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奋斗在红楼人物介绍 > 第271部分(第2页)

第271部分(第2页)

谢大学士脸色阴沉着,缓缓的道:“宗贯,此事如何办成这样?”他这次的损失有点大。补给了王子腾一个经庭日讲官。却没有将那个少年压下来。

更重要的是,要想人莫知,除非己末为。他还会因此而得罪了贾家的贵妃。怕到是不怕,但没有达成目的,终归心里不舒服。金陵陈家那件事,他对贾环还是很有些看法。

梅翰林,名和歌,字宗贯。此时,额头上有些冒汗,嘴里发苦,将贡院里开卷的情况介绍了一遍,道:“老师,我后来拆卷看过,黜落的是黄冈士子萧梦祯。谁又想到他会改答春秋题。”

你为什么就想不到?

谢大学士很点无语。无怪乎,他的学生都走向高位,唯独梅宗贯三十多岁的人,儿子都大了,还在当老翰林。这办事的能力,还是很欠缺啊。

下午散衙时分,户部员外郎卫康刚到家中,就给刘大学士派家仆招到府中。

刘飞白让卫康陪着他小酌。傍晚时分,春雨如丝。

刘飞白抿了口绍兴黄酒,道:“令尊何时到京城?”卫康的父亲卫弘年前就接到朝廷的谕令,接任户部尚书。当时,金陵还有手尾交接,现在应该是启程来京了。

卫康三十多岁,容貌清朗、俊逸,道:“家父日前曾派人送信来,算算日子,应该快到通州了。”

刘飞白点点头,“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天子对军机处排在第二的何大学士有些不满。否则,今科的会试,就不应该是由他来担任主考官。而是应该让何大学士来。

这才是平衡首揆谢大学士的帝王术。

户部尚书,贵为九卿之一,卫弘早点来京,可以让他增加实力。只怕殿试之后,就会有朝政风波。

刘飞白感慨了一句,转移话题,微笑着道:“贞白,听闻你与贾环此子交好?嘿,我昨日见过他了,此子的心性…,他将很多人都摆了一道。”

当下,两人聊起会试的事情来。

贾府连日的喜庆气氛,让荣国府北街对面的汝阳侯府都能感受到。这是令汝阳侯赵豫心里很不爽的。

三月十四日的晚上,赵豫将儿子赵星辰叫到自己的书房中,家仆在书房四周散开,防着锦衣卫的密探。

书房中烛光明亮。

汝阳侯赵豫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体态略显肥胖,白白净净,穿着宽松的锦袍,眼神阴鸷,叮嘱儿子道:“贾环既然通过了会试,还取中会元,这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机会。你一定要把声势造起来。”

赵星辰继承了他父亲的基因,同样是一个白胖子,自信的笑着,眼睛眯着,道:“父亲但可放心。绝对不会有问题。”

三月十五日,京城来参加会试还没有离京的士子中便开始流传着一则流言:今科会元贾环,是靠着方望泄题,才拿到会元。

同时与流言相佐证的是,贾环在年前、年后两次拜访方望。完全有可能拿到题目。而方望恰恰是这次的副考官,参与出题。

这则消息,不断的挑逗着落榜士子们的神经。十三岁不到的会元,如何能服众?(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六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三月八日会试结果放榜,大约三千多名参与会试的士子录取三百人。在这几天的功夫内,落榜的士子们并都没有立即离开京城。还有许多人滞留在京师。

在落地士子间流传的流言,就像是潜藏在湖面下的暗流,缓慢而汹涌的酝酿着。表面上可见些许端倪,但暂时的还没有爆发出来。

三月十六日晚,贾环按照原定计划,在醉仙楼宴请今科中式的北直隶籍同年,计有三十多人,并若干在这两天有交情的中式举人。比如:福建翁宗道、江西范锡爵等人。

醉仙楼的二楼被贾环包下来,几十名中式举人饮酒谈笑、吟诗做赋。美酒佳肴摆设在数张八仙桌上,二楼角落里另有八名教坊司的歌姬演奏曲乐,丝竹悦耳。

都是今科取中的中式举人,即将的新科进士,未来的朝廷官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抵如此。酒桌上的气氛自是奋发激昂,意气风发。

靠近栏杆处的桌位,范锡爵的一名好友,看着二楼的胜景,感慨的道:“啧啧,果然是大手笔,听闻贾子玉出身荣国府,果然是富贵公子做派。”

醉仙楼在京城中属于高档酒楼,他们这才五十多人,就包下整个酒楼的二楼,这得多少银子?

范锡爵时年二十七岁,脸颊消瘦,下颚突出,显得嘴有些尖,好笑的道:“越兄,好酒、好菜、好地方,还满足不了你?安心喝你的酒吧。我等交友,看性情,非看出身。”

被称作越兄的士子笑着点头,看着居中正在与人谈笑的少年,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十三岁不到的会元啊!这是前明神童辈出的年代,都没有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