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帝仙王论 > 第98部分(第2页)

第98部分(第2页)

当时的朝局,危机四伏,远不如前几年了。在那时,贾后还能听取一下忠告,君臣同舟共济,度过了种种难关,好不容易使朝局稳定下来,而皇后却在一片歌功颂德中,变得越来越贪图享乐了,甚至干出那淫杀少年的伤天害理的事来。贾模被她活活气得躺在床上起步来了。贾后开始对他和张华也日渐疏远。而对贾谧、和孙秀等却越来越亲密。弄得朝政日非,边境不宁,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还有那些朝廷大臣。甚至于身负重任的王衍、乐广等人,对朝中大事,国家安危,人民疾苦,全不关心。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俗事”,而把全部精力用于“清谈”和“玄学”上,尊奉“虚无”,把浮夸怪诞视为真学,把敬业奉公和踏实苦干的人看成傻瓜。上行下效。一时间贪赃枉法,腐败成风。单靠他自己和张老相国几个人,已显然无法控制局面了。

这个时候,终于有人出现了!太子司马遹不就是他一直希望的有道明君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现在虽只是一介草民。但是他愿意发挥自己最后的一点能量,已报司马遹对他网开一面,不杀之恩!

现在社会虚浮奢华,裴頠早就看出了这大晋国力衰弱,边境不宁的重要原因。这《辩才论》和他的数年前引起轰动的著作《崇有论》一样,一脉相承,同样是针砭时弊。

在学术上,裴頠信奉《老子》、《周易》,属于“正始之音”的清淡名士流派。所谓“正始之音”,即指曹魏正始年间玄学清谈之风,代表人物是何宴、王弼。当今的名士崇尚老庄,—方面是崇尚老庄放达自然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崇尚《周易》、《老子》中的理辨思想。

但是裴頠又好像是这些名士中的另类,这些清谈名士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视其主之颠危,若路人然。但裴頠十分关心西晋的治乱,不能说不颇主之安危。特别是他的崇有论,更是当今主流思想中的另类。

裴頠认为,总括万有的“道”,不是虚无,而有“有”的全体,离开万有就没有独立自存的道,道和万有的关系是全体和部分的关系。他的观点有力地批驳了 “贵无”派认为万物背后有“道”、万有背后有“无”的唯心主义观点。

在裴顾看来,万物的本体就是事物自身的存在,万物皆因“有”而生成,不能从“无”而派生。同时他又认为,“无”是“有”的丧失和转化。“无”不能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有”才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积极的影响。他说:“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谓匠非有也。”也就是说,心灵和实践是两码事,不能认为心是无的。工匠不是器物,但是,制造器物必须依靠工匠。

裴頠认为,《老子》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本”的强调,提醒人们不要离本逐末。但是当今盛行的责无论者背离《老子》的本来宗旨。在当今玄风愈煽愈炽,贵无贱有,整个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背离社会现实。裴頠的崇有论无疑不是一个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强心剂。可是他的呼喊太过薄弱,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果真不好受。

可是不管怎样,他必须要让新的执政者知道,若要兴国,必须要废除这清谈之风;若要兴民,必须要废除这奢华之风。他所有的治国想法,都在他这《辩才论》著作中,希望能为朝廷再作最后一次贡献!

裴頠想到这里,疾步来到书案边,又开始挥笔大书。刚一落笔,门吏已经来报:“老爷,有一乞丐,从后院跳墙而入,说他是特意来找老爷!”

裴頠一惊:“乞丐?问过他的姓氏吗?”

“他自称‘元道山人’,说是相爷的挚友。”

“啊,是他?看来该来的,果真就来了!”裴頠立即走出书房。

元道山人姓鲁名褒,字元道,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人称“元道先生”,又称“南阳大侠”。此公博学多才,武艺超群,以贫素自立,寓居京城。他见纲纪大坏,大官小吏,只要有权在手,无不贪污受贿,伸手捞钱,故而著《钱神论》以刺时风之贪鄙。

这《钱神论》,见解精辟,切中肯綮,实乃当世难得之佳作,故此文一出,朝野传诵。切中了朝中权贵的要害,他们卖官鬻爵,就像市场上做买卖一样,贿赂贪污,完全公开,腐败之风盛行。

贾谧觉得这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好像暗中就说他, 于是他污蔑鲁褒此文是为盛世抹黑,制造妖言,诽谤大臣,盅惑民心,意欲谋逆,非置鲁褒于死地不可。

裴頠敬重这鲁褒是文武全才,人品更是刚正不阿之,因此极力为这鲁褒解脱,并将其虎口中救出。他更是上书皇帝推荐鲁褒在朝为官,鲁褒婉言谢绝,不愿为官。后来,他才发现这鲁褒竟有飞剑斩邪,腾云驾雾奇术,这才知道这鲁褒竟是世外高人,此后更是早晚请入府中赐教,十分尊崇,更是聘请鲁褒在府上教长女裴玲的武艺及诗文。裴玲虽只7岁,然聪明伶俐,一学便会,鲁褒很喜欢她。他当年曾答应这鲁褒,他人若是无官一身轻,必然跟随他一起求仙问道,逍遥世外!

元康四年,鲁褒老母病故,他告别裴府,在母墓旁,筑庐守孝,裴玲也随他一起学艺,这一去就是数年。想不到,这今日竟然来到了府中,想必他是早已知道裴頠已经被罢官之事。

“爹爹!”裴頠刚走出书房,门外一个熟悉的声音已经传来,正是其女儿裴玲。这数年不见,小丫头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裴頠恍若隔世,差点没认出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 出尘

裴頠忙把鲁褒迎进书房。在烛光的照映下,只见这位年逾4旬的挚友,虽然是破衣如鹑,赤足露肘,脸上身上全是污泥,像个乞丐,但是身体骨却是十分硬朗,精神更是神采奕奕。同样的年龄,却是要比他年轻上了许多。

鲁褒身后那个鹅蛋脸姑娘,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身着红色紧身服,背插宝剑,颇有女侠之风,正是其宝贝女儿裴玲,只见她眼里含着泪珠,刚见到裴頠就紧紧地抱住了他。

裴頠令人立即端来酒,为鲁褒压压惊。不解问道:“先生怎么这么成了这个模样,以先生的道术修为,何至于如此之相?”

鲁褒接过酒来,一饮而尽,用衣袖把嘴巴一抹,这才把他在洛阳城发生的事情大概说了一下。原来这鲁褒就是那当日金墉城内一起对付那灵骨和黑色触手的十多个修士之一。只因这鲁褒修为不高,又是十万火急之际,因此林易对他的印象并不是十分准确。

但是这鲁褒却是对林易印象十分深刻,林易虽然没有刻意提起自己的身份,只怕这鲁褒早已是猜测出。不过向他这样视权贵如粪土的世外高人,时间的王侯将相和黎明百姓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身份的不同。

“当日,我和小玲听说你被罢官归家,想起多年前的约定,于是来到了这洛阳城,但却是差点再见不到老友,重伤了数日,这才略有好转!”这鲁褒于是把洛阳金墉城中发生的事情大概都说了一遍。这裴頠虽然是一介凡人,但却是蕙心兰质,他们之间早已是多年无话不说的挚友。当然那王乔叫他们发毒誓的那些消息,他是不敢丝毫透露半点。当日这鲁褒修为在那十多个修士中,虽然修为算较低者,是毫不起眼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他离那灵骨最远,那触手的一击也不是重点目标。最终他虽然是重伤,却是保下了一条性命。

裴頠听这鲁褒所言,心中真是大吃一惊。他虽然是罢官赋闲在家,但是被没有回到河东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