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奋斗在红楼人物介绍 > 第156部分(第2页)

第156部分(第2页)

张承剑、何幕僚、左、田几人都是苦笑。他们多年不作诗。一杯酒的时间,怕是连试帖诗都写不出来。

乔如松性情厚道,补充道:“文约何必强求?不拘诗词、对联,前人佳作,只要大家吟诵一句,表述此时欢畅的心情即可。”

公孙亮接受乔如松的意见,笑道:“这个应景。既然如此,我先来开场第一句,算是抛砖引玉…”

大师兄喝了一杯酒,正准备吟诵之时,包厢里突然进来四个青衣小厮,却是贾环的长随钱槐、胡小四,贾政的长随李十儿、信儿。闻道书院的众人都诧异的看着。

公孙亮、乔如松、罗向阳几人这些天都是住在贾环的望月居,对贾环的长随自是认识。

卫阳微微皱眉。好没规矩。真是扫兴!自雍治八年起,他许久没有和同学一起参加文会,吟诗喝酒。今天气氛、时间、人,都刚刚好,却要被搞的散场。

贾环一看李十儿就知道怎么回事。他把薛蟠弄进监狱了,还举报王子腾,贾府里怕是早就闹翻了天。所以,他举报后在大理寺里面住了两晚。大事未定,谁耐烦去应付那些人?

李十儿上前半步,弯腰作揖,“三爷不要怪钱槐,小四。老爷上朝之后,去大理寺问过,知道三爷出来了。叫我们将他们两个拎到书房里去,问了三爷的行踪。老爷请三爷回家问话。”

贾环哂笑一声。所谓的“问话”不过是好听的说法,兴师问罪才是真的吧?政老爹是前两天没把他给逮着。武英殿里那些门道,贾政一多半是抓瞎。

但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贾政即便不懂,也该知道山长没有问题了。关键的问题在于:薛蟠还被关在大理寺的牢里,而他又举报了四大家族的旗帜人物王子腾。贾政估计还是想训斥他。他的做法看起来太伤亲戚情分。

贾环挥手道:“你去回老爷:我和同学在饮酒,晚点会回去。”

李十儿是个两面人,但在贾环面前不敢玩花样,犹豫了一下,带着信儿离开,回贾府向贾政复命。

等几名小厮退出去。众人都看向贾环。罗向阳关心的问道:“子玉,没事吧?”

贾环轻松的一笑:“没事。我们继续。”举杯先和罗君子喝了一杯,“我静候大师兄一抒心中快意的佳句。”

众人都是笑起来。

公孙亮就笑:“幸好友若刚才提议。否则我可没你的诗才。我心中此时所想,杜工部平生第一快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好句子!”大家都是笑起来,同饮一杯。

语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被誉为诗圣杜甫所有诗中描写心情愉快、人生快意的第一位。工整诗句中,弥漫着心中欢欣雀跃的情绪。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句,用几组名词,地理、空间上的急剧变化,将这种欢快的情绪写到极致。

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与大师兄的情况很贴近。书院的同学都知道,大师兄无意仕途,平生愿意畅游书海,探索至理。因而有“漫卷诗书喜欲狂”。很贴切。

至于妻子,大师兄今年20岁,在山长的支持下,已经与翰林院魏翰林的女儿订婚。

公孙亮身边坐着罗向阳,贾环。罗向阳笑道:“我想起去年我们秋游,踏遍京西名山之时的畅快。脚著******,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语出诗仙李太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何幕僚点评道:“长文这一句也不错。李太白写景之中,有大格局。有登山的轻快之意。登山之后,令人眼前豁然开朗。适应于我们此时雨过天晴,拨云见日的心境。”

大家都是畅快的大笑,再饮一杯。

接着是卫神童。卫阳笑道:“我这一句怕是要让大家笑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语出李太白的诗篇《上李邕》。

庙堂之上,“所谓举世奇才,放眼当今天下,三人而已!”,这个说法,贾环不知道。关于他的评价,从神童到雏凤,再到卫阳心中的鲲鹏。他还是不知道。

但这并不妨碍他解析卫阳吟诵出来的句子,快意的一笑,道:“卫元皓心有壮志啊!”

何幕僚笑道:“这是神童能吟诵的励志诗。”

众人都是大笑。“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可不是壮志么?而“丈夫未可轻年少”这一句,确实非常吻合卫阳的神童之名。

卫阳微微一笑,容颜俊美,并不解释。他其实是在赞誉贾环。这几句诗,句句都是他对贾环的看法。

山长入狱,贾环营救成功。这一场风波之后,贾环的名字只怕要抵达大学士这个层级。

九万里风鹏正举!

他愿追随其后。

三元酒楼位于宣武门里街,挨着皇城南的大时雍坊。而贾府居住的四时坊在城西。走一趟,步行约要半个时辰,即一个小时。坐马车则要快得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