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修帝皇大道的 > 第104部分(第1页)

第104部分(第1页)

我果真猜测不错,陛下既然是执意而为,想来必是有其目的。这修真资源虽然是十分稀少,这些童男童女即使没有踏入这修真之徒,但以其资质也是远异于常人的战士,若是一旦修为有成,只怕那所谓的五大剑修世家也是难以望其项背,陛下果真是深谋远虑。”云熙又道。

林易听这云熙所言,心中真是感慨万千。这绿珠姑娘不仅是容貌无双,更善轻歌曼舞,想不到的是她竟然是妖修之躯。虽然林易是看不清她究竟是何种资质,但她体内的元阴之气却是大补之物。但是,林易只所以是让她成为自有之身,可并不一时意气用事,主要是绿珠修为尚浅,仙基尚未筑出,那些元阴之气虽然罕见,对他来说也不过杯水车薪,对于打通体内余下的三处大窍,并没有多大用处。况且这绿珠背后,还站着一位高人,其修为竟然是和姚大、白骨夫人是不相上下,这人正是那当日有过一面之缘的名叫南萝的老妪。想不到这面貌如此丑陋的女子,竟然是生出如此貌若天仙的女儿。

这绿珠是古代最著名的美女之一,多少男人是梦寐以求,一亲芳泽,但是林易知道她是心有所属,林易更是不愿彻底得罪那南萝。这南萝自然是十分感谢林易放了她们,这金谷涧就是其多年修行之处,自然是就送给了林易。这金谷涧常年见不到阳光,月光却是可以撒入每一处地方,正是那传说中的绝阴之地,但是对林易却是没有任何帮助,林易自然是做个人情送给了这重伤的云熙,成为其疗伤安息之所。

“义释绿珠姑娘,虽然是得到天下无数才子佳人钦佩赞赏。但是这选秀之事,朝野内外只怕对朕已经是敢怒不敢言,若是再一味地四处巡游,不问政事,只怕这民愤四起,最重要的是那些潜伏起来的野心家,只怕也是跃跃欲试!云师姐在皇宫中生活十多年,足智多谋,熟悉朝政大事,更有女诸葛之称。师姐十分精通幻化之术,既然是可以装扮为充华夫人赵粲十多年,想来再继续装扮这皇上,只怕也不是什么难事!”林易接着又道。

“果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原来竟然是这目的,看来陛下果真是一分亏都不会吃!既然是有求于你,自然是可以为之。不过我这换骨易容之术虽然是可以轻易变化成和你一模一样的身体,但是你这言行举止却不是可以轻易模仿,所以这几日可要常来多陪我聊聊天!”云熙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陛下所用朝中文武,皆是真才实学,光明磊落,赤胆忠心之辈,因此这朝政大事,只要是张华等辅政大臣赞同,我只要点头即可。只是这中宫娘娘和其他众多的娘娘,我可是没法帮你安抚她们!”云熙接着又是话锋一转道。

林易虽然觉得她是有说笑的成分,但这却是一个现实的大问题。不过他自然想好了让这云熙暂时伪装为皇帝,他自然是想好了办法。

第一百八十四章 无为而治

于是林易不得不花费了数天的时间,把王惠风姐妹、蒋俊、韩玉凤这四女的个人爱好和生活习惯全部都告诉了这云熙。林易所能的做的事情只能是这些了,这之后的事情就要靠她的随机应变。不过,只要这云熙冷下脸来,摆出皇帝的高高在上的冷酷威严,林易这几位老婆,自然是无法在生出什么事端。即使她们心中什么疑虑,如此私密之事也无法与外人说。况且,以这云熙的能力,关键时刻若是她们逼得太紧,只需轻轻一挥,就让她们是南柯一梦。

不过林易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也留下了信物字据,关键时刻,若是云熙被她们发现了女儿身,是个冒牌皇帝,只能把这些东西拿出来,把实情告诉王惠风等人。

就是这短短一连数天的接触,林易虽然不是刻意而为之,但是这云熙就已经是把他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包括这正常的爱好,以及走路、坐姿,说话的语言和形态,无一不是学的惟妙惟肖!

