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张邈看向曹操,神色凝重地说道:“孟德,如今董卓在洛阳倒行逆施,废立皇帝,残害忠良,天下人无不痛恨。我等身为汉臣,岂能坐视不理?”
曹操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孟卓兄所言极是。董卓老贼,欺君罔上,罪该万死!我此次逃出洛阳,便是想联络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以清君侧,安社稷!”
张邈闻言,眼前一亮:“孟德有此雄心,张某佩服!陈留虽小,但也有兵马数千,粮草若干,愿听孟德调遣!”
“多谢孟卓兄!”曹操心中一喜,连忙起身对着张邈拱手行礼,“有孟卓兄相助,大事可期!”
白凤翎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两人,并未插话。他知道,这便是历史上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开端。曹操在陈留发布檄文,召集天下诸侯共讨董卓,从此拉开了三国乱世的序幕。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的壮汉大步走了进来。他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手持一杆丈八蛇矛,正是刚刚投奔曹操的张飞。
“大哥,俺老张回来了!”张飞大嗓门一开口,整个宴会厅都仿佛震动了一下。
曹操和张邈都被吓了一跳,纷纷看向门口。
张飞看到曹操,连忙上前说道:“大哥,俺按照你的吩咐,去招募乡勇,已经招到了三百多人,都是些身强力壮的汉子!”
曹操闻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好!翼德,辛苦你了!”
张飞这才注意到曹操身边的张邈和白凤翎,他对着张邈拱了拱手,然后目光落在了白凤翎身上。见白凤翎一身道袍,文质彬彬的样子,张飞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但还是瓮声瓮气地说道:“这位道长,俺是张飞张翼德。”
白凤翎微微一笑,说道:“贫道白凤翎,见过张将军。”
张飞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自顾自地拿起桌上的酒壶,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张邈见状,连忙打圆场:“翼德将军真是勇猛过人啊,有将军相助,孟德大事必成!”
曹操也笑着说道:“翼德勇猛,乃是我之左膀右臂。”
就在这时,又一个声音传来:“兄长,俺也回来了!”
只见一个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的大汉走了进来,他手持青龙偃月刀,正是关羽。
关羽看到曹操,恭敬地行礼:“兄长。”
曹操点了点头:“云长,你招募乡勇之事如何了?”
关羽说道:“兄长,俺招募了五百多人,皆是精壮之士。”
“好!”曹操大喜过望,“有云长和翼德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关羽的目光也落在了白凤翎身上,他对着白凤翎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白凤翎也礼貌地回应了一下。
张飞看到关羽,连忙说道:“二哥,你可回来了,快来喝酒!”
关羽摇了摇头:“三弟,饮酒误事,还是少喝为妙。”
张飞撇了撇嘴,嘟囔道:“喝几杯怕什么。”但他还是放下了酒壶。
曹操看着眼前的关羽和张飞,又看了看张邈和白凤翎,心中豪情万丈:“有诸位相助,我曹操定能召集天下诸侯,共讨董卓,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张邈也激动地说道:“孟德放心,张某定会鼎力支持!”
白凤翎看着众人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这便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吗?果然名不虚传。
接下来的几日,曹操便在陈留积极筹备讨董事宜。他发布檄文,遍邀天下诸侯共讨董卓。檄文发出后,很快便得到了各路诸侯的响应。
渤海太守袁绍、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诸侯纷纷起兵响应,约定在酸枣会盟。
这日,曹操正与张邈、关羽、张飞等人商议会盟之事,白凤翎也在一旁静静聆听。
“诸位,如今各路诸侯纷纷响应,不日便会齐聚酸枣。此次会盟,推举盟主乃是重中之重,不知诸位认为推举谁为盟主最为合适?”曹操问道。
张邈说道:“袁绍袁本初,出身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威望极高,我认为推举他为盟主最为合适。”
关羽说道:“袁绍虽有威望,但此人优柔寡断,恐难当此大任。”
张飞也附和道:“二哥说得对!俺看那袁绍也没什么本事,还不如让俺大哥当盟主!”
曹操摆了摆手:“翼德,不可胡言。袁绍威望确实无人能及,推举他为盟主,有利于团结各路诸侯。至于他是否有能力,日后便知。”
白凤翎开口说道:“曹大人所言极是。如今首要之事是团结各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推举袁绍为盟主,乃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