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要去学校看看,“许思远说道,“我想知道,那里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好,“秦渊点头,“明天一早我们就去。“
第二天清晨,秦渊和许思远起了个大早。张师傅开车载着他们,前往石头沟村的小学。
“石头沟小学啊,“张师傅说道,“那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小学,但条件真的很差。我有个侄子就在那里教书,经常跟我抱怨学校的情况。“
车子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大约半小时后,到达了一片相对平坦的山坡。远远地,秦渊就看到了那所小学。
说是小学,其实更像是几间破旧的平房。围墙是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很多地方都已经坍塌了。大门是两扇褪了色的铁门,锈迹斑斑,一扇门还斜歪着,关不严实。
“就是这里,“张师傅说道,“石头沟小学。“
秦渊和许思远下了车,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们心头一沉。
操场是一片坑坑洼洼的泥地,没有任何体育设施,连最基本的篮球架都没有。角落里有一副用木头和绳子自制的简易秋千,看起来摇摇欲坠。
教学楼是三间低矮的平房,墙壁斑驳,有些地方已经露出了里面的砖头。屋顶的瓦片很多都碎了,用塑料布遮盖着。窗户的玻璃也碎了好几块,用纸板和塑料布堵着。
此时正是早上八点,是学生到校的时间。陆陆续续有孩子从山路上走来,有的背着破旧的书包,有的用布包着书,还有的干脆就抱着几本书。
孩子们的穿着大多很破旧,有的衣服打着补丁,有的鞋子露着脚趾。但他们的眼神都很明亮,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秦先生!许叔叔!“突然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
秦渊转头一看,是翠花。她穿着昨天买的新鞋子,背着一个破旧的书包,正向他们跑来。
“翠花,“秦渊微笑道,“小梅好点了吗?“
“好多了,“翠花开心地说道,“已经不发烧了,今天早上还吃了一碗粥呢。“
“那就好,“许思远说道,“记得按时吃药。“
“嗯,我记着呢,“翠花点头,然后好奇地问道,“你们怎么来学校了?“
“我们想看看你们的学校,“秦渊说道。
“那我带你们去见校长,“翠花说道,“校长是个好人,对我们可好了。“
她带着秦渊和许思远走向其中一间平房。这是最大的一间,分成了三个教室。每个教室大约三四十平米,放着几排破旧的课桌椅。墙壁上贴着一些泛黄的教学挂图和学生的作业。
在最里面的教室,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正在黑板上写字。他身材瘦削,戴着老式的黑框眼镜,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
“刘校长,“翠花喊道。
那个男人转过身来,看到有陌生人,先是一愣,然后走了过来。
“你们是。。。。。。“刘校长疑惑地问道。
秦渊递上了基金会的介绍信:“刘校长您好,我叫秦渊,这位是许思远医生。我们是希望之光儿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专门来这里考察,希望能帮助这里的孩子。“
刘校长接过信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是来做公益的?太好了,太好了!“
他激动地握住秦渊的手:“我叫刘建军,在这里当了二十多年的校长。欢迎你们,真的非常欢迎!“
“刘校长客气了,“秦渊说道,“我们能参观一下学校吗?想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当然,当然,“刘校长说道,“虽然条件简陋,但我带你们看看。“
刘校长带着他们参观了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三间教室,一二年级在一个教室,三四年级在一个教室,五六年级在一个教室。每个教室都是复式教学,一个老师同时教两个年级。
“我们学校现在总共有八十三个学生,但只有三个老师,“刘校长说道,“我教高年级的语文和数学,张老师教中年级,李老师教低年级。其他的科目比如音乐、美术、体育,基本上都没办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