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看着一脸呆滞的儿子。心里长叹口气。她看到的是贾环对她姐姐无声的警告。
…
贾府东路,贾赦今晚难得的在正房里休息。邢夫人服侍着贾赦洗脸。丫鬟杏儿在一旁端着水盆。
邢夫人说着最近贾府里的话题,道:“老爷,你说这怪不怪?环哥儿怎么就又得了舅老爷的赏识?听说初六下午在书房里说了很久的话,还让人上了茶…”
这个消息,贾赦自然是早就知道的。贾赦粗暴的打断邢夫人的话,冷笑道:“你懂个屁?等几日贵妃回来省亲,届时看他怎么说…”
邢夫人一贯是怕贾赦怕的厉害,逆来顺受,这时给贾赦骂了,连忙赔笑道:“老爷说的是。”
贾赦不满的冷哼一声。心里极度的不痛快。
…
初十上午的阳光给云层遮住。咸宜坊中的史府门口冷冷清清。空牌子的侯爵,若是没有实权,在京城这权力场中不算什么。史家一门两个侯爷,就是处在这样尴尬的境地。
前院的一处偏厅中,保龄侯史鼐与忠靖侯史鼎两人相对而坐,喝着茶。厅中略显清冷、寒酸。
史鼐是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灰色的便服,身量中等,对弟弟说道:“我初六在王府吃酒…”说了个开头又停下来,想一想,道:“大姑娘年纪渐渐的大了,要给她找个人家了。”
大姑娘就是史湘云。她父亲是史家的长子。不过,早早的就亡故。而史湘云今年其实不过是十一岁多一点。
史鼎对这个提议并不反对,史家如今只剩下外头的风光,家里连针线活都是自家的女眷亲自做,沉吟着道:“二哥可有合适的人家?”
史鼐道:“贾府的贵妃正月十五要回来省亲。他们家的声势…。我听你嫂子说,初六时,王家的亲家太太(何夫人)还问起宝玉的婚事。说是还没有看中别家的女儿。”
贾府如今因为贵妃成为京中一流的世家。若是能将大姑娘嫁过去,史家的状况立即就可以改善。至少,以他和兄弟的两个侯爵的身份,要混点实权不难。
史鼎禁不住点头,琢磨着道:“二哥,这事不能当面提,城外清虚观的张道士,当日是做荣国公的替身入道观,可以请他帮忙向姑姑(贾母)提一提。”
“嗯。”史鼐点点头。
…
贾贵妃省亲,贾政上题本之后,批复的是正月十五日。自正月初八之后,就有宫中的太监出来看方向,指点省亲的细节:
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各处关防,挡围,贾宅人员何处退,何处跪,何处进膳,何处启事。
十二日时,工部郎中杨建天与五城兵马司的几个指挥使带着衙役前来四时坊打扫街道,撵逐闲人。贵妃出行,净道是基本要求。又是正月中,街道上的无业游民,亦都要清理干净。
前文说过,按照儒家的礼仪,皇帝后宫之中,皇后一位,皇贵妃一位,往下就是两位贵妃。而通常来说,很少有妃子在活着的时候封皇贵妃。当今天子后位空悬多年。贾元春在宫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贾政升通政司右参议前在工部任员外郎,与杨郎中私交还不错,中午在家中设宴招待杨郎中。
贾环、贾琏、贾蓉则是招待北城兵马指挥司指挥(正六品),景田侯之孙裘良并西城兵马指挥司吴指挥、中城兵马指挥司指挥魏指挥三人。贾府位于京城西面,但是五城兵马司中只要能沾上边的都赶过来做事(奉承)。贾家如今的权势,谁不想捧着?
贾赦带着贾府的管家单大良、林之孝、张才等人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
至正月十四,迎接贵妃省亲的所有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当晚,贾府上下所有人都没睡,等着贾元春的到来。
贾环是在前院里和贾赦、贾政、贾琏、贾蓉在一起,顺便帮着政老爹料理着一些琐事。居中调度,这种事对他而言,毫无难度。
贾环倒是有心回望月居睡一会儿。不过,贾府里灯火通明,四处喧嚣,想睡也睡不成。他抽空回去看了一眼,晴雯、如意、彩霞几个小妮子都是围在一起说话。晴雯还说黛玉都没睡。
这让贾环禁不住无奈的摇头。黛玉那身体,最好是不要熬夜。不过,贾母近日对黛玉很亲近。元春省亲,黛玉也不可能一个人去睡觉。
贾环从望月居回贾府中路向南大厅时,一路上,看到蜡烛都是一担担的往贾府后的省亲别墅里挑。所有的丫鬟、仆人们、贾家子弟都是兴高采烈的说着话,呈现着一种亢奋的状态。
到第二天正月十五的五更,贾政的长随李十儿进来提醒道:“老爷,到五更了。老太太等都已经准备去大门外候着的。”
“恩。”贾政起身,对贾赦道:“大哥,我们也该动身了。”
贾赦点头,当先一步出了向南大厅。外头候着的贾府子弟如贾蔷、贾芸等立即都尾随的跟上。他们要到宁荣街西街的街门口去等候着。
贾府内外人等到此时,按照礼仪都安静下来,等候着。街头巷口全部用围挡严。贵妃的车架,要来时,直接从街口到荣国府正大门。
五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