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贾环今天的所作所为很不满。特别是贾环擅自将贾政请进来。
贾政皱眉,看向贾环。贾环现在在家里地位虽然高,但他是个儒家门徒,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贾环若是惹贾母不悦,他还是要训斥贾环的。
贾环等的就是现在,朗声道:“父亲,既然王太医诊断宝二哥没什么大病,当着老太太、太太的面,我倒是有件事要回父亲。
读书明理。宝二哥每每有放诞、怪异之举,以我看来,还是圣人之言体会的不深。应当进入学堂读书。今家中族学已有良师,儿子恳请父亲督促宝二哥读书。”
贾宝玉生平有几件爱做的事,比如吃女子嘴唇上的胭脂(就是接吻),还有他自己说的:喜欢对美女意……淫,也有几件不爱做的事:比如不爱读书。
红楼原书中,贾政外出任学政,他搬进大观园后,除了四书,把其他的书都给烧了。
这时,宝玉听的贾环说要他去读书,当即就急了,从贾母的怀里跳出来,怒骂道:“环老三,你这个混账东西,黑了心的,胡说八道!”
环老三这个王八,告得好叼状。
读书这种事,值此科举盛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贾母和王夫人再怎么宠宝玉,也不能正面说:我的儿,你不用去读书,自有你的富贵前程。所以,固然是讨厌贾环,但现在并没开口打断他的话。
贾环理不都不理上跳下窜的贾宝玉。
大脸宝,好好准备享受我为你订制的族学套餐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 当面打脸
京城的冬天清冷干燥,约上午十一点许的阳光从窗口透进来,覆盖在宝玉卧室中。
除了宝玉怒骂贾环的声音外,再没有其他的杂音。贾环的沉默,那平静的面容下所蕴含的意志与决心,硬如磐石。与心浮气躁的宝玉相比,高下立判。
贾政轻轻的叹一口气,有些犹豫。
道理,当然是贾环说的那样。他当然希望顽劣的嫡子能够“改邪归正”。但是,他要是同意宝玉去族学读书,老太太,太太都会给他压力。这让他有些踌躇。
屋内人太多,地方小,除了贾母有座位外,其他人都是站着。站着王夫人身边的薛姨妈笑着开口道:“依我说,王太医是诊断宝玉没大病,但是去读书的事却不必着急。一则是让宝玉养养身子,二则是要时间给宝玉挑一位名师。”
屋内的众人都看向薛姨妈。宝钗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情。
薛姨妈这话是向着宝玉的。女儿和贾环的婚事,她权衡之下同意了,但心里头对贾环未必没有看法。她还是心疼她儿子薛蟠挨打了。此时,是刻意偏向宝玉。
王夫人叹口气道:“妹妹这话说的是。宝玉自小就身体弱,我何曾不想他读书。珠儿14岁就中了秀才,我难道是不知道教育儿子的人?”说着话,“哀求”的看向贾政。
提起贾珠,贾政神情哀伤,意志动摇。
贾环见政老爹又开始犯煳涂,当即道:“父亲,朱子有言,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又有前人诗曰:书到今生读已迟!宝二哥要读书,当惜取光阴,岂可待来日的道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这段话说到最后,贾环语气慷慨,以颜真卿的名句作结,气势高涨,掷地有金玉之声。
贾政禁不住点头。若非维持着威仪,他都想叫一声好。前有亚圣朱子的名言,告诫儒门弟子要珍惜时光去读书。后有颜真卿铿锵有力的名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他也是个好读书的人,这话说到他心坎里。
贾府的内眷,懂诗词的不少,不懂也不少,但是只看贾政的反应,大都明白贾环这番话的力量、能量。各自心中有些咂舌。三爷不愧是读书人!
贾环的话,薛姨妈和王夫人两个妇人的话,根本就无法抵挡。
贾环再道:“父亲,骆先生是宛平县学禀生,学问精深,我当日亦在他门下求学。教授童子,绰绰有余。宝二哥四书都没读通,如何教授他不得?”说着,看向宝玉,讥讽道:“宝二哥要我考一考你的四书水平吗?”
这就是当面打脸了。
宝玉刚才骂贾环骂得挺欢畅的,但这时再一次的涨的满脸通红,愤懑的道:“你…”
他哪里敢应战?他固然聪明,但连秀才都不是,在四书上的水平怎么可能是贾环的对手?贾环身上有着举人功名,马上就要参加礼部会试,博取进士功名。水准如何,不说自明。要是存心刁难,他马上就得出丑。
宝钗和探春对视一眼,轻轻的摇头。心里好笑又感叹。宝兄弟读书不少,但科举这上头,如何是环兄弟的对手?望尘莫及。当然,诗词才情,亦是不及。
迎春、惜春亦摇摇头,宝二哥和环三哥怎么比?那是全方面的碾压啊。
黛玉美眸瞥了贾母、王夫人身前的宝玉一眼,再看看贾环,低下头,一抹笑意飞快的从嘴角如同浮光掠影般的掠过。还是环哥厉害!
宝玉偃旗息鼓,无精打采的模样,贾环便不再理他。再将薛姨妈的“荒谬言论”驳斥,再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