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 第652部分(第2页)

第652部分(第2页)

尽管在朝鲜军中显得是服服帖帖,但一踏上返回江户的归程。这个川上正男立即就变了脸。在劝说他一同跑去继续投靠孝明天皇,并希望依靠假传朝鲜方面的回复,以协助孝明天皇彻底剿灭德川幕府不成之后,居然在背后对他根上名义痛下毒手……

对于根上名义到底是如何受的伤。甚至川上正男是不是已经跑到了孝明天皇那里,德川家茂都并不在意,令他真正欣喜的,只是根上名义所说的那个朝鲜方面已经承诺让他做新rì本的一国之主。

于是,在破格授予了大功臣根上名义一个护**的少将军衔之后。德川家茂即赶紧跑到鲍林那里,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一月十三rì,,为了表示要与原来那个“肮脏无耻”的rì本国彻底决裂,仅仅只是在草草地略加准备了一番之后,德川家茂开始正式宣布**建国,并急不可待地给自己加冕了“大江户王国”国王的桂冠,宣布关东诸藩皆为“大江户国”的法定领土。

十五rì。“大江户国”国王德川家茂颁布谕旨。在公开严令“大江户国”军民绝对不许对朝鲜军队做出任何敌对的行动以及敌视态度的同时,还号令正在进军之中的全体护**将士,为了崭新的“大江户国”的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战,务必彻底清扫干净以孝明等贼酋为首的rì本国乱军。

等这一切都搞完了之后,顿感一身轻松且志得意满的德川家茂,又开始缠着他的那位鲍林总顾问阁下。咨询起他的这个“大江户王国”的国制,到底是照着大英帝国朋友的样子。将下属那些原有的土藩们整理改变为几个大的郡呢?还是把这些土藩都改成王国zhèng fǔ直辖下的一个个县更合适?

做事jīng细、谨慎的鲍林,对根上名义带回来的朝鲜方面的答复。心里多少是有些犯嘀咕的。原因是,所谓的来自朝鲜方面的答复,不过都是那个根上名义的上下嘴唇子一碰而已,哪怕连个带有朝鲜方面字迹的二指宽的便条谁也没能见到。而如此关系重大的事情,没有白纸黑字做出的承诺,不管怎么说,还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根上名义那已近半死状态的样子,以及根上名义转托松平信古所传回来的川上正男兄弟的背叛,却都不是假的。

因此,面对着眼前的危机,早已没有了任何能够起死回生的主意的鲍林,也就只能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将根上名义所说过的,都当成是绝对真实的事情去做。

可尽管如此,鲍林还是对这位德川家茂大将军,哦,现在应该称呼为德川家茂国王陛下了,鲍林还是对这位德川家茂国王陛下的好心情,以及这位国王陛下过分乐观的对未来的憧憬,而感到不安。

鲍林是个很现实的人,不管是任何事情,在没有出来真正的结局之前,鲍林先生都不会把它当成是真的。

“我亲爱的国王阁下,现在我们应该考虑的,还不是以后的王国该弄成个什么样子,而是应当集中jīng力,好好想想到底如何才能够确保这场讨伐孝明之战的彻底胜利。”

见到鲍林总顾问对于自己所关心的事情根本一点儿都不上心,德川家茂很是有些不舒服。他不明白,难道他这位已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大江户国”国王对孝明那些rì本残余的讨伐,还会有不胜之理?

