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 第358部分(第2页)

第358部分(第2页)

“您是说……他们从外面秘密抽调了兵马回京?”普提雅廷一愣。

“只能这么解释,弈忻可不是个糊涂人。”慈禧轻轻点着头,“最关键还不止这些,他们既然敢抽调人马回京,就不可能只有这一支人马,这才是我最担心的。至于说到皇宫里的那几个奴才……”

慈禧缓缓地跺了几步,“高跟鞋”在木质的地板上咯咯地敲击着,片刻,她停下脚步,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瞅瞅伊戈纳季耶夫和普提雅廷,“如果他们非要撑过今天的白天,等到晚上,那就叫那个喜欢玩火的李鸿章再过把瘾,管他谁是谁,烧……把整个皇宫都一把火烧掉。”

“这……”伊戈纳季耶夫和普提雅廷吃惊地相互看看。

“到时候对外就说是弈忻这帮子狗奴才裹挟皇上自焚好了。”慈禧淡淡地一笑,“两条腿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儿的什么人还能找不到?大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对于终于从崇文门进了内城的僧格林沁来说,每走一步都太难了。虽然弈忻和端华对内城的九门防御人选都做了他们觉得很适当安排,可由于弈忻的犹豫,真正的具体应变计划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些原本是忠于弈忻一党的军队,由于没有事变开始后的具体攻击目标,更没有统一的识别标志,再加上根本不知道奕譞等人的倒戈,皇宫那里的炮火一响,这边一下子就全乱了套。

就像是慈禧銮驾在东江米巷沙俄公使馆附近遇到的那支军队,带队的将领在忙乱中本意是想去攻打俄国公使馆,牵制一下正在向皇宫进攻的沙俄人马,不想竟然正好遇上了慈禧他们这队人马。带队的将领其实在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遇上的是对手,而是错误地以为那也不过是和自己一样来攻打沙俄公使馆的友军。只是由于他认出了对方军中的荣禄,这才改变了判断。

可惜,就在双方刚刚开始大打出手之际,接到慈禧懿旨,也要赶赴公使馆的李鸿章恰恰拦腰杀了出来。唐定奎和程学启这两员李鸿章手下的猛将,京城内的官员们那是绝对不会熟悉的,那位带队的将领还以为是来了自己的援兵,稀里糊涂之间,就葬身血泊。当官的一死,残兵顿时崩溃。

而如今的僧格林沁,遇上的还是这个问题。德胜门、安定门同时丢失,他断定沙俄的主力必定是要就近攻打地安门,所以,一进崇文门,他就指挥人马打算迅速北进,斜刺里给进攻地安门的沙俄们狠狠地捣上一拳。可哪里知道,这一路走开去,抬头所见,几乎到处是乱兵,打了这个他喊错,不打那个自己又被打。到了最后,僧格林沁一咬牙,爱他娘的谁是谁,只要拦路上前就杀。

走一路杀一路,先别说精兵早已变成了疲惫之师,等他勉强靠近地安门,还没容得考虑下到底是立即展开攻击,还是暂时喘口气再说的当口,李鸿章和荣禄带着的人马就紧紧地尾随着咬了上来。

………【第四三三章 紫禁城的惊变(十一)】………

已经攻破地安门,正在继续猛攻号称是紫禁城的镇山——景山的柯西尼上校,也发现了其侧翼出现异常。他可不管你僧格林沁在想什么,立即调动手上的后备军队,先下手为强。

僧格林沁带进内城来的这些人马,除去他自己的三千马队,再就是随绵洵回京的部属。虽然所有的人马算起来各个都是他的蒙古同族,即便不用更多的磨合,使用起来也绝对是得心应手,可急昏了头的僧格林沁居然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偏偏忘记了,这些原本堪称是能征惯战的蒙古马队,绝大部分根本就没有来到过京城。少部分即使见识过京城风光的将领、侍卫,也不过就是曾经拜访过几家的王府,对京城密布的大街小巷完全陌生。更何况,早在进城之前,他就忽略了将要展开的其实一场残酷的城市巷战,近五千的马队在荒郊野地里可以叱咤风云,可一股脑呼啦啦地到了这京城里,哪里还有施展他们的那些看家本事的机会?