不过这依然不够,毕竟当年云熙假装为充华夫人赵粲之时,赵粲还在闺中,宫中之人对其都是第一次见面,而皇宫一入深似海,对赵粲比较熟悉的父母亲人,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她。因此这云熙才能是鹊巢鸠占,假扮这赵粲之身,十数年而无人知晓。

而此次,云熙假扮为皇帝,其难度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政务处理之事,自有一般班大臣为其处理的头头是道,云熙只需要点头盖章即可。但作为一国之君,这其中的突发事件太多,这皇帝的交际圈太广,每日接触的人事太多,自然是要复杂的多。

幸好的是,云熙现在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适应这种身份,不等她身上伤势完全恢复,她这换骨易容之术根本是无法完全施展。因此。林易必须要等她伤势完全康复后,方可离开这皇宫之中。

转眼间,时间已经是到了永康二年,这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冰雪融化,春暖花开,大晋全国各地又迎来了勃勃生机。

春天只是一年之中农民辛勤播种的季节。作为立国根本,林易是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他多次下诏说:“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在此诏中明确了以农立国的思想,林易还亲自带领朝廷百官,并举行亲耕仪式,表示为务农带头。

农业、农民、农村。这三农问题,即使是数千年后国家发展的难题,国之根基。但是在当今科技发展极度底下的时代,林易所能做的就是带头劝诫桑农, 皇后王惠风率嫔妃亲桑以奉祭服, 鼓励百姓开荒屯田,更是其赐天下民俩年田租之半。

重申以农为本,反对弃本事末,还决定减免当年半数的田租。登基以来。林易多次下诏书申劝务农之旨,批评官吏劝农不力,督促百姓务农力田,甚至可全免土地税。重申以农为本,反对弃本事末。严厉制止开国以来的奢靡之风。

因连年欠收,又遇到水旱疾疫和雪灾之忧,这才导致国库空虚,百姓疾苦,饿殍遍野。林易希望大晋风调雨顺,国力越来越强大。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林易带领大臣祭天祈祷道。

可能是天下百姓是越来越习惯这越来越寒冷的气候,应付这种极端气候是越来越有经验;可能是林易的诚心祭天,感动了上苍。这个冬天虽然比上一个冬天还要寒冷,但是饿死、冻死的人却是少了许多,那些让人望而生畏、不战而退的干旱、水灾、瘟疫,也不像以前那么恐怖了。

但是林易知道,所有这一切,却是事在人为,主要还是由于刚兴建的那些水利起了一定作用,最重要的是朝廷这个冬天大把的赈灾粮饷发了下去。

林易即位后,虽然没有大力招兵买马,扩军建队,开疆展土。但是林易知道,在这不知不觉中,这大晋是走上了正轨,国力是日臻增加。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每个帝王或许都知道这样浅显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林易知道,经过这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割据,军阀混战,经过这100多年的战乱,中国古代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是更需要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林易感到奇怪的是,现在天下无不推崇老庄学术,好黄老之术,只是为何老君这治国之术,却是甚少无人推崇。或许王衍、乐广等这样的清谈名士,学术大家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这才导致在朝堂之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日就知道吹吹牛。

老君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自我实现无为无不为。老子肯定“清静为天下正”,因而用“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妙语来形容清静的无为而治。

庄子认为世人希望安然自在,没有听说过要管制天下。远古的君主治理天下,出于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即使用尽天下的力量,也不足以奖赏善举;即使用尽天下的力量,也不足以惩罚罪恶。这也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问题,*无限。因此林易登基之初,这才大大减少对功臣的封赏数量和规模,避免那些狗尾续貂的滑稽事情发生。

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的时候,为了恢复国内的生产和经济,都会实行一段时间的无为而治。比较著名的是西汉初年,陆贾根据黄老学说综合当时国内情况,提出不可“极武”,不能“用刑太极”,而要“文、武并用”,即所谓“无为而治”。刘邦及后来的文景二帝都奉行了这一政策,使得饱经战乱的国内生产有了极大的恢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