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奋斗在红楼人物介绍 > 第419部分(第3页)

第419部分(第3页)

这天傍晚,在沈迁的掩护下,偷偷从家中溜出来的陈也俊,在贾环的安排下,到都察院后的监牢里见一见高之令。

贾环在前面和朱鸿飞朱大御史、沈迁喝茶、闲聊。这种小角色,他并没有兴趣去看其落魄的样子。虽然,和贾府里的妙玉有些关联。当日,陈也俊来找他帮忙,说明了前因后果。一个很老套的恶霸欺负孤女的故事。

其实,妙玉的家世、身份,贾母多半清楚。看情况,她家里原来是和贾府有些来往。贾母知道她家里待客,喜欢用六安茶。而妙玉知道贾母不喜六安茶。

只是,贾环并没有那么无聊的去问贾母这些旧闻。说到底,他不是什么孝子贤孙。他和贾母、王夫人的关系其实很一般。

高之令矮胖如球,脸颊上有一道胎印,看起来容貌很“清奇”。时年四十二岁。他被关在一座小院的厢房中。

高之令坐在床板上,冷冷的看着进来的陈也俊,冷笑道:“陈朋友是特意来看我的笑话?只是恐怕要让你失望!”

陈也俊看着高之令那种丑脸,右手不自觉的握成拳头,若非此人的阻扰,他早和妙玉成亲。只是造化弄人。盯着他,恨恨的道:“高员外不要幻想你的同乡韩秀才来救你。他是不会来的。”

高之令瞥了陈也俊一眼,轻蔑的道:“那又怎么样?斗殴,算多大的罪名?嘿,陈朋友,以你们家的权势,想要栽赃,在京城里,你敢吗?”

陈也俊嘴角慢慢流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容,随即扩大,“哈哈。哈哈。高之令,斗殴不算什么。只是,你可能牵扯到一些案子中,不得不关你几年。哈哈,希望等你回到苏州后,你的妻妾,你的子女,你的家产还在。哈哈!”

陈也俊快意的大笑离开。

身后,高之令一脸的懵逼。随后,如坠落到冰窟窿里。再大骂:“陈也俊,你这是莫须有。莫须有。你他娘的给劳资回来。回来,回来啊!”

黑不黑?真他么的黑!打架斗殴,能判什么罪?但是,拖着不判,才是最狠的。

不要以为陈也俊是在开玩笑。看看二十一世纪的案例:黄首富被关进去,国美差点就易主了。那么,在大周朝这个没有手机、电脑的时代。高之令作为主心骨被关了,他在苏州的百万家产,能保住吗?

答案,不问可知。

四月初二,贾环接到张承剑的来信:山长即将进京。

第六百九十五章 山长归来

夏季多雨。夕阳和淡淡的暮色才落在窗沿上,便是一场暴雨突至。黄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落在小院的屋檐,走廊,石板上。

黎宽起身,将客厅里的窗户关上,继续与同年、同乡、好友彭鏊小酌闲谈。

黎宽时年39岁,是雍治十四年的榜眼。任职翰林编修。翰林,在京中就有“穷翰林”的名头。翰苑词臣,清贵是清贵,但,确实没有多少油水。

他虽然是楚王幕僚中核心的苏州派,东林党。但,这并不能给他带来经济上的额外收入。

本来和晋商殷无忌有意和他交好。他倒是想借力买一个小妾。不想,看得入眼的戏子,却是贾府出身。而随后,殷无忌此时已经出事:被贾环挤兑的信用破产。

雨声点点。客厅中的气氛,有些沉闷。楚王党的两个“钱袋子”被贾环敲掉。

黎宽拿着酒杯,沉吟着问道:“韩子恒真决定不管关在都察院里的高百万?怎么说都是乡亲。”

彭鏊摇摇头,轻吸一口气,道:“黎兄,他说了不管。”今天下午他提前出了翰林院,去荆园中见过韩秀才。

彭鏊,字济之,苏州吴县人。时年27岁。丙辰科探花。官任翰林编修。

黎宽不满的道:“韩秀才误事,才具不足。晋王党分崩离析,何大学士去职。本该是气势如虎的局面,现在成了小娘的裹脚布,一点都不爽利。

贾环这样蹭鼻子上脸,都不回击。朝廷内外有几人会心向楚王?我东林一脉,何日才能重返朝堂执政?以我的看法,还是要请柳前辈早日到京中主持大局为好。”

彭鏊笑一笑,劝道:“黎兄,这事急不来。韩子恒的策略并没有错。楚王殿下的首要任务,是讨天子欢心。收取朝臣之心,倒在其次。柳前辈在苏州教书传道,未必有意在近期来京城。”

他若是柳前辈,亦不会在此时来京中。有当今天子政变上位在前,夺嫡之争,不到最后一刻,就不算落定。何苦来趟这滩浑水?等楚王登上大宝,再来京城,岂不是稳当?

“唉…”黎宽长叹一口气,他知道彭鏊说的有道理,只是心里不痛快,郁闷的干一杯酒,道:“济之,其实,殷无忌、高之令去找贾府的麻烦,本身就是一个败笔。

成不成两说,关键是暴露了韩秀才自己的心思。以贾环的聪明,他会看不出来韩秀才害怕和他正面冲突?”

说韩秀才不行,他的大局战略又是对的。说他行,看看他现在办的叫什么事?

拖泥带水!

彭鏊点点头。韩秀才一介生员,想要让处在科举顶端的翰林服气,很难。况且,这事,韩秀才确实没办好。只是,事已至此,这口气,楚王党只能咽下去。

其实,现在去和贾环碰一碰,较量较量,楚王党中,有几个人敢?恐怕刑部白尚书都要掂量。贾环看着没了官身,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