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过去,石玉华的行李都收拾好。她走出她居住的东边院落,准备上车,离开碎叶。
她想起贾环教给她的那首曲子。碎叶,被天山阻隔,和昆仑山不搭边。但,她那边从疏勒去吐火罗,就越过昆仑山脉。
昆仑巅,浮生远,梦中只为你流连。笑红尘,画朱颜,浮云翩跹。情难却,情相牵,只羡鸳鸯不羡仙。
“走吧!”
石玉华留恋的看着她居住了四个多月,度过许多欢乐时光,铭刻在生命中的住处,坐进马车。清唱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洁儿呜呜痛哭。怎么会变得这样啊。她此前还为姑娘高兴呢。
马车徐徐的驶到侧门处,忽而停下来。石玉华还停留在回忆中,洁儿哽咽的问道:“怎么回事?”挑起窗帘,然后一声惊呼,“啊…”仿佛受惊的兔子般,“姑娘,你看…”
石玉华泪眼婆娑的抬头,从马车窗中,看到一个石青色长衫的青年站在门口。不是贾环是谁?他不是去光禄坊的总督府了吗?
贾环并没有解释他为什么在这里,温和的一笑,仿佛能温暖人心,道:“玉华,北庭的秋色很美,我们一起去看看。”
江湖远?不会的。
第八百九十七章 三年已去………补一更,求订阅
从北庭草原穿过星星峡,便进入瓜州。
星星峡。山峦起伏,丰吹过赤红色的枫叶,在这残秋冷肃之中,仿佛有火焰在奔腾。
一支约四千人的队伍中,刚走出险要的星星峡,队伍的末端,便响起阵阵欢呼声。
走出星星峡,虽然还在西域东边的一角,但便算是进入河西走廊。瓜州不远。而瓜州往南数百里,便是河西重镇敦煌。
队伍中,有贾环从碎叶带来的商队,比如郭家、韩家的商队,根就在敦煌。横跨数千里,返回家乡,他们如何能不欢呼呢?此时已是秋末。
七月初,国朝远征漠北的大军取得胜利,开始北返。贾环在八月中秋接到齐大帅的信,启程往北庭金满。九月中,在北庭金满县祭祀后,齐驰往京叙述,并献俘陛前。
贾环则是带着五百亲兵,带着石玉华、钱槐、胡小四、张四水、易俊杰等人一起东返。沈迁、杨大眼、胡炽等人都是随行。
除开跟着的大量商队外,队伍中,还有一支西域马球队,准备往京城参赛。
西域方面,曾季高在碎叶主持军务。日常政务归三司处理。乐白驻扎在撒马尔罕,防备波斯人东来。
张四水知道贾环此次东返,不会再回西域,辞掉判官一职,跟着贾环东返。
庞泽、柳逸尘、秦弘图、黄观等人则是留在西域担任官职。
队伍末尾的欢呼声感染着真个队伍。中军中,齐驰一身灰袍便服,骑着马,捻须而笑,意气风发,吩咐道:“我们前往北山祭奠将士们后再往嘉峪关。商队要往敦煌的可自便。愿随我往中原的,尽快赶上我们。”
传令兵将齐驰的命令传下去。队伍中,近千人的商队抓紧时间,分离而去,前往敦煌。
齐驰和贾环闲聊,想起北山战役时,感叹道:“子玉,你在金满县写的祭词,当真是深入人心!”
三年以来,在西域战争和反抗胡人压迫中牺牲的大周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西域反抗胡人压迫中牺牲的汉人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三百年,从那时起,为守卫西域、维护国家完整,争取汉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胡炽笑一笑,点点头。这碑文写的相当有力度!必将入青史!国朝文宗。
贾环微微肃容,道:“大帅,不是我写的好,我只是如实将那股情感,写出来。”
齐驰点点头,看着眼前的北山,感慨难言!
雍治十八年至西域,雍治二十年冬返。历时三年。这三年,是血战的三年。是金戈铁马的三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