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沉吟片刻:“请他入城。”
吕布入城后,拜见曹操,态度十分恭敬:“孟德公,我被李傕、郭汜所逼,无处可去,还望收留。我愿为你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曹操笑道:“奉先将军不必多礼,你能来投奔,我高兴还来不及。来人,设宴款待将军!”
宴席上,吕布大谈自己的勇武,言语间颇为自负。曹操表面上谈笑风生,心中却暗自提防。
白凤翎坐在一旁,静静观察吕布,只见他印堂发黑,面露凶光,知道此人日后必成大患。
几日后,吕布见曹操对自己并非完全信任,心中渐生不满。他找到陈宫:“公台,曹操虽收留我,但处处提防,我岂能久居人下?你若能助我夺取兖州,我必以你为谋主!”
陈宫本就对曹操斩杀刘岱之事心存不满,闻言便道:“奉先将军若有此心,我愿相助。曹操近日将率军出征,讨伐濮阳的黄巾余党,城中空虚,正是良机。”
吕布大喜:“好!就依公台之计!”
两人暗中联络对曹操不满的将领,准备伺机而动。
曹操对此一无所知,依旧按计划率军出征。他离开后不久,吕布便在陈宫的策划下,发动叛乱,控制了兖州大部分城池,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城还在曹操手中。
消息传到曹操军中,曹操大惊失色:“我竟养虎为患!”
他当即下令回师,讨伐吕布。双方在濮阳展开激战,吕布果然勇猛无比,曹操麾下将领无人能敌,接连战败。
曹操心灰意冷:“我辛苦打下的兖州,难道就要这样失去了吗?”
白凤翎道:“曹大人不必灰心。吕布虽勇,但有勇无谋,陈宫虽智,但与吕布并非一心。只要我们坚守不出,待其粮草耗尽,便可破之。”
曹操点头:“只好如此。”
双方在濮阳对峙了数月,吕布粮草渐渐耗尽,军心涣散。陈宫建议吕布速战速决,吕布便日日到城下挑战,但曹操坚守不出。
这日,吕布又来挑战,指名道姓要曹操出战。曹操正欲出战,白凤翎拦住他:“曹大人,此乃激将法,不可上当。”
曹操道:“我若不出战,岂不被他小觑?”
白凤翎道:“我有一计,可破吕布。”
曹操连忙问道:“什么计策?”
白凤翎附在曹操耳边,低语了几句。曹操听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好计!就依白仙长之计行事!”
当晚,曹操命人在城中散布谣言,说自己因连日战败,心灰意冷,已率军弃城而逃。吕布听闻后,大喜过望,当即率军攻城。
城上守军假意抵抗了一阵,便打开城门。吕布率军冲入城中,却不见曹操踪影,心中顿时起疑。
“不好,中计了!”陈宫大喊。
话音刚落,四周燃起大火,伏兵四起。曹操率军从四面八方杀出,吕布率军奋力抵抗,但城中火势太大,军心大乱,渐渐不支。
“撤!”吕布见势不妙,率军突围。
曹操率军追杀,吕布损失惨重,只得率领残部向徐州方向逃去。陈宫见吕布大势已去,便转而投奔了张邈。
就这样,曹操平定了吕布之乱,重新夺回了兖州。经此一役,他深刻认识到,识人用人至关重要,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
他对白凤翎更加信任:“白仙长,若不是你,我恐怕早已身败名裂。”
白凤翎道:“曹大人吉人天相,自有天助。”
曹操夺回兖州后,实力更加雄厚。他知道,要想成就大业,还需招揽更多的人才。于是,他发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贤才。
不久后,一位名叫荀彧的谋士前来投奔。荀彧才华横溢,为曹操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曹操大喜,任命他为谋士之首。
随着人才越来越多,曹操的势力不断壮大,开始觊觎中原其他地区。而此时的天下,更是群雄并起,战火纷飞。袁绍占据河北,势力最强;袁术在淮南称帝,众叛亲离;刘表占据荆州,不思进取;孙策在江东崛起,勇猛过人……
曹操站在兖州城头,望着远方,眼中充满了雄心壮志:“天下,终将是我的!”
白凤翎站在他身旁,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属于曹操的时代,才刚刚开始。而他的历劫之路,也将随着曹操的崛起,变得更加波澜壮阔。
这日,荀彧前来禀报:“主公,袁术在淮南称帝,天下人皆愤。我等可趁机讨伐,以顺天意。”
曹操点头:“正合我意。只是袁术虽弱,但麾下也有不少兵马,且占据淮南富庶之地,不可轻敌。”
白凤翎道:“袁术称帝,名不正言不顺,人心涣散。我等可联合吕布、刘备等共同讨伐,定能一举成功。”
曹操道:“好!就依白仙长之计,派人联络吕布、刘备,共讨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