千,秋再放十千,至岁终又令纳利二千。”

从立法的本意看,青苗法是一项非常好的,能确实帮助到农户耕种生产的一项惠民政策;可惜的是,在实际的执行中,这项政策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首先按照王安石的规定,借贷是自愿的,但实际上,地方官员采取强制性的借贷,尽可能的多收利息。

正如司马光所指出的:“今之散青苗者,无可民之贫富,愿与不愿,强抑与之,税收其什四之总。”(司马公文集。卷四十四)

其次在俵散和收纳青苗钱时,执行的官吏从中作弊,勒索贫下农户。

中书舍人吕陶在给宋仁宗的奏折中说道:“散敛之际,除头子钱,减克升合,量收出剩,以陈粟腐麦代见钱支俵;仓官受入,又增斗面,百端侵扰,难以悉数”(净德集卷三:奏乞权罢俵散青苗一年以宽民力状)

等等

青苗钱的叫停,在当时兵荒马乱的时候,绝对是一项重大的惠民政策,政策四放开言路,广纳群臣的意见,不以言入罪。

《高宗。本纪》中记载道:中外臣庶许言民间疾苦,虽诋讦亦不加罪。命官犯罪,更不取特旨裁断。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按照法家的解释,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

但后来儒家把这句话解释为“不应该对大夫用刑”。根据《礼记。曲礼》记载:“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应该说,宋朝是把“刑不上大夫”的这种传统执行得比较彻底的朝代。纵看整个宋朝,并没有那个大夫被杀;但是到了徽宗的时代,这种传统被极大地动摇了,徽宗纵容太师蔡京竖立“元佑党人碑”,不但把元佑党徒发配外地,还明令其后人不得当官,等等。

高宗的这条政策,既是笼络人心,同样也是对徽宗政策的一种矫正。

政策五惩罚奸臣

《高宗。本纪》中记载道:蔡京童贯朱勔李彦孟昌龄梁师成谭稹及其子孙,更不收叙。

这条政策相对容易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