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 第242部分(第2页)

第242部分(第2页)

在秦日纲眼里,林凤祥大气,从不小肚鸡场,更不争名利,是大智大勇类的帅才,和林凤祥在一起痛快,而林凤祥战略战术上的魄力及眼光独到之处,也总要叫他钦佩不已。以前他曾经对林凤祥主持北伐,在统帅大军扬州誓师后,仅以二十多天的时间,就创造了横扫皖北十几个府县,所向披靡的辉煌战绩并没有太上心,他认为那不过是一时的侥幸。现在他已经彻底明白了,林凤祥当初的骄人战绩,那完全是来自于其本人的那种特殊的精神,不是别人能够随意模仿得出来的。

和林凤祥相比,黄再兴却恰恰相反,是婆婆妈妈的那种。黄再兴话多、事多,却不招人生厌,反而是觉得舒坦。因为事无巨细,好像总是没有他想不到的,大事小情更是只要进了脑袋里就永远不会忘,自然就成了方面军总部一个不可缺少,又极其难得的大管家。

就拿在四川休整的那段期间来说吧,建立地方政府、整军、发动百姓为出川做准备,还要与西藏进行必要的交涉,这些事情能把每个方面军的首脑们都忙昏了头。可即使如此,已经累得一直病着的黄再兴却依旧能够想到一个更远的问题,就是建议总部,要把已经确定留守四川的红三军几个师训练成能够适应高原作战的特殊队伍。嘿嘿,安王身边儿出来的人,好像都是有这个毛病,秦日纲有时老会这么的想,他服气了黄再兴,作为军事将领,他当然明白,如果没有一支能够随时进入西藏的铁军为后盾,西藏的和平光靠嘴谈显然不行。

跟黄再兴在一起,那是最省心不过的了。

另外就是,尽管论起在天朝的资历来,最初身为天朝武官之首的秦日纲自然要比起黄再兴来要老,可是要轮到在红军中的资历,那他反倒又是逊色一筹了。黄再兴曾经是东征军的参谋长,位置应该说是在他之上。可成立红一方面军之后,黄再兴还是做参谋长,而他却是副总指挥,于是,俩人的位置就掉了个个。

对于这点,最初的时候秦日纲颇有些得意,总算是翻了身了,也没有了以前心里多少会有些的压抑。可再看看人家黄再兴,黄再兴似乎从来就没有注重过这些,对他这个副总指挥而且是恭敬有加,在参谋长的职位上更是任劳任怨。因此,要说真正能叫他能诚服的,除去黄再兴那过人的才智,人品方面的高尚恐怕还要占了更多的因素。

“只要你秦老总觉得合适,我没有意见。”黄再兴笑着。

林凤祥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秦日纲,“好,那就这样,二十军在宁陕镇可以边修整,边等候景寿派出的南下援军,同时筹备后方转运站,三不耽误。五天后,红三军前卫沿库谷道出西安以东的蓝田,与东线二方面军出商州的部队相呼应,先右路军主力进关中,首先控制住潼关,不叫满清向关中增派一兵一卒。出关后,应当和二方面军的部队及时通气,呵呵,要有大将风度。如果友军已经出了商洛,则右路军就需要掉头控制西安、咸阳地区,潼关交给他们。”

说着,他微微一笑,“怎么样老弟,轻兵出库谷道可未必就比当年魏延想出子午谷的做法差到哪里啊,同样也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说说看,你老弟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更好的见解?”

“呵呵,”秦日纲笑着点点头,“我就是讨厌石祥桢手底下的那帮子家伙们跑的太快了。”这个不拘小节,有文化却又是粗鲁的实在人终于说出了个大实话。

林凤祥看看黄再兴,两个人哈哈地大笑起来。

“嗯,他们跑的可是够快的。不过,这次林老总可是不仅希望你秦老总跑的越快越好,而且还是全军也都能像风驰电掣一样哦。”黄再兴慢慢地收起了笑容,似乎表现出了一丝的忧虑,“由于我军的强大压力,满清在关中各地的兵力日渐空虚,再加上前期云南杜文秀部的部分回民兄弟提前回到了关中、宁夏等回民聚集区域策动起义,马上各地的回民兄弟很有可能就会借势掀起一场反清的巨大浪潮。”

“这是好事啊,关中、宁夏都是回民最集中的地方,他们一起来岂不是和在云贵川一样,再次叫满清后院起火,为我们迅速收复西北各地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条件?”秦日纲瞅着黄再兴,有些大惑不解,不明白这么好的局势下,这位参谋长大人怎么倒一反常态,变得似乎有些担心起来了。

“没有那么简单啊。”林凤祥看看秦日纲,站了起来,抬手一指门口已经进来催过几次了的侍卫,微微地笑了笑,“这个问题要分具体的怎么去看,不过,咱们还是赶紧去吃饭吧,要不他们可是该急眼了。”

………【第一九○章“教权”发展到了这样,像什么呢】………

饭桌上,三个人边吃,边进行着刚才的话题。

“是这样的,”林凤祥学着黄再兴的样子,夹起一个小辣椒,刚咬了一口,干辣干辣的辣椒就叫他连连倒吸着凉气,手不停地在嘴边儿扇动,“我的妈,这儿的辣椒可真辣啊。”

“赶紧吃两口饭,压压就好了。”黄再兴哈哈地笑着,得意地扬扬自己筷子上夹着的油炸小辣椒,“从云南、四川一路走来,林老总辣椒还是都吃不得,不怕日后见到殿下受挖苦啊?”

林凤祥紧扒拉了两口饭,大嚼着,又不死心地看看面前盘子里的大半个辣椒,筷子试探着伸了伸,最后还是缩了回来,眉头也不禁地轻轻皱了皱,“唉哟,真是什么都得慢慢地来哦,看来这个吃辣椒我是得抓紧练练了,外面可是有不少的人在说,一个不能吃辣椒的人,那可就不配做大西北的主人哩。”

“我说秦老弟,来,你别光顾了笑话我,你也得吃。”他望望正羡慕地盯着黄再兴大口就着米饭吃起辣椒的秦日纲,筷子一比划,咧嘴笑了笑。

“这个东西……呵呵……它怎么也不会比掉脑袋难受吧。”秦日纲痛快地夹起一只辣子,举到眼前仔细地端详着,嘴里咂吧了一会,又轻轻地把辣椒放进了自己的碗里。然后,他望着林凤祥笑了笑,“放心,保证最后消灭它。我说老哥啊,你接着说,黄老弟怎么好像是对陕甘回民兄弟的起义有些担忧啊?”

“好,”林凤祥吃了口饭,接着开始了他的话题,“回民兄弟能够起义配合我们,当然是件好事。不过,黄老弟在与锦发老弟在考察那些返回家乡,着手准备发动起义人员的时候,从了解到的情况里,就开始隐隐地感觉到了一种不好的苗头。再联系到我们刚刚收到的一些情报,问题就显得更复杂了。我大致地说些,你先听听,其他的还是由黄老弟来补充吧。”

林凤祥停下了手里的筷子,看着秦日纲,“西北这里回民的实际情形可不完全同于云南的杜文秀兄弟他们啊。文秀兄弟虽然也是回族兄弟,可他是秀才出身,自幼学习勤奋,不仅熟悉阿文,还精通汉文的经史。因此,他所发动的巍山起义,不单单是回民兄弟自己,而是一场了汉、白、彝各族兄弟的大联合。作为当时的总统兵马大元帅,文秀兄弟不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