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横扫列强(1-191) > 第484章 建立雷达站 恐怖的防空火力(第1页)

第484章 建立雷达站 恐怖的防空火力(第1页)

湾岛西部的长雄港,在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后,终于被南海舰队彻底占领。此刻的长雄港,已不再是昔日战火纷飞的战场,而是蜕变为整个华国远征军的大型后勤补给基地。阳光洒落在港口的每一个角落,映衬着码头仓库中堆积如山的物资。

每天,都有满载着弹药、火炮、装甲单位和坦克等各式物资的运输船队从遥远的北海港出发,穿越广阔的流湾海峡,缓缓驶向长雄港。船队的到来,总是伴随着一阵阵汽笛声和海浪拍击岸边的声音,这些声音在长雄港上空回荡,仿佛是胜利与希望的赞歌。

今天,南海舰队的司令蒙巴顿上将与陈统并肩站在长雄港的码头上,他们的目光远眺着海平线的尽头,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人物的到来。蒙巴顿上将身穿笔挺的军装,胸前挂满了勋章,他神情严肃,不苟言笑;而陈统则是一身便装,神色轻松。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雄港附近已经建立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军用机场。机场上,一架架战机整齐地排列着,随时准备起飞执行任务。而囤积在这里的补给物资,更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量。弹药箱、火炮零件、装甲板以及各种军需品堆积如山,足以支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为了确保整个长雄港后勤基地的安全,一支师级部队被刻意安排在这里驻防。他们日夜巡逻在港口周围,时刻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威胁。

就在此时,远处的海平面上出现了一艘大型军舰的轮廓。它缓缓驶来,最终停靠在长雄港的码头上。蒙巴顿上将和陈统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知道,那位重要人物终于到来了。

陈统跟蒙巴顿亲自等待的重要人物,是北疆军事科研中心的顶级科研专家向昊文,而他也是研发出北极星雷达系统的头号功臣,此次向昊文来到长雄港的目的,就是要在长雄港附近建立雷达站,用完善的雷达监测体系,来防备扶桑方面的空袭。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深入,南国政府向扶桑求援已经是既定的事实,而扶桑在岛上除了湾岛军团以外,还有一支人数规模达到三千人左右,拥有各种类型轰炸机,战斗机超过五百架的航空联队。

随着军舰逐渐靠近,陈统和蒙巴顿都能清晰地看到甲板上忙碌的身影。

终于,军舰稳稳地停靠在军港外围。只见一名身材中等、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在几名卫兵的守护下,缓步走向停在一旁的小艇。他就是北疆军事科研中心的顶级科研专家向昊文。

小艇划破海面,很快就靠上了码头。向昊文踏上码头,步履稳健。他环顾四周,看着码头上堆积如山的物资和整齐列队的士兵,他知道,这里将成为他接下来工作的重要基地。

陈统和蒙巴顿快步迎上前去,他们伸出双手,热情地与向昊文握手。

“向教授,您好,我是此次远征军陆军总司令,陈统。”陈统的语气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激。

“向教授,我是南海舰队司令蒙巴顿。”蒙巴顿同样表达了对向昊文的尊重与欢迎。

向昊文微笑着点头,回应道:“陈司令,蒙司令,感谢你们的盛情接待。我知道这里的工作的重要性,我会尽我所能,为华国的胜利贡献我的力量。”

在蒙巴顿跟陈统的带领下,吃过饭的向昊文开始参观整个长雄港后勤基地,整个后勤基地占地约2400余亩,包含了二十六座大型物资仓库,四座储油仓库,十二座弹药仓库,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物资从这里送往前线,后勤基地被长达数公里的铁丝网整个围在中间,不断有士兵在基地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

“向教授,我们整个后勤基地的防空火力非常密集,用以防备扶桑方面的空袭,围绕着整个防空基地,我们共建造了24座G型防空塔,以及48座L型防空塔,在基地内部,间隔三百米的高点位置,都有我们的防空炮存在。”

“G塔规格为75米x75米x39米,外墙厚度为3。5米,楼板厚度为5米。L塔约为43米x43米x55米,外墙厚度为2。5米,楼板厚度为5米。另一规格L塔为57米x57米x42米。内部采用钢筋结构,外部以混凝土浇筑,外壁厚度达3。5米以上,可抵御250千克级以上航空炸弹的直接命中以及各种口径航炮的扫射伤害。”

“G塔跟L塔的主火力由4座最大射高约1。2万米的105毫米Flak38高射炮构成,并在其周围搭配37毫米或20毫米四联装高射炮作近距离拦截用。整个基地中,一共有七十二门105毫米Flak38高射炮,超过二百门37毫米四联高射炮,24门双联128毫米Flak40高射炮。”

“在敌军轰炸机编队飞来之时,高射炮塔将实施“弹幕”战术:即在3-4秒之间,所有高射炮以最快速齐射,打出一个边长约240米的正方形“弹幕”拦阻在敌军轰炸机面前,以造成最大程度伤害。”

听着蒙巴顿的介绍,向昊文神色赞叹的点了点头,毫无疑问,远征军后勤基地的防空系统是极为夸张的,如此密集的防空火力,足以让敌军的任何大规模空袭无功而返,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向昊文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里设立雷达站,建立北极星雷达监测系统,以求能够在正式战争中,快速发现敌方空军部队飞机的踪迹。

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一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雷达显示器屏幕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

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位阵列、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

在这个世界,十年之前,英格力帝国就已经将雷达纳入了他们的防空体系,英格力帝国在边境地区设立的大量防空雷达系统,在长达三年的欧洲战争中,可谓让伯德帝国的空军吃尽了苦头,被称之为天空守护神雷达系统。

而向昊文研制的这个雷达系统,可以在距离一百五十公里外,就探测到其具体形态,飞行轨迹,编队规模等,从而对地面部队发起预警,做好提前应对的手段。

之所以苏正阳对长雄港的后勤基地下了如此之大的功夫,并不单单是为了防备扶桑的空袭,苏正阳准备将整个流湾打造成华国的海上军事堡垒,长雄,吕山,阿里,三大港口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战争结束后,对于长雄港后勤基地的建设仍旧不会结束,这里会成为华国在流湾岛最大的后勤保障基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