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呢?韩谨、刘子宁下狱,周慎行病好之后和他若即若离,殷无忌已经没落。贾环废了他多少人?
胡梦阳和黎宽两人对视一眼,叹口气,和楚王仔细的商量起来。他们不想惹贾环,但形势如此啊!没有证据证明韩秀才下狱和贾环有关,但自由心证!
稍后,刑部尚书白璋,上了一封密折给雍治天子:臣闻贾环,制造舆论,可以调动千百人手,朝中更有御史言官如朱鸿飞相附和。势力极大。……。。每有朝争,则必有此人的身影。臣请陛下诛杀此獠,以定朝局。
雍治天子已经好了大半,这封密折,他肯定看到。但,天子怎么想的,无人得知。暂时,并没有动静!
…
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当燕王盛大的迎亲队伍抵达甄府时,甄家上下,俱是满面笑容。
最欢喜的当属甄宝玉的母亲,甄家太太。她在后厅中,喜极而泣:老太太病死,丈夫甄应嘉远在西南当官。长子身死。长媳死了。大姑娘,二姑娘都死了。而今,甄家总算再出一个王妃。
一帮女眷们忙劝着。王夫人亦在场。
这门婚事,本来就是她向元春说的。再者,甄宝玉娶的是她的长媳李纨寡嫂的小女儿。
当伴郎宁澄,帮着宁淅闯关时,搜肠刮肚的吟诗。他肚子的墨水实在不多。对身边的蜀王道:“靠,早知道先找贾先生当一回枪手!”
此时,喜气画卷的远处,通州码头上,十几名男子护卫着一名富家公子踏上京城的地界。
富家公子容貌俊逸,拿着折扇,看着远处的皇城,眼睛中透着仇恨的光芒,“父王,母亲,我回来为你们讨一个公道。”
为首的护卫,独臂,容貌很普通,身材高大,名字叫做:蔡农吉。
第七百四十三章 证婚,变化,惊闻
至西城外甄府迎亲的队伍,闯过例行的关阻,抬着花轿,返回城西北角的燕王府。
以甄家此时的家底,自然无法置办“十里红妆”,按照京中大户人家的标准,置办了三十二抬嫁妆。一般而言,应当是六十四抬。这是基准数。十里红妆是一百二十八抬。
就这,甄家还向王夫人借钱置办的。
或许,多年后,这场于权贵们来说,显得寒酸的婚礼,会被人们所诟病!
然而,婚礼的寒酸与否,从来就不应该是重点。而在于,喜庆的氛围,在于亲朋好友们对一双新人的祝福!
画卷他处的事情,于此时无关。燕王府中,早就是人声鼎沸。府中歌处挂着红色的灯笼。贾元春在府后坐镇,操持着燕王的婚礼。如杨皇后之于蜀王。
众人簇拥着燕王宁淅和盖着头盖的新娘,至正厅中。鞭炮声阵阵,“啪啪…”,营造着喜庆的气氛。
正厅中,观礼的宾客云集。贾环一身青衫,身姿挺拔,面南而立,为弟子主持婚礼、证婚。
在喜庆的氛围中,众人的注目下,贾环高声唱道:“一拜天地!”宁淅和甄齐齐跪拜,向香案行礼。
贾环再唱,“二拜高堂!”
周贵妃已死。自古见舅如见母。周伍闵代表着周贵妃。雍治天子自不可能出席燕王宁淅的婚礼。宗人府的宗人令汉王在场。事实上,汉王府和贾环不大对付,在铸造银元的时间中,站在对立面。但政治归政治,职责归职责。
一身喜庆红服的宁淅和甄对周伍闵、汉王跪拜!
贾环继续唱道:“夫妻对拜!”
一对新人相互对拜。礼成!又是一阵鞭炮声猛烈的炸响。送新娘子入洞房。接着,便是酒席,戏班子开唱,热闹非凡。府**眷的酒席中,自是以贾元春为尊。
酒宴正酣,贾环起身更衣。行至庭院中,回首看着燕王府这热闹的场面,微微一笑。毕竟是他的弟子!
他前些时候,给燕王出了第二道题目,若你为万历皇帝,当如何?
若为崇祯皇帝,如何避免明朝的败亡。这是一个大课题。除了汲取教训之外,他还延伸开给宁淅讲,如何去做一个做事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