其实,鲍林的jīng细和谨慎,还是非常正确的。

馆林、结城、下馆百多里的战线上,凄风惨惨,愁云漫卷。

尽管连续三天都能拿下馆林、结城和下馆三城中的任何一城,且还打来了胜海舟和有马新七所帅的数万jīng锐护**。但是,仁和寺宫嘉彰亲王依旧指挥若定,丝毫也没有让兵力略占优势,又有坚城作为依靠的护**占了自己的半点儿便宜。

一连十天,双方先是在馆林城外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的野战,接着,又在下馆一次次地杀得你死我活。

十余战下来,讨贼军(鉴于德川家茂悍然背叛rì本,**建国,孝明颁布谕旨,讨幕军也就正式变成了讨贼军)与护**杀的是横尸遍野,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片血红的冰面。

对于讨贼军的如此强悍,胜海舟似乎并不太介意。

在他看来,即便就是这样地跟那位嘉彰亲王硬耗下去,只需要再打上几场大规模的野战,嘉彰势必就会成为他手下的败将。

然而,事实却告诉他,他真的是想错了。(未完待续。。)

s

………【第六七一章扫荡日本岛之“扫尘计划”(八十一)】………

一月二十八rì,胜海舟调集人马,准备在馆林藩方向与嘉彰亲王的讨贼军再次来一场大规模的野战,尽管未必能够一下子就彻底击败,至少可以让那位已经在馆林城外野营了近二十天的嘉彰亲王殿下雪上加霜一把。

似乎是早已洞察了胜海舟的居心,毫无退缩之意的嘉彰,也凑集起了自己的主力,与胜海舟的护**再度面对面对垒。

这场近八万人参战的大搏杀从上午九时开始打响,一直杀到了下午,中间的双方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只管各施绝技,炮战、枪战加肉搏战无所不用其极,杀的是昏天黑地,难解难分。

下午三时,眼看着对方的全部后备力量都已用尽,胜海舟一声令下,磨刀霍霍已久馆林军团,如狼似虎地扑上了战场。

随着这一支有生力量的突然加入战团,本就是在做着勉强支撑的讨贼军,顿时险象环生,全线的大崩溃,似乎就已是只在转瞬之间的事情。

但是,就在这种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奇迹出现了,原本已经打算要认输了的嘉彰亲王,也突然得到了一支奇兵的支援。

这支出现的相当是时候的奇兵,并非来自东线的天野八郎,也不是那位静养在宇都宫城内的孝明天皇有什么先见之明,又给他增派了另外的人马,而是来自于胜海舟背后的馆林城内。

此番出征的嘉彰亲王,应该是充分吸取了那位战死在大宫阵台的炽仁亲王的悲惨教训,从一离开宇都宫城的那一刻起,他就抱定了战场决胜与宣传攻势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的进军原则。

当大军受阻于馆林、结城、下馆诸城的时候,嘉彰是连武力强夺带宣传攻势不断,尽管依旧连rì不克,尽管此后的十余rì又不得不要与胜海舟带来的护**主力做一次又一次的艰苦野战,并毫无半点儿能够取胜的迹象。但其宣传攻势的作用,却在馆林等城慢慢地发酵起来。而之所以能够令这种潜在的能量终于在馆林城积聚到了极点的,还有德川家茂的一份功劳。

德川家茂竟然在江户城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大江户国”,这样的事情对于馆林藩大名秋元志朝之类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毕竟他们原有的既得利益不仅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而作为开国的大功臣,他们还很有可能得到一些更实惠的东西。

然而,馆林城内还有另外的一些人物。却不肯附和秋元志朝之类的意愿,尤其是秋元志朝手下的“白虎队”。

这是一支秋元志朝按照德川家茂全民皆兵的意思,专门选用一些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所建立起来队伍。

“白虎队”的人数虽然不过三百多,却各个都是如同吃了**汤般的忠于自己的国家。

不过,秋元志朝显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些少年们所真正忠于的,其实还是他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天皇。

于是,这支曾经在前几番的大野战中也曾拼命冲锋陷阵,并在与嘉彰的讨贼军一次次血战中折损了三分之一,本次大战中却被秋元志朝怜悯地留在了城内的“白虎队”,在得知了“大江户国”成立的消息后,终于反了。

借着城外大战正酣,而馆林军团也被胜海舟拉出了城的大好时机。“白虎队”的两百余少年。先是杀进藩府,砍下了秋元志朝的人头。借着,又冲上了北城的城头,将城上的数门大炮的炮口,瞄向了就设在护城河对岸的护**临时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