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土豆、红薯、无烟煤、、留音机、电灯。。。。。。都是过去不存在的东西。”
感受着风,撑坐在宫墙上,弘治皇帝看着天边的残霞叹息。
“曾经物是人非,现在却是日新月异。”
“时代不一样了。”
他的接受能力其实并不算强,这些年也就是被朱厚照、朱厚炜两兄弟推着这才一直走到了现在。
但亲自外出走了一趟,面对新政的种种,他即便尽可能去理解许多东西一时间也并非那么容易便能接受、消化吸收。
“萧敬,你觉得太子如何?”
原本还在因为突然“登高”有些慌的萧敬一愣。
这问题。。。。。。
有点吓人了吧!
这叫人怎么回答?!
萧敬想了想谨慎说道:“陛下,太子殿下虽然乖张,思路有时让人难以琢磨,但其的大才陛下也是亲眼见证的。”
“那些不理解太子殿下的,不过是自身境界不够。”
“是啊。”
弘治皇帝深以为然:“朕有事也无法理解。”
“不理解他们的天马行空,不理解这些神奇的想法他们是怎么产生的,更不理解对于这些没有前路可借鉴的领域该要如何前进。”
“朕的境界,也不够。”
这。。。。。。
萧敬汗颜,自家这位陛下是将天往死了聊啊。
这话让他怎么接嘛!
太为难敬了!
“这是一个有活力的新时期,但朕没那种活力。”
弘治皇帝思绪万千,过往十几年的变化在脑海中飞速掠过。
“朕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朕的小孙子已经跟当年的厚炜差不多大了。。。。。。”
“他们,也该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夕阳悬于天际,银月皎皎高升。
新人胜旧人,是大明之幸。
朝会,弘治皇帝当众宣布了吏部尚书位继续由刘建暂行兼任并由王守仁接替吏部侍郎的位置。
之前对这两个位置有心思的老臣们皆显沉默。
王守仁上位二号位,一号位由年岁颇大的首辅暂代而不另择人选。
这是一种信号。
王守仁的侍郎位置只是暂时的,等他在这位置上逐步适应开始掌握吏部的政治资源后,高升尚书不过是时间问题。
镇国府一系的官员,终于有人即将登顶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