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中,李良吉、丁昂都是笑着摇头。并列第一。不会以后出现四个并列第一吧?感觉花魁大赛的乱局已经出现。不复最早时的秩序。搅局者就是旁边座位上正在描摹美人的贾环。
他身边此刻还坐着一个大美人,只要眼睛没出问题的人都看得出林大家的爱慕之情。早就听说林大家喜好诗文,以贾环的才学吸引到她倒算正常。只是,他们这些江南才子,心里难以痛快啊!做人,怎么能事业、情场两得意呢?
罗子车,童正言两人还在感慨之中。韩谨轻轻的摇头。文字之利,他再一次见到。只不过书院那次,文字是变化为规则,约束众人。这一次,文字在传播消息,改变很多人的看法。那么,东林党能从中学到什么呢?这一次事了之后,他要和柳叔时谈一谈。
和萧幼安同为扬州名士的朱华藏内心中充满了失落。很明显,他的金主郑家又失手了一局。令他感到一股迟暮之气。而萧幼安在金陵恐怕也是鼎鼎大名。他和萧幼安之间的差距在拉大。唉…
中散先生一句反问、威胁,顿时令质疑者感到压力,这时,他站起来,手指着大厅正中的苏诗诗和紫南,宣布道:“此次花魁,汝二人共享之。”
“谢先生!”苏诗诗和紫南两人盈盈下拜行礼,声音清脆的说道。
中散先生点头,道:“子玉的画作日后再画。你们先退场休息吧!”
十名名妓就此退出去。
至于名妓们在后台如何庆祝,勾心斗角,苏诗诗的流泪感慨,刘如烟的打趣,在胜棋楼一楼的大厅之中,都不会关注。花魁大赛的结果就此定下来。
外面彩棚中的三百多名“观众”们也开始散场。此时已经将近正午,正到饭点。今天的花魁大赛转折,正是好谈资,每个人都在说笑,议论。还有人扬着手中的《金陵简报》,说着其中的内幕消息。
陈高郎等人的脸色很有些不好看。
按照花魁大赛的惯例,接下来是要举办酒宴,庆贺大赛完成。陈高郎冷着脸起身,拱手道:“老夫身体不适,就此告辞。”陈子真连忙上前搀扶老父。
甄应嘉亦是不掩盖自己的不满,起身道:“在下亦有要事在身,酒宴就由诸位自己参加吧。”
名士圈中不少人都有些担心的看向中散先生,这可是花魁大赛的两大“金主”。
中散先生点点头,正要说话时,外面守着的衙役奔跑着从五间开的正大门冲进来报信,“钦差高御史带着朝廷的旨意来了。”
正准备离去的陈高郎和甄应嘉等人都停下脚步。所有人都感到极其惊讶。
连正在收拾案几上画卷的贾环都感到奇怪。高御史奉命来金陵查甄家的亏空案,这个时候来干什么?在当前金陵满城风传甄家应接驾亏空的时候,天子会查甄家?这显然不可能啊。但很明显,高御史来者不善。
高御史是钦差体制,见官大一级,胜棋楼中的官员们很迅速的排出队伍。秩序如同送方宗师去京城时。陈高郎和邓鸿两人一文一武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一起出了胜棋楼往外迎接。(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动荡的前夕
胜棋楼中微风吹动。黑压压的人群跪了一地。
高御史站在上首宣布朝廷传递来的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接下来是一大段夸奖体仁院总裁甄应嘉有功劳的溢美之词。出自翰林之手的文章,辞藻华丽。
听得跪伏在地上的一干官员、文人、士子都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擢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为广……东布政司右布政使。钦此。”
甄应嘉叩首起身接旨。
这时,众人纷纷站起来。
高御史三十多岁的年纪,仪表堂堂,看起来精明强干,此时笑的有点诡异,道:“恭喜甄大人高升。本官不日即将返回京城。甄大人好手段啊。”
语气中颇有不甘。又有些幸灾乐祸。他在金陵查了这么多天的案子最终竟然是以甄应嘉升官而告终,这实在有损他在官场上的声望、口碑。御史就是靠名气吃饭的。
但甄应嘉这个官升的大有问题。古语云:预先取之,必先予之。今上英明神武,不是那么好煳弄的。流言骤起的事情原委,锦衣卫早就报上去。
关于“好手段”这个话茬甄应嘉可不敢接,笑的有点苦涩,道:“已近中午,下官略备薄酒,请钦差大人赏脸。”他宦海多年,也懂的其中的门道。他这时被调离,绝非是天子宽宥他在江南织造任上亏空的信号。
高御史讥笑一声,“那就不必了。”又与陈高郎、邓鸿等官员客气几句,尽到场面功夫,带着护送他的锦衣卫校尉告辞离去。
高御史离去后,胜棋楼中在短暂的安静一会后,重新变得热闹起来。今天这一上午可以谈论的话题实在太多。但是颇为诡异的是,没有人上前给升官的甄应嘉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