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有造假,某些上市公司也会使用会计手段操纵业绩,财报经常成为庄家和上市公司合谋操纵股价的手段。
二、上市公司经营不善的风险。股价的长期趋势,通常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业绩一旦下滑,股价就会大概率下行,而如果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股票甚至会被摘牌退市。买到这两种股票的后果都很严重,尤其是后者,会使投资者血本无归。
三、熊市的风险。股市的波段犹如大海的潮汐,有起有落,但股市的潮汐,又不完全像大海的潮汐那样有规律可循。因此投资者一旦在熊市入场,就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即使是在牛市中,也可能因为政策或者突发事件遭遇股灾。
从投资策略讲:
一、投资策略与市场风格不匹配的风险。比如在牛市市场,使用的是保守的投资策略,而在熊市市场里,却采取了激进的投资策略,造成该轻仓时重仓,该重仓时轻仓,从而出现小赚大亏的结果。
二、不懂止损。大部分股民都有一个习惯,买入的股票被套时,就要守到它涨回去再卖,他们认为只要没有卖出,就不是真的亏损。而事实上,当一天的行情结束,股价定格的时候,浮亏便不再是浮亏,而是股票最新的价值。
认为只要不卖就不亏,是典型的自欺欺人,认为股价迟早会涨回去的想法不可取。
股价的运行是不确定的,它受很多因素影响,涨回去只是可能性之一,而继续向下也是可能性之一。
所以如果不舍得卖出亏损的股票,虽然有可能解套,但也可能亏的更多,甚至再也没有机会解套。
炒股要学会止损,因为它能阻止亏损继续扩大。
三、恋战。很多股民都有一种心理,觉得股票随时要涨,只要手里有钱就急于买股票。但股市真正处于上涨状态的时间,充其量也就一半,在另一半时间买入股票就会亏损。
虽然很多股民了解这一点,却仍然很恋战。
听过古教授的课,田园陷入了沉思。
他意识到有些时候,理论、学术也许不是纸上谈兵,尤其像炒股这种包罗万象的行业,如果不学习一些理论就贸然实战的话,容易没有方向,也会走很多弯路。
所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田园听过古教授的课程,迅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与很多股民有着一样的习惯,买入的股票涨时,赚一点钱就着急卖了,而买入的股票被套,就想着放一段时间看看,甚至会一直守到解套才卖。
这样做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交易记录里赚的时候都是小赚,亏的时候却是大亏(或者大笔浮亏)。
一笔亏损,经常超过很多笔盈利的总和,这样的模式,想要整体盈利可太难了。
那有什么解决办法吗?田园回忆起,几乎每一本炒股书籍中都会提及的一个策略——止损。
不能任由小亏演变成大亏,就像是人受伤时要及时止血一样。
有了这个意识,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田园在炒股时加入了止损策略。
会止损就能炒好股票了吗?当然没那么简单。
2003年下半年,ZH国股市大部分时间是单边下行的走势,田园虽然学会了使用止损,但在这半年里,他几乎在不停的止损。
这一年过后,他的个人账户已经连亏两年,10000元的投资本金只剩下了7000元。
入市两年半,亏损幅度30%。对于一个学生时代成绩超好,并且全学科都很优秀的人来说,着实是一种打击。
炒股真的就这么难吗?
田园不服输,他对当年的行情做了一次深度的复盘,发现虽然股市整体在向下走熊,个股也大多一路向南,但它也不是一气呵成的,期间时常有反弹出现。
自己操作的问题是,经常满仓买入一只股票,然后稍有回落就止损了,而股价总是在止损后阶段见底。
也就是说,虽然应用了止损策略,却没有办法应对股价的短期波动。
田园思前想后,觉得不应该做一锤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