立脚不稳就腹背受敌,僧格林沁不得不首先采取稳妥的方法来应对。他下令全军稍作避让,马上分头抢占隆福寺、法华寺、怡亲王及恒亲王的王府,并向东控制住朝阳门作为立脚点,耗掉两面之敌的锐气后,再做计较。

哪知道,他的这个本来还不能算错的命令一下,大军顷刻间就乱成了一锅粥。该去抢占法华寺的人马见了寺庙就进,直接近水楼台先得月,瞎呼呼涌进了隆福寺,而应该占据隆福寺的兵马一见里面进去了友军,先是感觉自己走错了路,再一细看又不对,翻身进去再与友军理论。就是从前面退下来之后,本来沿着脚下的隆福寺头条胡同一直东去,就能轻松见到胡同尽头怡亲王府的人马,同样是愚不可言。领队的将官紧张小心过分,生怕会走错了自己的道,闷着头紧跟在前面是要去控制朝阳门的人马一通乱跑,要找的怡亲王府就从他们身边掠过,居然都没有发现。到了现在这种境地,就更甭说那些要钻到胡同里面去找什么恒亲王、固山贝子府的可怜人马了。

真是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啊,僧格林沁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失误”,使得他失去了更过宝贵的时间,错过了一个个有利的战机,五千铁骑变成了一堆堆窝窝囊囊的乱兵,一触即溃。

遗憾的是,僧格林沁的错误却还在继续。眼看着已经难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来稳住军心,僧格林沁被迫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集中一部分力量南冲,杀开一条血路进入东安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身先士卒,带着绵洵留给他的那队洋枪装备起来的马队亲自殿后,掩护其他的兵马去南冲。在与来势汹汹的沙俄兵往来冲击了好几个回合,终于给了狂妄已极的沙俄兵一个颜色看看了之后,僧格林沁带着一身的血污,这才趁势掉头南行。

可惜的是,先行南下的兵马好不容易冲破了李鸿章和荣禄那原本人数并不充裕的拦截,却眼望着皇宫的高大红墙,就是找不到任何一个门。在懵懵撞撞中,再次遭到李鸿章兵马的重创,除去少数聪明的兵将跑回了崇文门之外,大部一哄而散。

也许还算是祸兮福中伏吧,轻车熟路的僧格林沁却借此机会免遭了李鸿章和荣禄的全力阻挠,尽管负责殿后的百余名兵将尽数战殁,毕竟还有六七百洋枪兵跟随他抢进了东安门。

地安门失守,由于宫内仅有的不足五百忠义救国军士兵既要分兵去协助防守南面,还要兼顾东西两面,退守景山的兵马中,仅有二百装备良好的忠义救国军官兵,更多的则都是依靠鸟铳武装起来的火器营兵将。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沙俄兵一浪高过一浪的猖狂进攻,景山防御战的战况空前惨烈。

经过半夜的鏖战,高高升在空中的阳光却没有给山腰间、山顶上卧着的一个个坚守在自己位置上的官兵们带来丝毫的温暖。也许这种情况下,在他们的心中,还埋怨着那个能给人间万物带来光明的太阳根本不该跳出来。黑夜,毕竟是他们赖以抗击沙俄鬼的友伴,离开了黑夜的保护,他们承受的就是沙俄兵更加百倍的疯狂。

在山上,官兵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沙俄的兵马又在开始频繁地调动,一队一队陆续开来的原本是京城的禁军,也在加入到沙俄兵的阵列。这些兵马数量虽然谈不上很多,很显然,他们的出现,却对山上的守军心理,有着另外一种更加具有威胁力的打击。

“弟兄们,不要怕,他们猖狂不了多一会儿。”范文瑞利用这短暂的作战空隙,召集起二十几个带兵的官佐做着动员,“咱们这里有你们火器营,还有我们这些忠义救国军。你们是皇家的御林军,而我们是国家的守卫者,都要讲求忠义,崇尚护国。我们不应该是为了某一个流血,而要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做人的尊严而战,哪怕是去牺牲掉性命。”

范文瑞一指山下的敌军阵营,“看看吧,在我们的国土上,居然会有这些洋鬼子和他们的狗奴才们耀武扬威,这是什么?这是他妈的我们这些拿刀拿枪的大男人们的耻辱。我们这个号称是堂堂天朝上邦的大清国,什么时候跟洋鬼子敢硬气过?从来就没有。可从昨晚开始到现在,咱们做到了,这就是咱们的骄傲。咱们就是要叫他们看看,只要有咱们在,他们就永远别想直起腰从这里走过去半步……”

“文瑞是好样的,唉……要是京城内的所有官员都像文瑞这样,那帮子混蛋何至于有现在!”在烟雾缭绕的屋子里,弈忻看看脸色都是一水发灰,而且也和载垣一样都端起了大烟袋锅子的端华和僧格林沁,长叹一声,“要说怪还是都怪我啊……”

“老六啊,现在自责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了。”由于家祠被毁,直到现在还是无精打采的载垣翻了翻眼皮,“桂良大人殉国了,僧王的兵马即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