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为如此,为了能够让全体国民都有着一个良好的体魄,绝对不肯丧尽天良的太平天国政fǔ,在大力发展经济,努力丰富各种有益于人民的生活物资的同时,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体质”的口号,将全民体育活动当成是促进国家强大的一桩头等大事来抓。
工厂里车间前的空地上,农村的田头,学校里的cào场,到处都有无数工人、农民和学生们踊跃参加全民体育锻炼的身影儿。
工人、农民和学生们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其体魄,有益于他们更好地从事工农业生产及课堂上科学营养的汲取。
而作为保国为民的军人们,种种必要的训练科目则就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他们的体魄,同时还具有着要在战场上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重大意义。
在红军部队的官兵们之中大力普及技击术,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技击术没有所谓的武术中那样可以令人眼huā缭luàn,甚至是叹为观止的各类超级的舞姿,仅仅就是三招五式,看似也并不复杂的简单动作。但只有当你天天重复着这些简单的招式,最后重复到了可以随心所yù地信手拈来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技击术的真正内在价值。
当年的第一支工农红军部队——教导旅,也是首先把技击术加以了科学地整合的红军部队。什么锁喉、撩yīn、抬膝顶腹之类平时显得极为单调的,却能在关键时刻克敌制胜的技击招数,早已被教导旅的将士们练的是熟的不能再熟。
于是,一个真实的笑话发生了。
在东北战场上的一次抓俘行动中,当时担负抓俘任务的教导旅特务营的一位红军士兵,不知道是由于过度的兴奋,还是一时的疏忽,居然忘记了眼前他所面对的沙俄士兵的身材,要比之前他所遇到过的那些“大清国”的兵勇们高出了许多。
黑暗中,他还是习惯成自然地双手牢牢抓住沙俄士兵的两肩,右膝则猛地向上一顶,打算这一下就把沙俄兵顶成个昏厥状态。然后肩上一扛,大功告成。
可惜的是,由于身高的误差,却使得这位红军抓俘能手那原本是按照老习惯要顶在对方小腹之上的右膝盖,竟然结结实实地撞上了对手的“命根子”。结果是,倒霉的沙俄兵连声都没哼出一下,就一命呜呼了。
实在是厉害至极!
与广大的红军将士们“沉mí于”技击术一样,拼刺刀,那更是各红军陆军战斗部队的挚爱。
“拼刺刀,看谁拼得好,当兵保卫祖国练好这一刀。
上战场和敌人来个劲战,和敌人来个劲战,就要和他,就要和他拼刺刀。
杀!”
听听这首威武豪迈的红军战歌——《拼刺刀》,根本不用细说,你就完全能从中体会到太平天国工农红军的将士们,在与敌短兵相接之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畏和十足的霸气!
!@#
………【第五七○章“暖流行动”(九)】………
第五七○章“暖流行动”九
作为红七军的新一代成员,红二十六师的大多将士们虽然不能像老红七军的将士们那样,人人都善舞一把锋利骇人的大刀片子。但与全军的其他各部一样,红二十六师的将士们却早已把老红七军所拥有的“小刀会”的优良传统了继承下来,并发扬在了拼刺刀的这个军事技能之。
在红二十六师的序列当中,就有着这么一个以拼刺刀的硬功夫而闻名全军的优秀连队——红七十八团二营的一连。
在这种面对面的,真正的强者的对决之中,怎么也应该算得是玩弄长枪刺刀的“祖师爷”,还曾无数次地凭借着他们手中的长枪和刺刀,令众多的他国百姓屈膝的英军官兵们,现在,却终于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才是玩长枪刺刀的最高境界。
在矫健的红二十六师将士们那神出鬼没的闪闪枪刺面前,笨拙无比的英军的官兵们,发觉自己简直就像是一群拿着玩具木枪的,刚刚开始咿呀学语的小儿,根本不堪一击。
而也正是在这种刺刀见红的对决之中,红七十八团二营的一连,终于完成了一个从“优秀连队”到“英雄连队”的升华转变过程。
在投身于两番大规模街巷内的刺刀对决之后,一连的官兵们仅以伤亡十一人的代价,换来的,却是倒在他们刺刀之下的一百多具英军士兵残破的躯体。
于是,情知只要抛弃了阿克拉维克这个坚固的堡垒做依靠,就只能跑进更为凶险的荒野中去裸奔的英军,在把所有反扑的招数都用尽了之后,又只得扎堆于城内几座大型的建筑物之内,进行垂死的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