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在首版银页上写出一个字,天地间汹涌而来的才气就越发浑厚,星光组成的春秋大卷的空白处,也是跟着汇聚光芒,流淌出了同样茕劲有力的大字。
然而,就在书写下文的时候……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天地汇聚的才气,瞬间定格;
漫天星光,也是一下黯淡。
宝玉疑惑的抬头看了一眼,笔锋不停,继续书写……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是最后几句,等书写完了,才气灵泉也汇聚成形,竟然……
只有一寸?
水英光、水溶、胡鹰,乃至所有的官员都傻了眼。如此浩荡的天地异象,竟然只有一寸的才气灵泉?
而且……这一寸的才气灵泉,存在吗?
名动篇章才高三尺,煊赫篇章才高六尺,十城共举可以才高九尺,后面的名扬四海、传世大文,自然是不可以道理计。
可是,从没有过区区一寸才气的文章……
才高一寸,这?好笑?
不!这已经不是好笑,是吓人了!
宝玉没有搁笔停墨,抬起头,疑惑的看那春秋大卷。
只见春秋大卷上,写到‘为嵇侍中血’的时候就是停了,后面的文字,一个也没书写出来……
【为嵇侍中血?后面的,是‘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想到这里,宝玉的眼神闪烁。
他已经写完了《正气歌》,可是,竟然,又要亲手研墨……
第四百六十一章 耳中人,正气天碑(二)
为什么只能才高一寸?
为什么会出现才高一寸?
为什么如此宏伟的天地异象黯淡了,可是,至今还没有消散?
没有人明白其中的道理,只能看向宝玉。
在无数视线的瞩目下,宝玉研完墨条,让小君子歇了,随后,火乌赤毫饱蘸浓墨,在《正气歌》的下方,书写了几行小字……
‘午夜梦回,曾经似梦非梦的见过一人,名张巡。
张巡固守睢阳,每次上阵督战,大声呼喊,牙齿都咬碎了。
城破被俘,拒不投降,敌将问他:“闻君每战,皆目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
张巡回答说:“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
敌将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宝玉的字迹在首版银页上书写出来,高空的春秋大卷沉默了一瞬,忽的有极为摄人心魄,似乎是天地雷击电打产生的金属颤音:
“查无此人,然,若有此人,天地可褒。”
闻言,宝玉的嘴角翘起了那么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