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武圣为何不是岳飞 > 第81部分(第2页)

第81部分(第2页)

对于这件事情,康王赵构一直耿耿于怀:既然是要推举新皇帝,为什么李纲和吴敏不是推选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元佑党领袖,反而是那个毫无主见的废物太子。

这段时间与江振子呆在一起,见识到这位汴梁城首席绿林好汉的种种手段,听说了江湖中的许许多多的规矩和事迹。

最重要的是,听到江振子用江湖的处事方法来解释朝廷上的种种行径,包括元佑党人为何拥护太子赵桓登基而赶徽宗下台,包括为何钦宗要他去出使兵营,也包括当初种师中和姚古的大军为何在优势之下败于完颜兀术之手,等等。

即便说不上是茅塞顿开,但是很明显,如今磁州这个康王赵构的为人处世。与在汴梁城中的康王赵构相比。绝对是判若两人。

康王赵构本来就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经过这一年多的历练,加上江振子无意中的点拨,如今的康王赵构,已经是脱胎换骨,破茧重生了。

刚刚抵达磁州的那几天,虽然没有明说自己是逃兵,但周围人群的种种反应,包括宗泽和那些亲卫队的态度。还是隐隐地刺痛着赵构的心灵。

国难当头,临阵逃脱,无论怎么解释,都是一件为人所不耻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康王赵构到了磁州之后,变得沉默寡言,极少说话。

好歹也是个皇子,康王赵构不开口,其他人也不敢追问。当然,周围人群的指指点点是难免的了。

然而就是在今天。汴梁城中居然快马送来钦宗皇帝的亲笔蜡丸信,赐封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让赵构尽快去勤王救驾。

这一下可就解决了康王赵构所有问题。

不但是以前的种种举动变得顺理成章,将来的每一个行为,都可以说成是奉旨行事;只要钦宗皇帝不再下第二个旨意,康王赵构就可以称霸一方。

当然,康王赵构想要的并不只是这么一点点。

几个时辰之前还是一个抗旨逃跑的皇子,仅仅是凭借钦宗皇帝的一封亲笔信,康王赵构就摇身一变,成为一呼百应,万民拥戴,手握天下兵权的大人物,即便暂时还只是一名光棍司令。

随之而来的,就是四周人群对自己态度的转变:从开始时的轻蔑应付胡乱打发,到现在对自己的无限遵从和敬畏。

从这些人的唯唯诺诺中,康王赵构感受到了一种高高在上生死由我掌控全局的快感。

这一切,全部都是因为钦宗皇帝的一封亲笔信。

而这个钦宗皇帝,与康王赵构在汴京一起生活多年,他有多废材,多么不堪,身为九弟的赵构,心里最清楚明白。

皇帝的威权所在,又一次重重地敲打在康王赵构的心坎。

自从离开了岳家庄后,康王赵构的心思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

根据周侗对卦象的判定,汴梁城肯定会被金兵攻破,不单是国家破灭,就是连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也会沦为阶下之囚。

这个时候,宋徽宗其他的儿孙都还被困在汴梁城内;假如这个判断没有错,赵构就是是唯一一个能逃脱出金兵抓捕的皇子,也是唯一一个有资格继承和延续赵宋政权的皇室成员。

说句实在话,因为母亲出身卑微,按照正常的排序,赵构是没有丝毫的机会登上皇帝的大位。

然而现在遭逢乱世,与皇帝大位的距离是那么的接近,登上皇帝宝座的路径是这样的具体,你让康王赵构如何不砰然心动。

再加上,有了钦宗皇帝的这张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任命圣旨在手,康王赵构的正统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

百感交集,已经不足以形容康王赵构现在的内心变化。

可惜的是,身边没有知心人来出谋划策,更不要说来分享心中的秘密。

宗泽?这个顽固的老头子,一心只想着如何打败金兵,入京救驾;岳飞?与李纲和宗泽等人关系太密,立场不明;其他人?已经没有其他人了。

如今的康王赵构,已经学会了把心事和秘密收藏在心底。

正因为如此,那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始终在康王赵构的心中萦绕盘旋。

感觉到变化的不单单是康王赵构,还有开封府汴梁城的普通民众。

与天朝一样,东京汴梁城是全国最富庶的城市,没有之一。

东京汴梁城里面的居民,是全国,甚至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为富裕的一个人群,多有钱粮房产。

正因为这样,刚刚得知城门被攻破,金兵就要入城的那段时间,汴梁城里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氛。

完蛋了,那些满身都是羊骚味的野蛮人已经冲进城来;听说他们喜欢吃人肉,不知道是煮熟才吃?还是被生吞活剐?

出于对金兵的陌生和发自内心的鄙视,种种的谣传在汴梁城的大街小巷中流传开,越传越可怕,越传越离谱。

意外的是,金兵的大军竟然没有进入内城,而只是驻守在外城里。

还有,金兵居然派人四处张贴安民告示,说已经下了军令,对普通的百姓家不杀人,不掳掠,不侵扰;当然,榜文里也说,对于不守信誉的赵宋皇室以及那些大官,不在这三不的范围。

更有趣的是,之前在临近外城处发生的一些杀人掳掠的士兵,被金兵元帅的亲卫队抓获,证明是宋朝的禁军,还被金兵押着游街示众。

一时间,汴梁城内的民众群情汹涌,不但是对金兵的好感急剧上升,还有很多游手好闲之辈成为了金兵的带路党,甚至专门伏杀宋朝的官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