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什么人呢?只要不是强盗就行。”小头目接过话茬说。
郑天寿观察着山坡上的杂树丛,道:“我总觉得那山坡上有煞气。”
“何以见得?”小头目质疑问。
“凭着我多年的江湖经验,山坡上的杂树丛中一定有埋伏。”郑天寿指着山坡上空道,“没有经验的人难以觉察出来,而久闯江湖的人一看便知,那树丛上空,隐隐有煞气上升,而且鸟儿在树丛上空盘旋,长时间不下落,说明山坡上有埋伏。”
小头目观察一会,果然发现树丛上空,有一群鸟儿盘旋,迟迟不愿下落。小头目惊讶道:“看来,树丛中真的有埋伏;或者是山上居民在树丛中走动,也不一定?”
“但愿没有伏兵最好,免得刀光剑影,拼得你死我活。”郑天寿与小头目并驾齐驱,一问一答,不觉已到大伊山山脚下。郑天寿越看山坡上气氛越不大对劲,好像危险就在眼前出现,于是,他吩咐小头目,“传我的命令,沿途关照骑马的和押车的兵丁,弓在手、箭上弦,随时作好应战准备。”
“属下遵令!”小头目应了一声,调转马头,朝相反的方向行走,边走边喊道,“各位弟兄听着!前边山上有险情,郑将军有令,要你们弓在手,箭上弦,作好迎敌准备!”
他边拍马行走,边高声呼喊,那些押车护粮的兵丁听后,信以为真,纷纷从背上取下弓,搭上箭,作好迎敌准备。
这一举动,却逃不过埋伏在山坡上几名寨主的眼睛。他们静观其变,做好相应的准备。
四寨主赵通道:“各位弟兄,看来官兵已经发现情况不对劲,已作好准备。大哥,是否改变作战部署?”
大寨主周云摇摇头:“战术不可以改变。堵住一头一尾,他们就被断了退路;前进不能,后退不得;我们来个瓮中捉鳖,他们就是千军万马,也难逃一厄。”
二寨主钱飞虎指着下面的车队道:“看来,这支队伍的头儿只有一个,那个身穿银盔银甲、骑着白马的将领,功夫一定很高。不然,官府也不会让他一人领队。”
“能将骑白马的将领擒住,其他小兵就好解决了。”三寨主阮林建议道。
“为了壮大我们的队伍,在万不得已情况下,不可开杀戒。能生擒活捉他们的将领,小兵便会分化瓦解。我们放宽门路,来个招降纳叛;如此赢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大寨主周云说了一通,对一旁的小头目道,“放信炮,前边兵将亮队!一袋烟之后,再放两支信炮,让前边的儿郎放磙木石块,堵住敌人的退路。至于第三通号炮响时,全军出击,一举获胜,但要试情况变化而定。”
“小的遵令!”小头目接受命令后,从器囊中取过一枚信炮。点燃后,信炮冲天而起。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正在向前行走的郑天寿及其押粮兵丁,惊得目瞪口呆。他们还没回过神来,一队人马已经出现在车队前面的道路上。只见二百多名小喽啰,簇拥着四名寨主,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
第二十七章 三打鹰游山(二十三)
() 四名寨主坐在马背上,全身披挂,挺胸昂首,一副傲骨凌人的架势。片刻,只听大寨主周云挥一下手臂,高声断喝道:“呔!前边队伍听着!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郑天寿向前望了一眼,“吁!”勒住了马,与前边的敌人保持十几丈距离。随即向后挥一下手,高声传下命令:“后面的车辆三驾齐驱,一辆辆靠上前来。拉开架势,不要慌乱!”
后面的车队听到命令,按部就班,慢慢向前靠拢。不到一炷香时间,队列自然成形,有条不紊。这时,原先那名传话的小头目跨上前来,凑近郑天寿身旁道:“郑将军,敌人不过二百多人,不足为患;不如号令骑兵,冲开阵脚,杀退他们。”
“不可轻敌!”郑天寿向对面阵前噘一下嘴,“呶!看到没有?对方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阵前的四员将,一个个虎虎生威,武功一定不凡。如果硬闯,万一闯不过去,丧失了兵丁,丟掉了粮车,那罪孽可大了。”
“那该怎么办?总不能停滞不前呀?攻打鹰游山在急,如果误了时程,同样会犯错的。”小头目焦急万分,抓耳挠腮。
“你压住阵脚,我过去试一下他们的功底如何?如能击败他们的主将,小喽啰就不怕他们了。”郑天寿吩咐道,“在我与敌交手之际,一定要保持冷静,注意山坡是否另有伏兵?”
“我知道啦!您也要注意安全。”小头目叮嘱道。
就在郑天寿与小头目商议对策时,对面阵上的二寨主钱飞虎大声喊道:“呔!对过的贼人在嘀咕什么?不放马过来受死等待何时?”
“你们这班山贼,灭他人志气,长自己的威风。难道我堂堂的朝廷大将,怕你们山贼不成?”郑天寿拍一下马后胯,冲出阵来,在阵中心勒住马,举一下手中亮银枪,“山贼!哪一位出来受死?”
郑天寿话音刚落,二寨主钱飞虎手执狼牙棒,拍马冲上来,怒气冲冲道:“贼人,你有本事尽管使出来,大爷我奉陪到底。”
说话间,两匹马已经打个照面。钱飞虎举起狼牙棒劈头盖脸向郑天寿砸下来,郑天寿不敢怠慢,挺起亮银枪隔架;只听“当啷”一声,狼牙棒砸在枪杆上,撞击得火花四溅。钱飞虎手中的狼牙棒被反弹过去,他只觉得手臂发麻,手握的狼牙棒柄子,显些拿捏不住。只这?